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虞師晉師滅夏陽(僖公二年《谷梁傳》)

古文觀止全鑒(第2版) 作者:(清)吳楚材,(清)吳調(diào)侯(編選)編; 東籬子 譯


虞師晉師滅夏陽(僖公二年《谷梁傳》)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1〕。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2〕?為主乎滅夏陽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滅夏陽而虞、虢舉矣。

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xiàn)公欲伐虢,荀息曰〔3〕:“君何不以屈產(chǎn)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4〕?”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5〕,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而廄置之外廄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避飨⒃唬骸皩m之奇之為人也,達(dá)心而懦,又少長于君〔6〕。達(dá)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qiáng)諫,少長于君,則君輕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惫旖璧蓝ル?。

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則齒寒?!渌怪^與?”挈其妻子以奔曹。

獻(xiàn)公亡虢——五年——而后舉虞。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注釋】

〔1〕夏陽:地名,今山西平陸。

〔2〕先:先導(dǎo)。虞國起了引導(dǎo)晉國的作用。

〔3〕荀息:晉國大夫。

〔4〕屈:地名,今山西吉縣,盛產(chǎn)良馬。乘:馬。垂棘:晉地名。

〔5〕幣:禮品。指上文所說的良馬、美玉。

〔6〕宮之奇:虞國大夫。達(dá)心:心里明白通曉。懦:怯懦,膽小。

美文共賞

本文是解釋《春秋》經(jīng)文中的“虞師、晉師滅夏陽”一句。這篇文章可與《左傳》中《宮之奇諫假道》對照來讀。從中可以看出,同一個(gè)歷史事件在不同的作者筆下被再現(xiàn)出來的不同面貌?!蹲髠鳌纺瞧貙憣m之奇,而本篇著重寫荀息,寫他獻(xiàn)計(jì)時(shí)老謀深算,勝利時(shí)談笑風(fēng)生,結(jié)尾更妙,荀息“牽馬操璧”的瀟灑動(dòng)作,話語“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就是“玉璧還是老樣子,只是馬兒老了幾歲啦”的幽默,表現(xiàn)了荀息活潑的性格,因?yàn)橛∽C了荀息當(dāng)初的判斷,也反映了荀息勝利者的自得,凸顯了荀息本人深諳韜略,精通計(jì)謀的政治家形象?!豆攘簜鳌芬灿煤喚毜恼Z言述評了這一歷史事件,深刻地說明了“唇亡齒寒”的道理。

全文內(nèi)容緊湊,一氣呵成。選取極富形象的場面和個(gè)性化的對話,也是本文的一大特點(diǎn)。除了荀息這個(gè)人物傳神之外,虞公的昏庸和短見、宮之奇的明理和懦弱,晉獻(xiàn)公的納諫從流,這些形象也都栩栩如生。

本篇名句

“語曰:‘唇亡則齒寒?!?/p>

俗語說:“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要受寒?!?/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