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方法:翻譯與意識
對翻譯與意識之間互動關(guān)系的研究要從譯者、譯事、譯本及其所處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入手。這屬于翻譯史的研究范疇。19世紀德國最有影響的歷史學家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說過,歷史著述是否可信的關(guān)鍵在于是否有可信的原始材料作為根據(jù)[16]。中國史學家也是首重史料,傅斯年(1896~1950)甚至聲稱“史學便是史料學”[17]。因此,研究者想要深入考察并準確描述譯者及其譯事、譯著,就必須十分重視翻譯史料與資訊,應(yīng)當盡可能全面地挖掘、搜集、整理與利用各種史料,以便透過史料看清意識。
第一節(jié) 翻譯史料與資訊
一、從間接翻譯史料到直接翻譯史料
與翻譯相關(guān)的各種史料或可統(tǒng)稱為“翻譯史料”。翻譯史料可以分為兩種,即直接翻譯史料與間接翻譯史料。[18]傅斯年曾說:“凡是未經(jīng)中間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轉(zhuǎn)寫的,是直接的史料……”[19]意大利歷史學家莫米利亞諾(A.D.Momigliano,1908~1987)則從另外一個角度指出:“所謂原始史料,為目擊者的陳述、文獻(documents)以及事實自身的遺存,數(shù)者皆與事件同時?!?span >[20]就翻譯史研究而言,直接翻譯史料亦稱第一手翻譯史料或原始的翻譯史料,大致包括原始的報刊譯文、原始的譯著單行本、原始(譯)文集里的譯文、譯著未刊本、譯者及同其時代人物的日記書信等五種。直接翻譯史料能夠反映譯文或譯本最初的真實情況,所以其可信度與準確性最高。[21]如果研究者能夠在直接翻譯史料的挖掘與搜集中有所突破,那么翻譯史研究往往也就有了重大進展。
間接翻譯史料主要指經(jīng)過前人整理、更改增刪或轉(zhuǎn)錄的轉(zhuǎn)手翻譯史料,也包括與翻譯活動并不直接相關(guān)但能夠為研究者提供有益線索的其他史料。它主要包括經(jīng)過轉(zhuǎn)錄的譯文譯著、書目索引、資料匯編、前人著述、譯者追記等。[22]其中,研究者最常參考與借鑒的當屬前輩學者撰寫的翻譯史著作與工具書,如《漢籍外譯史》(馬祖毅、任榮珍,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中國翻譯簡史》(馬祖毅,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中國科學翻譯史》(李亞舒、黎難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國外漢學史》(何寅、許光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中國翻譯通史(全五卷)》(馬祖毅,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以及《中國翻譯家詞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8)、《中國翻譯詞典》(林煌天,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譯學大詞典》(孫迎春,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9)等。這些翻譯史著作與工具書對翻譯史研究的貢獻具有開山之功[23],是研究者必備的參考文獻。研究者從中獲取了有益線索,應(yīng)該獲取直接翻譯史料以拓寬閱讀范圍,否則其研究成果極有可能成為低水平的重復。
研究者想要在史料方面有所突破,可以根據(jù)自己從各種參考文獻上獲取的線索,通過各種渠道,找到至為可信的直接翻譯史料,尤其是原始的報刊譯文與譯著單行本,然后進行深入細致的探究,而不只是根據(jù)轉(zhuǎn)述前人的研究成果。比如,在中國文化西傳研究領(lǐng)域,研究者可以利用數(shù)種重要的工具書,如法國漢學家考狄(Henri Cordier,1849~1925;又稱考狄爾、高第)編撰的《中國書目》(Bibliotheca Sinica,1904~1908)、中國目錄學家袁同禮(Yuan Tung-Li,1895~1965)編撰的《西文漢學書目》(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heca Sinica,1958)、中國歷史學家王爾敏(1927~)編撰的《中國文獻西譯書目》(A Bibliograph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Works,1975)、白威淑珍(Suzanne Wilson Barnett,1940~)與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合編的《基督教在中國:早期新教傳教士文獻》(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1985)、凱瑟琳·洛德威克(Kathleen Lodwick,1944~)編寫的《教務(wù)雜志索引:亞洲差會指南1867~1941》(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A Guide to Christian Missions in Asia,1867~1941,1986)、朱仁夫與邱紹雄主編的《儒學走向世界文獻索引》(上、下,2003)等等。它們各有所長,相互補充,可以為研究者提供較為全面的線索,極有助益。研究者可以據(jù)之設(shè)法獲取自己所需的直接翻譯史料,進一步開展研究。
