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①。
天似穹廬②,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
【作者簡介】
本篇是北朝民歌名作,屬《雜歌謠辭》。敕勒是北方一個少數(shù)民族,北齊時居于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帶。據(jù)《樂府廣題》等記載:534年,東魏高歡率軍攻打西魏玉璧,士卒傷亡過半而久攻不下,軍心動搖。高歡召集各貴族將領(lǐng)商議,令斛律金唱其本族的古老牧歌《敕勒歌》,他親自和唱,軍心為之感奮(《樂府廣題》)??梢姡h在六世紀前葉,這支牧歌已在敕勒人中廣泛流傳。它原用鮮卑語歌唱,后譯為漢語,故句式不齊。
【注釋】
①敕勒川:敕勒族所居住的草原地帶。陰山:山脈名,起于河套西北,至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與內(nèi)興安嶺相接。
②穹廬:游牧民族居住的氈帳,圓頂,今稱“蒙古包”。
③見:同“現(xiàn)”,呈現(xiàn)、顯現(xiàn)。
【點評】
本詩用極簡練的篇幅展現(xiàn)了內(nèi)蒙古大草原遼闊蒼茫的景象,熱情贊美了陰山下草原的壯麗和恢宏。全詩只是寥寥幾筆,幾個特寫鏡頭,就突出了內(nèi)蒙古草原的特殊風光,傳達出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給人身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