好詩刪削不可取—讀杜牧《清明》
◆原文
清 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1]
借問 [2]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1]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行旅之人。欲:將要。斷魂:銷魂神往。形容一往情深或哀傷。此處當指凄惶落魄。
[2]借問:請問。敬辭。
◆今譯
時在清明細雨飄落亂紛紛,行旅之人幾欲落魄復(fù)失魂。
請問哪有酒家容我暫棲身?牛娃手指杏花正開一小村。
◆蓊齋語語
杜牧的這首《清明》詩,明白淺顯如話,然而讀來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韻味悠長。語深意奧,固然是本事,語淺味濃,即使不說本事更大的話,至少雅俗共賞,能夠受到更多人的喜愛,“是真佛只話家?!?。
按照我們家鄉(xiāng)的說法,“過寒食,冷十日”“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所謂“清明斷雪不斷雪”,是說節(jié)令到了清明,下雪與否—有的年份下,有的年份不下—都屬于正?,F(xiàn)象。所以,清明時節(jié)乃乍暖還寒時候。這個時候下雨,大抵是北風(fēng)吹雨,而人們已經(jīng)脫掉了棉衣,自然感到寒冷。倘是離家不遠的行人,趕緊回家添加衣服,甚至爬到炕頭上取暖也無不可,自然談不到“斷魂”。身為行旅之人的詩人杜牧就不同了。衣單身寒,無家可歸,加以極有可能引動了思鄉(xiāng)之情,最終不免于凄凄惶惶失魂落魄了。想要尋覓酒家,恰好遇見牧童,于是詢問所在。假如牧童沖他搖頭,告以“不知”或此地沒有酒家,不知詩人將會何等失望。所幸牧童抬起胳膊,手指前方的一個村莊,也許沒有說話,但說話的可能性更大:“先生請看,酒家就在那個杏花正開的地方?!辈还庥芯萍?,且隱杏林下,既可小酌,又賞杏花,詩人的歡喜和欣慰,便不言而喻了。正所謂“言有盡而意未絕”。
曾有批評者認為,杜牧的這首詩有語義重疊之嫌:“清明”就是“時節(jié)”,“行人”定在“路上”,“何處”豈非“借問”,“遙指”不必“牧童”。所以完全可以編輯刪削。比如,至少可以由七言刪為五言—
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這樣的意見和改法,明顯有考慮不周之處?!扒迕鳌币辉~是有著多個義項的,它除了指農(nóng)歷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外,還有“(政治)有法度,有條理”“清澈而明朗”等其他義項,故將“時節(jié)”刪去,是有可能產(chǎn)生歧義的。“行人”一詞,固然可解為“路上行走之人”,但“路上行走之人”也有不同的情況,比如說,有一般的“行走之人”,有“行旅之人”,還有“出征之人”等。如果不是遠離家鄉(xiāng)的“行旅之人”路上遇雨,而是附近村莊的百姓路上遇雨,至于“欲斷魂”嗎?已如上述。“行人”之前冠以“路上”二字,是不是更能起到強調(diào)這個“行人”是“行旅之人”的作用呢?“借問”是個敬辭,刪去缺了文明。牧童形象具體,文學(xué)排斥抽象。何況,即使單從旋律韻味著眼,刪削后的詩也不能望原詩之項背。除刪削為五言的版本外,還有刪削為四言、三言、兩言的,還有改詩為詞的,無須一一列舉。做做文字游戲是可以的,就質(zhì)量而言,改詩為詞者不論,反正刪削是越刪越等而下之。譬如一朵鮮花,以為可以將花瓣都剪一剪短,可以固然可以,但該不該就是另一回事了。
杜牧畢竟是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