研究者還應(yīng)當關(guān)注國外圖書館與檔案館學人的研究成果。他們多是高水平的歷史學者,往往會根據(jù)歷史脈絡(luò)來整理館藏的檔案文獻。比如,德國柏林的國家檔案館館長哈特馬特·瓦拉文斯(Hartmut Walravens,1944~)是研究德國漢學家衛(wèi)禮賢的頂級專家。他經(jīng)過多年辛勞,撰就《衛(wèi)禮賢(1873~1930):駐華傳教士與中國精神財富的傳播者》(Richard Wilhelm(1873~1930):Missionar in China und Vermittler chinesischen Geistesguts,2008)一書,嚴謹?shù)亓谐隽伺c衛(wèi)禮賢相關(guān)的書目,并附帶索引,方便有興趣的讀者定位相關(guān)人物、主題與標題。他還在書中逐條列出了1930年3月去世前衛(wèi)禮賢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布道文、著譯作品、他本人編印的傳教士時事通訊、他去世后發(fā)布的各種訃告、他的家屬或其他漢學家編選的衛(wèi)禮賢文集等,總計有600多項。[24]對于研究衛(wèi)禮賢翻譯成就的學者來說,手頭有了這本書,就幾乎掌握了關(guān)于衛(wèi)禮賢的全部線索。
二、翻譯史料挖掘與搜集的要點
研究者在搜集翻譯史料時應(yīng)盡力做到搜集全面,否則其研究成果就容易以偏概全。為此,研究者必須大力拓展史料獲取渠道。
首先,研究者應(yīng)當盡量熟悉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不同大學圖書館的館藏側(cè)重點不一樣,研究者要心中有數(shù),進而充分利用。比如,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繼承其前身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資產(chǎn),藏有1939年倫敦會香港印刷所影印的全套《李雅各譯七經(jīng)》(李雅各即英國著名漢學家理雅各;該書含《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尚書》《詩經(jīng)》與《春秋左傳》的英譯本),以及1899年牛津克拉倫登出版社(The Clarendon Press)出版的理雅各譯《儒經(jīng)文獻》(Texts of Confucianism,含《書經(jīng)》《詩經(jīng)》《孝經(jīng)》與《周易》)。[25]但是,早些年間,很少學者知道這些珍貴史料,更別提充分利用了。這既是研究者的遺憾,更是對文獻資源的浪費。
其次,國內(nèi)外許多商業(yè)數(shù)據(jù)庫或公益網(wǎng)站提供了大量經(jīng)過數(shù)字化處理的翻譯史料,重要的有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www.nlc.cn)、谷歌圖書網(wǎng)站(www.books.google.com)、哈蒂數(shù)字圖書館(www.hathitrust.org)、互聯(lián)網(wǎng)檔案館(www.archive.org)、西文過刊數(shù)據(jù)庫JSTOR(www.jstor.org)、香港期刊在線HKJO(http://hkjo.lib.hku.hk/exhibits/show/hkjo/home)等(以上網(wǎng)址信息于2018年11月10日檢索)。比如,香港期刊在線就提供了1872~1901年間全部25卷《中國評論》(The China Review)絕大多數(shù)期次文章的數(shù)字化文檔,可供在線瀏覽或免費下載。又如,谷歌圖書網(wǎng)站提供了《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教務(wù)雜志》(The Chinese Recorder)等近現(xiàn)代中國出版的英文報刊,同樣亦有許多極具價值的翻譯史料。
再次,研究者可以通過各種在線圖書聯(lián)合目錄(如www.worldcat.org)(2018年1月10日檢索)確定自己所需文獻的館藏機構(gòu),再通過自己所在機構(gòu)的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等提出文獻傳遞申請,從而解決很大一部分翻譯史料需求。
