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襄公二十四年《左傳》)

古文觀止全鑒(第2版) 作者:(清)吳楚材,(清)吳調(diào)侯(編選)編; 東籬子 譯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襄公二十四年《左傳》)

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1〕。

二月,鄭伯如晉。子產(chǎn)寓書于子西,以告宣子〔2〕,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3〕。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4〕,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5〕!將焉用賄?

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wù)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对姟吩?,‘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臨女,無貳爾心〔6〕’,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齒以焚其身〔7〕,賄也?!?/p>

宣子說,乃輕幣。

alt

【注釋】

〔1〕幣:貢禮。?。簯n慮。

〔2〕寓:寄托。書:信。子西:鄭大夫。當(dāng)時隨從鄭去晉國。

〔3〕僑:子產(chǎn)的名。令名:好的名聲。

〔4〕公室:指晉君。

〔5〕沒沒:沉溺,貪戀。

〔6〕無貳爾心:不要使你發(fā)生二心。

〔7〕浚:取。焚身:喪身。

美文共賞

本文記載了鄭國的大夫之產(chǎn)寫信給晉國的執(zhí)政范宣子要求減輕貢品的事情。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弱肉強食的情形普遍存在,鄭國不堪重負。子產(chǎn)采用致書說理的方式進行反抗,由此可見這位政治家的才干和謀略。更加體現(xiàn)子產(chǎn)謀略的是,他寫信的本意是為了自己國家,但是文中處處在替晉國著想,利用晉國想保住盟主的地位和想得到美好名聲的心理,運用對比和比喻的方式,得出“輕幣”和“重幣”兩種不同的結(jié)局,使范宣子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輕幣的建議,達到了自己減輕貢賦的目的。

本篇名句

“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wù)乎!”

德行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chǔ),有了基礎(chǔ)才不至于敗壞,難道不應(yīng)該致力于這個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