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產(chǎn)論政寬猛(昭公二十年《左傳》)

古文觀止全鑒(第2版) 作者:(清)吳楚材,(清)吳調(diào)侯(編選)編; 東籬子 譯


子產(chǎn)論政寬猛(昭公二十年《左傳》)

鄭子產(chǎn)有疾,謂子大叔曰〔1〕:“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奔矓?shù)月而卒。

alt

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苻之澤〔2〕。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对姟吩?sup >〔3〕,‘民亦勞止,汔可小康〔4〕;惠此中國,以綏四方〔5〕’,施之以寬也?!銖脑庪S,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6〕,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7〕,不剛不柔,布政優(yōu)優(yōu),百祿是遒〔8〕’,和之至也?!?/p>

及子產(chǎn)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注釋】

〔1〕子大叔:鄭卿。前522年繼子產(chǎn)執(zhí)政。大,同“太”。

〔2〕取人:劫掠甚至殺死過路的人。萑苻:澤名,今河南中牟縣西北。

〔3〕《詩》:《詩經(jīng)》。以下引詩見《民勞》及《長發(fā)》。

〔4〕汔:庶幾,表示希望。

〔5〕中國:中原。周的腹心地區(qū)。綏:安撫。

〔6〕能:即安撫。邇:近。

〔7〕絿:緩,拖沓。

〔8〕優(yōu)優(yōu):寬和。遒:集聚。

美文共賞

本文記敘了鄭國很有成就的政治家子產(chǎn)在臨終之時向他的繼任者太叔托付國政,并且向他介紹自己的治國經(jīng)驗,即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用寬政還是猛政。寬政和猛政,就是王道和霸道,都是古代統(tǒng)治者統(tǒng)御百姓的政治手段,子產(chǎn)用水和火作比喻,很形象地闡述了二者的關系。

這是一篇闡述治國主張的政論性散文。子產(chǎn)的遺囑是立論;太叔的執(zhí)政效果證實了子產(chǎn)的觀點,是實踐;最后以孔子對這件事情的評論得出結(jié)論:“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意思是:政令寬大,人民就會怠慢;怠慢便以嚴猛來糾正。政令嚴猛,人民就會受到殘害,又要用寬大來補救。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治就會平和。

子產(chǎn)執(zhí)政二十年,內(nèi)政外交都政績卓著?!皩捗拖酀钡闹鲝埵撬紫忍岢鰜淼?,對后世影響很大,幾乎一直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

本篇名句

“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p>

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用寬大的政令使人民服從。其次就是用嚴猛的政令了?;鹦悦土?,人們望著就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性柔弱,人們親近而玩弄它,淹死的人就很多。實行寬大的政令很不容易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