最后,國外漢學家往往歸屬于某個機構(gòu),所以研究者查出其歸屬機構(gòu)后,可以找到其原始檔案所在地,然后親自或委托他人前去查檔。比如,理雅各是英國倫敦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派出的傳教士,其相關(guān)檔案現(xiàn)多藏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簡稱SOAS)與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牛津大學新波得雷安圖書館(The New Bodleian Library)就藏有六百多頁理雅各檔案,里面有理雅各從出生到去世的記錄,包括他的日記、其親屬的記述、他去世前堅持翻譯但尚未出版的譯著等。[26]下圖就是牛津大學新波得雷安圖書館收藏的理雅各檔案之一頁的原件復印件。
這是理雅各所撰《平心而論中國人的三原則》(A Fair and Dispassioned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Doctrines Accepted in China)[檔案編號:ms.eng.misc.e.1377(fols.79-114)],未曾正式出版[27]。當時,理雅各年歲已大,所以字跡潦草,語法、標點均有疏漏,其識別與解讀極費時間與精力。但是,理雅各這種生命不息、翻譯不止的精神無疑表現(xiàn)出他對中國文化的親和意識,所以此類檔案非常重要??傊殚喸紮n案極其重要,也最能出成果[28]。
此外,西方國家的駐外使領(lǐng)館大多樂于為有需要者提供幫助。如果研究者需要某位西方漢學家的相關(guān)檔案資料,可以通過公函跟其祖國的駐華使領(lǐng)館進行聯(lián)系。對方的文化參贊通常會聯(lián)系其國內(nèi)機構(gòu)與專家,然后給予答復。而且,許多歐美圖書館館藏豐富,其工作人員也多是水平很高的學者。研究者可以在其官方網(wǎng)站上找到電子郵件、電話等聯(lián)系方式,向其提交咨詢申請,有時會有超乎預期的收獲。[29]
三、翻譯史料鑒辨與利用的要點
搜集到所需的翻譯史料后,研究者還必須對其真?zhèn)闻c正誤加以鑒辨。對于間接翻譯史料,研究者尤其要小心再小心,因為“間接材料因轉(zhuǎn)手的緣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減”[30]??谆垅?jīng)一針見血地指出:“現(xiàn)有的翻譯史傾向于引用的多半是第二、三手資料,同時也頗愛引用名人評語,很少再加考證或思考”[31]。一般而言,這并無不可,因為學術(shù)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項在前人成果的基礎(chǔ)上進行增補與創(chuàng)新的工作,參考與引用總是難免的。翻譯史研究當然也不例外。畢竟研究者所處的科研環(huán)境不一,能獲得的史料各異。有時,后來者根本無法獲得第一手材料,而只能引用先前研究者的論述,以省時省力,同時也避免了重復勞動。但是,引用也常會出現(xiàn)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甲引用了乙文中的某個表述,但乙文中的這個表述又是引用自丙的著作,而丙又是引用自丁的某篇文章……如果這若干引用者中有哪一個不小心引述錯誤,后來又引用了其引文的人也就跟著犯錯了。而且,由于經(jīng)過了多次轉(zhuǎn)引,后來者有時很難找出該表述的原始出處,也就不容易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32]因此,研究者應(yīng)當時刻保持懷疑精神,對任何間接翻譯史料都做到“考而后信”[33]。
研究者還應(yīng)當對偽譯現(xiàn)象保持警惕。比如,199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過一部《第三只眼睛看中國》,十分暢銷。該書版權(quán)頁上標注的作者是“〔德〕洛伊寧格爾”,譯者則署名“王山”。但后來證實,根本就不存在洛伊寧格爾這個人,王山才是該書的真正作者。[34]如果研究者對其真?zhèn)尾患颖嫖觯敲此难芯砍晒隙ù嬗需Υ谩?/p>
掌握了足夠的翻譯史料,研究者還應(yīng)當提高問題意識,因為“問題往往是研究的先導與指南針,否則就陷入史料汪洋難見天日”[35]。研究者應(yīng)當努力提高自身的學術(shù)眼光,以便從浩繁的普通史料當中挖掘出具有較高價值的翻譯史料,追蹤翻譯史料背后的各種意識。
總而言之,研究者必須具備高度的史料與資訊意識,更應(yīng)當努力提高自身的文獻檢索能力,以便挖掘和搜集豐富的翻譯史料,尤其是直接翻譯史料。否則,翻譯史研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研究者也就不可能真正去分析翻譯與意識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
第二節(jié) 從譯文文本到意識
意識不能憑想象去分析,而應(yīng)該基于譯事、譯文、譯者及其所處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意識分析必須包含譯文文本分析,要從其字、詞、句等微觀因素入手。
注重譯文文本分析的不僅有翻譯學科的學者,也有歷史、宗教、哲學、文學等人文學科的學者。翻譯學學者具有語言學與翻譯學的理論支撐,故而在譯著語言分析方面做得更為深入而細致。其他人文學科的學者則能夠充分結(jié)合社會歷史背景來評論譯著,擅長分析支配著翻譯活動的意識,以及譯者與社會的關(guān)系。如果能夠?qū)⑦@兩種分析方法結(jié)合在一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在讀者面前展示翻譯活動的立體畫面。
