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左傳》)
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1〕。宮之奇諫曰〔2〕:“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為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p>
公曰:“晉,吾宗也〔3〕。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4〕,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5〕,勛在王室,藏于盟府〔6〕。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7〕,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惟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jù)我?!睂υ唬骸俺悸勚?,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衷唬骸癫灰孜铮┑驴埼?。’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8〕,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冬晉滅虢。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zhí)虞公。
【注釋】
〔1〕晉侯:姬姓。此時的晉侯是晉獻公。復(fù):又。三年前晉軍已借道一次。假:借。虞:國名。虢:國名。都在今山西平陸縣。
〔2〕宮之奇:虞大夫。
〔3〕宗:同祖為宗。晉、虞、虢均為姬姓國。
〔4〕虢仲、虢叔:虢的開國祖先,周文王的弟弟。虢仲封東虢,已于前767年為鄭所滅。虢叔封西虢,即本文中所指之虢。
〔5〕卿士:執(zhí)掌國政的大臣。
〔6〕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官府。
〔7〕桓、莊:晉獻公的同祖兄弟。
〔8〕馮:通“憑”。館于虞:晉兵駐在虞國客館。
美文共賞
本文是虞國大夫?qū)m之奇向國君進諫不要給晉國借道去討伐虢國,以免自身被滅的一篇諫言。宮之奇的勸諫辭,邏輯清晰,有理有據(jù)。他的這次進諫,成為廣泛流傳的故事,也使“唇亡齒寒”成為一句漢語成語。
文章開頭只用“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點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著便通過人物對話來揭示主題。文中人物的愚蠢和睿智相互照映。虞國國君認為神靈會保護他,宮之奇說“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有力地駁斥了虞君迷信宗族關(guān)系和神權(quán)的思想。宮之奇一語中的,無奈愚君就不悟。曾經(jīng)是作威作福的國君,反而一朝成了隨他人之女陪嫁的奴隸。一篇短文,讓我們看到了宮之奇這樣一位既有深厚文化功底又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這篇短文也反映了春秋時代的民本思想。
本篇名句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面頰和牙床骨互相依著,嘴唇?jīng)]了,牙齒就會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