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序

文與字的神韻:文學美 作者:楊桂青,賴配根 著 方珊 編


總序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一個小宇宙,都有自己獨特的喜怒哀樂,都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藝術則是人類世世代代精神追求的一種濃縮,它把人的心靈世界通過外在的形式鐫刻下來,讓后人欣賞、贊嘆與批判。藝術固然離不開人,離不開人的各種生活,但它不是因此而讓人去炫耀自己,炫耀自己的人生,而是去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人生意義。

藝術離不開現實,但它總是默默地把人的精神追求與理想,通過迷人的技巧與現實的圖景予以展示。藝術的永恒魅力離不開技巧,更離不開通過藝術呈現出來的人的豐富多彩的情感和復雜多變的心靈。就是這些讓人無法捉摸的情感與心靈,溫暖著讀者,動人心弦,令人一唱三嘆,使人難以忘懷。藝術會讓人去回歸生命的活力,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園,從而改變現實,邁向美好的未來。

因而,藝術是人的終生伴侶,只要有了人,就會有藝術,人不能沒有吃喝,但更不能沒有夢想。藝術予人以啟示,它是人生智慧的升華,蘊含著人的愛恨情仇、信仰與希望;它會讓人微笑地面對人生,華麗地從磨難、貧窮中轉身,無論身處何種險境,都能優(yōu)雅地昂首闊步,富于尊嚴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藝術就如夢中花、水中月,激勵著人去追求夢想,讓人永遠念想,領悟再三,卻不會有絲毫貶損。

在高新科技高歌猛進的今天,人們愈來愈追求效率,講究實利,物質生活愈來愈麻痹著人,使人愈來愈貪圖安逸享樂??萍脊倘豢蓮妵宋乃囆g卻會不斷地鞭策著人,呼喚著人,使人振奮精神,激發(fā)生命活力,不斷去追求那美好幸福的夢想。因為只有夢想,才會使人類永葆青春,懷抱遠大抱負,不為蠅頭小利而沾沾自喜,不迷醉于現實而忘記了自由的使命;也只有夢想,才會使人類牢牢把握前進的輪舵而不迷失方向,駕馭著高新技術,不使人一味講究功利而失去人的靈性與活力。只有夢想,激勵著我們?yōu)橹畩^斗,親手把它變成現實。我們既需要迅速發(fā)展高新技術,更要提高中華民族的藝術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世界人民所尊重和敬佩。因而加強人文藝術修養(yǎng),是我們在新世紀面臨的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

201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王旭曉教授與牛宏寶教授的舉薦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獨具慧眼,發(fā)現了這套書的藝術價值,欣然接納了叢書。眾多作者齊心協(xié)力,盡快地對原作進行了修訂,圖片也煥然一新,以使本叢書更為適合大家閱讀。凡是愿意提高自己藝術與審美修養(yǎng)的人,不論是老師或是家長,不論是青年或是少年,不管年齡大小,只要是藝術愛好者,就一定會在閱讀中喜歡上它。美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的精華,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逐步擺脫了貧窮,就有必要去了解世界各國的藝術與美,了解中國的藝術與美。

當然,提高藝術修養(yǎng)與藝術教育及審美教育密切關聯。我們絕不能將藝術教育與審美教育只看做是學校教育的事情,當我們一些人并不知曉斗拱、愛奧尼亞式、巴洛克、哥特式等時,不要把責任都推向學校教育。而是要問問自己:自己為何沒去學,為何沒有去學會學習,學會審美?愛美固然是人的天性,讓人愛美、追求美的天性得以健康成長卻要靠審美教育。審美教育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學校老師對自己的教育,或者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教育,好像沒有專門施教者來施教就不是審美教育。在我看來,審美教育既需要專門施教者來施教,這種施教大多是審美知識教育,包括美是什么、為何審美、藝術何為等理論探討,或許可稱為“被教育”,因而需要老師引導與闡釋,但它更需要自我教育。

這種施教是自己既當學生又當老師,因為接受什么、選擇什么,都必須靠自己做決定;喜歡什么、厭惡什么、愛什么、恨什么,都必須靠自己去表達。要使自己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就一定要多多自我教育,他人教育也須通過自我教育起作用。不要一聽到教育,就以為是他人來教育自己,因而把教育歸屬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教育也完全可以是自我教育即自己教育自己。

其實,審美教育就是以自我教育為主、他人教育為輔的一種自我發(fā)展、自我豐富、自我完善的教育。父母、朋友、老師,包括博物館、美術館、電影院、書籍、互聯網,社會的方方面面、各色各樣的人都可以成為我們施行審美教育的良師益友,可關鍵仍在于自己。因為美與藝術重在自己去發(fā)現,重在自己去體悟。沒有自我、失去個人的獨特性,追逐時尚、跟隨潮流其實只是一種“偽時髦”。這套叢書就是要幫助讀者走進藝術,獨立地去發(fā)現藝術中的美。

現在這套叢書終于要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它能成為藝術愛好者的伴侶。我作為叢書主編,既要向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又要向王旭曉、牛宏寶、王志敏、楊桂青、賴配根、丁伯奎、王志鈞、王芊、邊國英、劉秀鄉(xiāng)、喬基慶、宿志剛、林葉青、蘇丹、崔辰等編委的認真努力表示感謝。叢書在撰寫與修訂中,雖然強調了編寫體例統(tǒng)一的要求,但由于各編委的關注點不同,想法各異,更何況各門藝術的演變亦有長有短,因而各門藝術的撰述會有一些差異。加上我們也在學習中,本身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本叢書仍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讀者不吝指正。對于廣大讀者所提的意見,我們會心存感激,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都懷有同樣美好的夢。

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中心

方珊

2011年1月18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