無論是翻譯,還是歷史、宗教及其他學科的學者都可以使用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跨學科分析模式來分析譯文。這個模式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屬于語言的范疇,主要從詞匯(lexical)、句子(syntactical)與風格(stylistic)三個方面來評析譯文,是微觀分析。不過,譯文不僅僅是文字表述,因為它還直接受到譯者意識的支配,因此又是譯者意識的表述。而譯者又跟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而,第二個層面就應(yīng)當是對譯文文本外因素的分析,主要是通過探討信仰與措辭之間、動機與風格之間、功能與譯法之間及譯者與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來分析翻譯與意識之間的關(guān)系。這個層面涉及的研究方法涵蓋語言學、歷史學、宗教學等多個人文學科領(lǐng)域。
上述兩個層面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評價體系。它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于宏觀處見系統(tǒng)性與綜合性,于細微處見深度與廣度,尤其注重分析支配翻譯活動的五種意識:個人意識、群體意識、地域意識、社會意識與國家意識。
一、文本內(nèi)外的分析[36]
(一)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通常包括三個層面的討論:詞匯(Lexical Level)、句法(Syntactical Level)與風格(Stylistic Level)。
詞匯層面的分析涉及詞義的選擇與確定,所以很容易引起爭議。比如,理雅各將《尚書·堯典》中“黎民于變時雍”的“黎民”翻譯為“black-haired people”[37],引起許多人的誤解:老百姓怎么可以翻譯成“黑頭發(fā)的人”?事實上,“black-haired people”在英語中本來就可以表示老百姓。曾將老舍代表作《駱駝祥子》譯成英文的伊萬·金(Evan King,原名Robert Spencer Ward,1906~1968)曾寫過一部題為Children of the Black-haired People的長篇小說,其封面上印有中文書名《黎民之兒女》,講述的是國民革命前夕山西省的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發(fā)生的愛情故事。因此,研究者應(yīng)當多方查證,特別注意不要低估西方漢學家的中文功底。有些西方漢學家,如理雅各、衛(wèi)禮賢、顧賽芬等人,其中文素養(yǎng)甚至到達了普通華人難以企及的程度。[38]
句子層面的分析主要是比較原著與譯著所用句式的異同。就典籍外譯而言,譯者或者根據(jù)典籍的今譯文來翻譯,或者直接根據(jù)典籍本身來翻譯,導致兩種譯本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迥然相異。這是一個特別值得關(guān)注的討論點。
風格層面的分析主要涉及積極修辭(即修辭格,figures of speech)與消極修辭(rhetoric)。其中的根本性的問題是,語言美是否應(yīng)當成為譯文質(zhì)量的衡量尺度?傳統(tǒng)學者持肯定態(tài)度,但后現(xiàn)代學者對此則不一定認可。比如,在中國香港浸會大學舉辦的“紀念理雅各誕辰兩百周年國際研討會”(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James Legge’s Life and Works in Hong Kong:A Bicentennial Celebration of His Birth”)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傅熊教授(Bernhard Fuehrer,1960~)就認為譯著沒有必要追求語言美。我們則認為,如果源語美,那么譯入語的語言美就是必須的。在這個問題上,傳教士漢學家們也并沒有達成共識。詹寧斯(William Jennings,1847~1927)所譯《詩經(jīng)》[39](Metrical Translations from the Shi King)采用的是韻體譯法。理雅各的《詩經(jīng)》第一譯本用無韻體,第二譯本用韻體,第三譯本[40]則又回到了無韻體。由此可見問題之復雜。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譯者選擇一種翻譯策略必定有其原因。研究者只需盤根究底,就能使隱藏在譯本背后的意識逐漸變得清晰。就當代譯學而言,研究過程有時比研究結(jié)果令人更有收獲。[41]
(二)文本外研究
