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點得著靈魂的燭光

博雅導讀叢書:中國現(xiàn)代詩導讀(1917—1937) 作者:孫玉石 主編


點得著靈魂的燭光

——讀聞一多的《紅燭》

魯迅先生曾說,五四退潮時青年們的心境大體是“熱烈而悲涼”的。但其中一些人畢竟是有熱血的覺醒者。他們在矛盾中仍葆有熾熱的創(chuàng)造熱情,只是火山爆噴的巖漿已由地面而轉入內心。多少青年以心靈之火編成了自己熾熱的歌。聞一多的這首《紅燭》,就是一朵閃光的花。它唱得熱烈,唱得真誠,唱得深沉,具有悠久而感人的美的力量。

五四時代精神一個重要側面,就是人們?yōu)槊褡鍨槔硐攵I身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的渴望。這是啟蒙時代先覺者們具有的社會使命感與精神品格。這一切在《紅燭》一詩中得到了最深情的表現(xiàn)。詩的一開頭,就以感嘆的語氣把詩人的心與紅燭的顏色進行比較,把對物的吟詠引向了對人的深思。詩的后面雖然只寫紅燭,沒有再出現(xiàn)對人的描寫與歌頌,整首詩卻始終使人感到,作品歌頌的紅燭的精神與品格,處處又都是對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先覺者們的精神與人格的剖白。紅燭的意象唱出了一切先覺的創(chuàng)造者靈魂的頌歌,它唱出了詩人嶄新的人生價值觀念。詩前引了李商隱的千載名句“蠟炬成灰淚始干”,詩人將它借來,以現(xiàn)代人的思考提出疑問:“紅燭??!/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誤,再誤;矛盾!沖突!”為他人發(fā)光須以自我的毀滅為代價,在一般人的眼光中,這確是一種深藏痛苦之感的“矛盾”和“沖突”,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一種迷“誤”。詩人并沒肯定這種價值觀。他以倔強的反駁句式唱出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觀:“不誤!不誤!”原來紅燭的“燒出”光來,正是“自然”的法則。紅燭的價值就在于燃燒,就在于發(fā)光。“成灰”在這個角度看也是一種價值,因為這一切為了一個崇高的目的: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底夢,

燒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jiān)獄!

隨著這憤激的呼聲,詩人又展開了第二層矛盾。紅燭“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流淚開始之日”,這流淚是“殘風”侵襲的結果,同時又是流向“人間”的“脂膏”,帶給人們“慰藉”與“快樂”的花果,而“灰心”也好,“流淚”也好,都是為人世“創(chuàng)造光明”。詩人歌頌紅燭無私奉獻的精神,沒有惆悵的情調,卻滿帶樂觀的色彩。誰讀了之后,內心的一腔熱血不會為紅燭精神的光照而沸騰呢?

《紅燭》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義詩篇。與那些直接呼喊的詩篇不同,讀完之后會感到一種有余味的美,以致久久不忘,原因在哪里呢?我認為主要在于作者受李商隱詩句的啟迪,抓住紅燭這個中心抒情意象,并用燃燒發(fā)光與“成灰”“流淚”這兩個矛盾,進行抒情構思,使得胸中的一腔憤世與創(chuàng)造的熱情,賦形于具體的意象,理想的浪漫感情與象征的寓意形象達到了非常和諧的統(tǒng)一。紅燭形象同被象征的思想感情有著確定明朗的關系,并無象征派詩的朦朧性,可是由于作品沒有采用直線式抒情結構,而是用了“為何更須燒蠟成灰?”“又何苦傷心流淚?”兩句詩一問一答的方法,使感情傳達顯出一種迭蕩曲折的氣勢,對人間黑暗不平的思辨性沉思,便融入了這一起一伏的抒情波流的峰谷之中,有些比較抽象的議論性抒情也就不顯得平淡蒼白和概念化了,就連最末兩行“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這樣點題式的抽象的警句,也具有一種情感的重量,沒有過分的說教氣和訓誨感。聞一多批評五四以后的新詩人缺乏想象力,作品太少新鮮的意象,這首《紅燭》多少避免了這種毛病。

聞一多十分諳熟和熱愛傳統(tǒng)詩歌,對東方文化的美有過分的偏愛和推崇。他不是藝術傳統(tǒng)的膜拜者和因襲者。對于中國傳統(tǒng)詩歌藝術他有巨大的吸收力和創(chuàng)化力。他立志在新詩領地上融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菁華,創(chuàng)造出東西藝術結婚后產(chǎn)生的“寧馨兒”。《紅燭》就做了這方面的努力?!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盡人皆知的名句要想花樣翻新是很難的。聞一多的詩思是聰穎的。他抓住后一句詩,賦予一般蠟燭以“紅燭”的特色,以此暗喻詩人自身的心靈與品格。李商隱原詩寫個人對愛情的堅貞執(zhí)著,聞一多把同一形象轉化為對國家、民族、時代的獻身精神;同是殉情,內容不同了,時代色彩也不同了。作者利用原詩中成灰、流淚這一詩意,加以擴展與演繹,把奉獻精神的無私與樂觀特征加以強化,詩境便由“成灰淚始干”的心境變成了燒破黑暗創(chuàng)造光明的心境。詩人賦予古詩意象以現(xiàn)代人的全新的思想色彩。這首詩是《紅燭》時代的詩歌藝術探索的一個總結,還未進入《死水》的格律化詩時代。自由的形式仍是一種審美的標準。詩人注意感情的濃烈和表達的灑脫,形式上也在自由參差中滲以整飭的詩行,吸收了中國古代詩歌注意對仗的造句特征,又在總體上保持了自由體詩形式服從感情流動的審美特色。有的詩節(jié)就顯出一種視覺美與聽覺美很完美的結合。如:

紅燭??!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

讀起來覺得情深,聽起來也敲人心弦?!都t燭》寫出來已經(jīng)六十多年了,時光并沒有磨去這首浪漫主義詩篇的光輝,詩人赤熱鮮紅的心的躍動與獻身創(chuàng)造精神的光芒,仍如一支不熄的紅燭,“流向人間”,照亮人們的心頭。

(孫玉石)

紅燭

聞一多

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紅燭??!

這樣紅的燭!

詩人??!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p>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底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底夢,

燒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jiān)獄!


紅燭??!

你心火發(fā)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wěn)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p>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底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倚牧鳒I你的果,

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p>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p>

(選自《紅燭》,上海泰東圖書局,1929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