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劌論戰(zhàn)(莊公十年《左傳》)

古文觀止全鑒(第2版) 作者:(清)吳楚材,(清)吳調(diào)侯(編選)編; 東籬子 譯


曹劌論戰(zhàn)(莊公十年《左傳》)

十年春〔1〕,齊師伐我〔2〕。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3〕。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4〕,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遂入見。

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5〕。”對曰:“小惠未徧〔6〕,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7〕,神弗福也〔8〕?!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9〕。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視其轍,登軾而望之〔10〕,劌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注釋】

〔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曹劌(guì):魯國人。

〔4〕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祿的人。

〔5〕人:這里指一些臣子。

〔6〕徧:同“遍”,遍及,普遍。

〔7〕孚(fú):誠信感人。

〔8〕福:作動詞,賜福,保佑。

〔9〕長勺: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10〕軾:古代車廂前邊的橫木,供乘車人手扶。

美文共賞

齊魯長勺之戰(zhàn),是以弱勝強(qiáng)的著名戰(zhàn)例。本文記述曹劌向魯莊公獻(xiàn)策,終于在長勺之戰(zhàn)中,使弱小的魯國擊敗了強(qiáng)大的齊國的進(jìn)攻,反映了曹劌的政治遠(yuǎn)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全文通過人物對話,充分表現(xiàn)了曹劌的“遠(yuǎn)謀”和“慎戰(zhàn)”,并且緊緊圍繞“論戰(zhàn)”來選取材料?!拔磻?zhàn)考君德,方戰(zhàn)養(yǎng)士氣,既戰(zhàn)察敵情”層層剖析,如剝春筍,這些都是戰(zhàn)爭中克敵取勝的基本規(guī)律。

全文詳略得當(dāng),人物對話準(zhǔn)確生動,一篇三百字的短文,不僅井然有序地記述了一次戰(zhàn)役的全部過程,也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人物智勇謀略的風(fēng)采,真是一字千金。體現(xiàn)了作者記事寫人的高超技藝,是故成為《左傳》中膾炙人口的名篇。

本篇名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p>

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打戰(zhàn)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