譯文文本折射了諸多文本外因素。研究者甚至可以通過分析譯者的措辭來反觀其宗教信仰與政治思想。比如,1594年,為使其他傳教士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將《四書》的部分內(nèi)容譯注為拉丁文,標題為《中國四書》(Tetrabiblion Sinense de Moribus)。在這部譯著中,利瑪竇將原書中的“天”或“上帝”譯為天主教的至高神“God”。“天”或“上帝”是否等同于“God”并非本書打算解決的問題,但利瑪竇親和中國的態(tài)度卻是顯而易見的。這其實就是利瑪竇在其傳教道路上采取的“補儒”和“合儒”策略在其譯著中的體現(xiàn)。這種在中國古代經(jīng)典中尋找天主教的印記的做法被稱為“索隱”手法。此后又有不少傳教士追隨利瑪竇的譯法,于是形成了索隱派,其代表人物有利安當(Antonio de Santa Maria,1602~1699)、衛(wèi)匡國(Martino Martini,1614~1661)、白晉(Joachim Bouvet,1656~1730)、傅圣澤(Jean-Fran?oise Foucquet,1665~1741)、馬若瑟(Joseph-Henry-Marie de Prémare,1666~1736)、郭中傳(Jean Alexis de Gollet,1664~1741)與理雅各等。比如,衛(wèi)匡國認為《春秋》中記載的“西狩獲麟”就是預言基督這只羔羊要犧牲的事情;白晉提出帝嚳之妃姜嫄是圣母瑪利亞,后稷是耶穌,而帝嚳實指上帝;傅圣澤則稱儒經(jīng)中的每一座山都是耶穌受難處,早期的中國皇帝都是教皇。凡此種種,均為索隱之說。他們?yōu)槭裁磿@么翻譯?他們接受過什么樣的訓練?他們的思維定式如何?現(xiàn)代與當代的翻譯者如何看這些譯法?現(xiàn)在是否還有人這么翻譯?譯著中的措辭可以引發(fā)出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每一個都意味深長。文化研究到底能做到什么深度?那其實取決于研究者對文化現(xiàn)象敏感到什么程度。
漢學家與社會的互動也很值得關(guān)注。16世紀末起,各路西方傳教士陸續(xù)來到中國傳教,又為了解中國文化而開始譯介儒家經(jīng)典。從1593年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1543~1607)完成第一部儒經(jīng)譯本到現(xiàn)在,大約產(chǎn)生了304種儒經(jīng)譯本,其中最早而又最有影響的譯本都是由傳教士翻譯的,其比例超過一半??梢姡瑐鹘袒顒涌梢砸l(fā)大規(guī)模的翻譯活動。反過來,翻譯儒家經(jīng)典對譯者自身的影響也不小。衛(wèi)禮賢自稱是儒家弟子,還創(chuàng)辦過“禮賢書院”與“尊孔文社”,旨在進行儒學研究與中西學術(shù)交流。他的名字與所創(chuàng)辦的機構(gòu)的名稱無疑就表現(xiàn)他受儒學影響何其大。美國長老會傳教士李佳白(Gilbert Reid,1857~1927)傳教時一手拿著《圣經(jīng)》,另一手則持著《四書》。他還曾成立“尚賢堂”(Chi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借以貫徹其融合基督教與儒教的思想。如此反觀翻譯的作用,無疑發(fā)人深思。
還可以看到,翻譯曾引發(fā)傳教士之間、傳教士與傳教機構(gòu),乃至羅馬教廷與清廷之間的對立。傳教士之間就翻譯問題會產(chǎn)生分歧,這十分正常,因為每個傳教士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所有人都會同意利瑪竇、理雅各、衛(wèi)禮賢等人的觀點。傳教士與傳教機構(gòu)之間也會發(fā)生矛盾。比如,法國耶穌會士在儒經(jīng)中尋找天主教痕跡的索隱做法曾被天主教會否定,相關(guān)人士被排斥、遣回、斥為異端。羅馬教廷與清廷之間也產(chǎn)生過對立。以利瑪竇為首的耶穌會士允許中國教徒祭天祭孔的做法與合儒策略——包括其對超自然體的譯法——導致羅馬教廷不滿,引發(fā)了持續(xù)良久的“禮儀之爭”,最終羅馬教廷與清政府公開對立,清政府從1723年起不再接受傳教士[42],耶穌會也被取締。這些問題中的每一個都是跨越文化的大問題,值得我們?nèi)ド罹俊?/p>
在文本外研究方面,研究者要借助譯者的論著、傳記與譯本的前言、后記及注釋來順藤摸瓜、深入分析。由此,翻譯研究演變成為一個跨學科的問題。語言、歷史、宗教、哲學與文學等不同人文學科的學者采用不同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譯者、譯事與譯著,可謂見仁見智。語言學者(主要指外語學者,尤其是翻譯學學者)在分析譯文方面有“先天”的語言優(yōu)勢與翻譯理論的支撐,在文本分析上表現(xiàn)得游刃有余。歷史學者與宗教哲學學者往往能夠充分結(jié)合歷史背景來評論譯文,擅長文本外研究。這兩種方法應(yīng)該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在讀者面前展示譯家、譯事與譯著的立體畫面。
二、意識與翻譯的關(guān)系[43]
在此,試以理雅各為例來說明如何探析意識與翻譯的關(guān)系。理雅各是蘇格蘭人,倫敦會傳教士、著名漢學家。1843年,理雅各來到中國香港,并在此度過了30年。他一方面?zhèn)鹘?,一方面翻譯和研究中國古代經(jīng)典,探索中國宗教文化,改革香港教育體制,出版中文報刊,對中國文化與中國社會做出了多方面的功績。1876年,理雅各成為牛津大學首任漢學教授,開啟了牛津大學的漢學傳統(tǒng)。理雅各翻譯了中國古代經(jīng)典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包括儒家十三經(jīng)的主體部分,以及道家和佛家的幾種文獻。在整個19世紀,在英譯中國典籍方面,理雅各的貢獻最為突出,是儒蓮翻譯獎(Prix Stanislas Julien)的第一個獲得者,所以被譽為西方漢學的三大星座與漢籍歐譯三大師之一。至今,雖然已逾百年,但理雅各譯本仍被認為中國古代經(jīng)典英譯的標準譯本。
長期以來,理雅各一直是國際學術(shù)界的研究熱點。他的身份較為特殊而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為漢學家,他翻譯了大量中國經(jīng)典,并有過深入研究;作為傳教士,他有鮮明的神學理念與炙熱的宗教熱情,并且滲透到其翻譯活動中去。這就決定了研究者必須超越文本,必須采用多學科的方法,開展跨學科研究。如上所述,不僅要研究譯著的文字層面,更要分析譯著的文本外因素,探析意識對其譯文的支配作用。[44]研究者可能立場不同,價值取向不同,[45]但只要其研究態(tài)度嚴肅認真,那么研究結(jié)果是可以殊途同歸的。
(一)關(guān)注宗教意識與翻譯的互動
人類的大型翻譯活動,往往與宗教、神學及其傳播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比如,佛教傳入中國和基督教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傳播都引發(fā)了長時間的、大規(guī)模的翻譯活動。再如,自16世紀末起,基督教傳教士開啟了大規(guī)模的中國典籍西譯事業(yè),規(guī)模盛大,持續(xù)至今。雖然亦有許多世俗漢學家參與其中,但傳教士完成的譯本數(shù)量既多,影響也大。由譯文文本來看,中國古經(jīng)的翻譯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譯者自身宗教理念的影響。而在翻譯的過程中,有些傳教士的思維觀念也與其所譯經(jīng)典蘊含的思想產(chǎn)生了互動。
從一開始,西方漢學家對中國古經(jīng)的解讀就融入了其自身的文化元素。理雅各自然也是以其既有的思維定式來理解中國文化。[46]中國傳統(tǒng)宗教屬于多神信仰,但理雅各仍是按照基督教的一神信仰來看待中國傳統(tǒng)宗教。因此,對于中國的某些傳統(tǒng),他表現(xiàn)得比較矛盾。比如,對于儒家經(jīng)典中倡導的祭祖,他一方面認為那是迷信,另一方面又因為祭祖活動凸顯了上帝的存在而予以寬容。[47]
在解讀中國經(jīng)典的時候,傳教士曾以類似《圣經(jīng)》詮釋學的獨特索隱手法,在儒家經(jīng)典中探求基督教的痕跡,力圖證明中西宗教主體并行不悖,并以相應(yīng)的理念來闡釋、翻譯儒經(jīng)。王宏超提出:“利瑪竇在華建立了‘適應(yīng)’的傳教策略,希望在原始儒家文獻中找到基督教的痕跡。利瑪竇重視儒家經(jīng)典,尤其是《四書》,其‘適應(yīng)’策略可視為中國索隱派之先聲。中國索隱派由白晉建立,傅圣澤、馬若瑟、郭中傳等人是核心人物,他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易經(jīng)》上,希望從中解釋中國古代的上帝信息。因為禮儀之爭,耶穌會在華傳教在清中期中斷,到晚清才由新教重續(xù)其業(yè)。晚清來華新教傳教士理雅各以譯介中國經(jīng)典而著名,他對于《易經(jīng)》以及其他中國古代典籍的一個重要觀點是,這些書籍中的‘上帝’,即是基督教的God。理雅各的思想可視為中國索隱派之后繼者。”[48]從解構(gòu)主義的視角來看,受知識模塊與價值取向的影響,任何人對文化與文本的解讀都會帶有個人的色彩。因歷史背景、知識模塊與理念動機的差異,當代學人對傳教士翻譯家的思維方式褒貶兼具,存在分歧。這是必然而且正常的現(xiàn)象。索隱手法是學界產(chǎn)生分歧的焦點,但是索隱其實觸及了中西文化的內(nèi)核,平心相待其觀點更有利于深層次的宗教學術(shù)探索與交流。正如韓振華所說:“理雅各在分析、探討中國思想時透顯出來的問題視域,特別是他對中國思想中宗教因素的討論,實際上觸碰到了中西語言、宗教比較領(lǐng)域的一些深層次問題,而這些問題直至今天仍是中西比較哲學的熱點話題?!?span >[49]
宗教理念決定了譯法。吳禮敬提出:“理雅各在翻譯《易經(jīng)》時,將其中出現(xiàn)的‘帝’和‘上帝’幾乎全部譯為God,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他在‘譯名之爭’中與文惠廉等人展開的論戰(zhàn)。這場論戰(zhàn)讓他確立了漢語中的‘帝’和‘上帝’與英語中的God意義相同的觀點,并在研讀儒家經(jīng)典的過程中進一步得到強化。此后他在翻譯中國經(jīng)典的實踐中開始堅持將這兩個概念對譯。理雅各的翻譯策略,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他溝通基督教和儒家思想的努力?!?span >[50]在這個問題上,不少學人關(guān)注理雅各的譯法是否會改變原文的含義。丁大剛認為:“根據(jù)理雅各的選詞用字,批判理雅各對中國經(jīng)典的基督教闡釋。這種批判毫無現(xiàn)實意義,也沒有抓住問題的根本所在?!?span >[51]中國古經(jīng)是否有基督教色彩?這并不是我們立即能夠解答的問題,留待日后研究基礎(chǔ)與條件更成熟的時候再下結(jié)論似乎更合理?,F(xiàn)階段,學者若將精力用在探索這種譯法的宗教原因上,那將更具有文化研究與翻譯研究上的現(xiàn)實意義。“當基督教神學背景下成長的傳教士遭遇異教的種種陌生概念,傳教士們猜測、推論,并在‘經(jīng)典’翻譯的平臺上引領(lǐng)早期中西文化間的對話與交流。”[52]當宗教啟動了翻譯,中西溝通的平臺就此形成。理雅各等人在此平臺上啟動了“耶儒對話”和“耶道對話”[53]。
翻譯中國古經(jīng),也是一種思想的互動。翻譯曾使不少傳教士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儒家思想。利瑪竇曾說過:“儒教的普遍看法和最終目的是使國家和平安定,家庭和睦相處,人民聰明賢惠。儒教的經(jīng)典一定能夠使他們實現(xiàn)這一目標。它與理性之光——基督教信仰是很一致的?!?span >[54]理雅各對道教書籍的態(tài)度也有過轉(zhuǎn)變。他一開始將其當作迷信書,后來則視為圣賢之作。[55]對于孔子及其儒學,理雅各的態(tài)度和認識前后矛盾[56]。最終,他愿意把孔子叫做夫子(Master,意指“大師”),而把耶穌叫做“我主我?guī)煛保∕y Lord and Master)[57]。可見,他在翻譯中國古經(jīng)的過程中認識到儒家與道家思想的真正價值,對其產(chǎn)生了好感,這種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是其翻譯中長期研讀儒經(jīng)與思考的結(jié)果,可以認為是翻譯行為對意識所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
(二)關(guān)注社會境遇與歷史背景對意識的影響
一方面,通過譯者的歷史處境可以管窺其生活,從而了解其為人品性,進而了解其取得成就的因緣。理雅各遭遇過不少危機與逆境,但其心志卻愈發(fā)堅強。[58]少年時代,理雅各曾被車撞傷腿部。臥床療傷期間,他早上3點就醒來讀拉丁文,一直讀到8點。這成了他持續(xù)終生的習慣。腿傷痊愈后,理雅各回到學校,再次成了成績頂尖的學生。1831年,在參加阿伯丁皇家學院主持的大學入學考試前,理雅各遭遇騷亂,被落木擠壓,人事不省。神情恍惚中,他誤入海中。死里逃生后,理雅各后還是以全面優(yōu)勢獲得了學院的最高獎學金。來到中國后,理雅各的生活環(huán)境惡劣,食物欠缺,還經(jīng)歷了六次摧毀性的臺風。當時治安狀況很差,所以他曾多次遭遇襲擊,經(jīng)歷了爆炸案、食品投毒案等。他與家人也多次經(jīng)歷健康危機,他自己就曾三次返英治病。實際上,理雅各一生都在可能染上肺結(jié)核的危險中生活與工作。在傳教的過程中,理雅各先后有五個家人死去。1839至1843年間,理雅各也曾不堪重負,想結(jié)束傳教士生涯返回英國,但其虔誠的信仰還是使他留了下來。當代人很難想象傳教士先驅(qū)艱苦的開拓生涯。但理雅各每遭遇一次挫折都可以重新站起來并且取得出色的成績,說明他心理素質(zhì)在磨難中愈發(fā)變得堅韌不拔。
另一方面,通過歷史背景可以溯源研究對象的宗教理念及與之相應(yīng)的作為。1647年,英格蘭教會發(fā)生改革,波及蘇格蘭,形成了非國教的宗派,其思想影響了理雅各從少年到晚年的整個歷程。[59]非國教的背景使其義無反顧地赴異地傳教。他曾離開相對安全的香港前往生活條件較惡劣的中國內(nèi)地傳教,并直面危險的教案。[60]此外,在19世紀的英國,工業(yè)與貿(mào)易的發(fā)展導致社會經(jīng)濟條件發(fā)生改變,社會財富重新分配,導致國教與非國教之間的平衡逆轉(zhuǎn)。非國教信徒是自由貿(mào)易與思想解放的先驅(qū)。他們對英國的外交政策反感,厭惡帝國主義的對外擴張。作為一個非國教的英國人,理雅各十分關(guān)注香港未來的發(fā)展。身為傳教士,他卻促成了香港教育制度的世俗化,并善于與在香港當權(quán)的總督進行斡旋,使其成為自己的非國教理念與事業(yè)的助力,[61]在中西公眾中呈現(xiàn)出“西儒”與“善士”的形象。[62]退休后,理雅各出任牛津大學首位漢學教授,仍保留非國教信徒的身份,[63]并進一步發(fā)展其傳教士兼學者的生涯中所形成的漢學傳統(tǒng)。[64]
理雅各的非國教思想表現(xiàn)在他對華人的親和態(tài)度及與華人平等的交往上。理雅各與華人的關(guān)系和睦。[65]比如,何進善父子曾協(xié)助理雅各傳教。車錦光是理雅各傳教的助手,后來在襄助傳教的過程中成了中國第一個殉道者。洪仁玕在理雅各的幫助下認識基督教,宣傳西方社會的思想,他在《資政新篇》提出基于“西藝”和“西政”的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的舉措,也體現(xiàn)了理雅各等西方傳教士的影響。理雅各教洪仁玕學會通過協(xié)調(diào)耶儒關(guān)系而贏得學人與上流社會的幫助,并從千禧年后的視角向他宣傳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66]理雅各“因長期在華,擁有語言基礎(chǔ)扎實、易于找到華人合作者、能閱讀到各種中文文獻等優(yōu)勢”[67]。第一位從美國大學肄業(yè)的華人黃勝也是倫敦會的牧師,曾協(xié)助理雅各翻譯儒家經(jīng)典。理雅各與王韜的翻譯合作歷時甚長,在19世紀頗引人矚目。理雅各與道教徒、巫師也有過交往和教義上的探討,他也積極向囚犯做工作。與理雅各交往過的人在思想上都經(jīng)歷過震撼,多數(shù)人后來皈依了基督教。黃勝、王韜、洪仁玕與何進善父子受理雅各影響而追求新的思想,崇尚新科學,創(chuàng)辦中國報刊,熱衷新政治制度,為中國近代化助力。諾曼·J.吉拉多特(Norman J.Girardot,1943~)就認為,理雅各與中國基督教徒的交游比他與西方基督教徒的接觸更有意義,帶來更多益處[68]。從總體來看,理雅各的傳教生涯和交游對當時的中國社會起了良性作用。理雅各與華人的交游基于平等,源于良善,相互造就,為理雅各的在華生涯添色,使他如魚得水,在逆境中心理上獲得友情的支撐。理雅各所發(fā)展起來的信眾與教堂在香港至今很有影響。[69]可以說,理雅各的生活與中國民眾的生活一直有良性的互動,這有利于其基督教事業(yè),而對理雅各對中國的親和態(tài)度無論在其宗教研究與典籍翻譯中都表現(xiàn)得一覽無遺。
(三)關(guān)注文本所透射的意識
研究一位翻譯家,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文本的世界,認真研讀其譯著及其他著作。研究者首先要掌握完整的信息,也就是既要掌握譯者的全部著譯成果,也要注意到譯者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與遍及其著譯成果的版本演變。比如,姜哲提出:“歷經(jīng)150多年,理雅各的《中國經(jīng)典》形成了5個主要版本,它們分別是初版本(1861~1872)、現(xiàn)代本(1867~1876)、修訂本(1893~1895)、港大本(1960)和華東師大本(2011)。這一文本變遷的歷史,即反映了翻譯者嚴謹?shù)膶W術(shù)態(tài)度,也體現(xiàn)了外部社會環(huán)境與某些個人因素的影響。”[70]嚴謹?shù)膶W術(shù)態(tài)度使理雅各的譯本長期流傳,其思想演變則使譯本三次發(fā)生變化。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又使其再版本有了不同的特點,因為出版商要讓讀者看到不同的作品。總體來說,理雅各的翻譯宗旨就是忠實[71],其典型譯法是注釋式譯法[72]。但如上所述,他在不同時期的譯著有一定的變化。研究這些變化,尤其是研究理雅各的翻譯原則與其文化背景的互動,是一項引人入勝的細致工作[73]。
在考察譯者的翻譯觀與其文化背景的互動關(guān)系時,如果忽略細節(jié),就容易導致偏頗。比如,大陸學界曾有學者批評理雅各的《詩經(jīng)》譯文不善用韻,其實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理雅各的《詩經(jīng)》英譯本有兩種,先有非韻體,后有韻體[74]。理雅各最初推出非韻體本,后來針對學界對之譯著風格的負面反饋,推出了他實際擅長的韻體本。所以,研究者獲取的資訊不全面、史料不完備,就極可能得出以偏概全的結(jié)論。
研究者還有必要深入了解譯者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詮釋原著。[75]雖然理雅各在解經(jīng)的時候有諸多的資源,包括華人朋友的襄助,但他過多地依賴朱熹的詮釋,所以其譯著不免有局限性。事實上,中國古代文字艱深、寓意豐富,如果他能夠多參照幾家注本的話,其翻譯效果可能更好一些。[76]研究方法也會有時代的局限性。比如,理雅各無法使用文字學[77]的研究方法來盤根究底。理雅各翻譯的《中國經(jīng)典》每一卷最后的一個附錄都是“漢字與短語”。將他對漢字的解釋與《康熙字典》進行比較,可以反觀理雅各的解經(jīng)方法。[78]可以看到,這些字詞短語中有不少是宗教詞。在其詮釋問題上,理雅各就詞解詞,依據(jù)偏窄。如果他能夠依據(jù)中國古籍里的多個同義詞來理解,其詮釋就會更加全面一些。如果能夠從更寬廣的文化角度來看,他更會發(fā)現(xiàn)中國文化其實有類似的思想。[79]
研究翻譯家,既要立足文本,在字里行間尋找文字的境界與內(nèi)蓄,又要超越文本,在文本外尋找與文本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背景、動因。因此,此項研究跨越了語言、宗教與歷史等學科。僅就西方傳教士漢學家而言,他們的文化理念與翻譯文本之間存在著頗為微妙的互動。造就翻譯文本的理念其實也就是驅(qū)動他們積極參與基督教傳教事業(yè)的理念。如果研究者能夠通觀其文化背景、思維模式、為人品性、傳教事業(yè)、翻譯文本、著述文論,那么就可以從立體的維度去理解漢學家、翻譯家,去捕捉譯者、譯事與譯著中表露意識,那是十分細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