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 詠鵝

古詩課 作者:史杰鵬 著


04 詠鵝

這一節(jié),我們來學(xué)習(xí)《詠鵝》,據(jù)說這是天才詩人駱賓王7歲時所做的一首詩。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初唐詩人,他與同一時期的其他三位著名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四人中,駱賓王年齡最大,大約生于唐太宗統(tǒng)治的晚期。

駱賓王出身官宦家庭,父親做過縣令,但死得很早,所以他從小家境貧寒。好在駱賓王讀書有天賦,被鄉(xiāng)里稱為“神童”。

公元684年在駱賓王的一生中非常重要。這一年,唐朝開國功臣李勣的孫子李敬業(yè)(本姓徐,也叫徐敬業(yè))被貶為柳州刺史,因為不滿武則天臨朝聽政、架空皇帝,李敬業(yè)在揚州和幾個同時被貶的失意官吏,起兵反叛。駱賓王也參與其中,他為李敬業(yè)作了一篇《討武曌檄》。也就是聲討武則天、揭發(fā)其罪行的文告。

這是一篇名垂千古的雄文,駱賓王用對稱句式羅列了武則天的罪狀,號召天下共同討伐,那時候雖然沒有微博微信,但這篇文章因為太過文采飛揚,一下子就在全國傳誦開來。據(jù)說武則天拿到這篇檄文,一口氣讀下去,到了最后一段,極為震動,問:“這是誰寫的?”回答說駱賓王。武則天慨嘆:“這么有才華的人,宰相怎么沒有盡早重用?”

這有點像史書里寫曹操和袁紹打仗,大文學(xué)家陳琳給袁紹寫了一篇檄文罵曹操,曹操正在病中,頭疼欲裂,讀完檄文后,一躍而起,出一頭汗,病都好了,問手下:“這是誰寫的?”手下說:“陳琳?!辈懿倏畤@:“好文章,可惜跟錯了人,跟著袁紹那種人,浪費文才?!?/p>

和陳琳情況一樣,駱賓王也跟錯了人。李敬業(yè)不久兵敗,駱賓王就此下落不明,時年大約46歲。有人說他已死在亂軍之中,還有人說他逃走了,躲在寺廟里削發(fā)為僧,活了90多歲才死。

關(guān)于后一種說法,有一個傳說。說是唐朝有個詩人叫宋之問的,擅長五律,被貶江南,有一天夜游靈隱寺,看見湛明的月亮,忍不住在長廊上吟起詩來,先吟了兩句,很流利,但接下來卡了殼,于是來回焦慮踱步。這時有個老僧問:“少年,這么晚為什么還不睡覺?”宋之問說:“看到這樣的夜景,想吟詩,才寫得兩句,卻突然沒有了靈感?!崩仙f:“何妨念頭兩句來聽聽。”宋之問就吟道:“鷲嶺郁苕峣,龍宮鎖寂寥?!崩仙摽诙觯骸昂尾焕m(xù)‘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p>

宋之問大吃一驚,心想,我那前兩句,和他這兩句比,簡直不能算詩,等于堆砌漢字。沒想到偏僻的寺廟還有這樣的才僧。他一晚上沒睡好,輾轉(zhuǎn)反側(cè),第二天一早又去找老僧,想多學(xué)點本事,至少從老人肚子里順幾句好詩,沒準讓自己留名青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之問以喜歡順別人的詩句聞名,他的外甥劉希夷寫過兩句好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還沒發(fā)表,宋之問讀到草稿,把外甥叫去,開門見山,要求把那兩句好詩讓給他。劉希夷卻不肯,宋之問大怒:“那就別怪舅舅不講親情了。”命令家奴把劉希夷夾起來,壓上幾個土袋。劉希夷就這樣被活活悶死。

誰知老僧已經(jīng)不見了,有別的僧人悄悄告訴他:“公子,不妨告訴您,那老僧就是駱賓王啊。他一時技癢,露才揚己,卻泄露了身份,只好連夜逃了?!?/p>

這兩個故事雖然有趣,但都是瞎編的。歷史上劉希夷比宋之問年紀還老,籍貫也不同省,不可能是舅甥關(guān)系。而且宋之問當時名氣大過劉希夷,根本犯不著為兩句詩犯殺人命案。因為劉希夷不是街上無名無姓的乞丐,殺了沒人會追究。劉希夷是進士出身,也算名作家,哪能隨便殺掉。駱賓王的事也一樣,宋之問固然比駱賓王小18歲,但當駱賓王年老之時,宋之問絕對不算“少年”。當然,故事雖然瞎編,但也可見駱賓王的過人才華。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這首詩的內(nèi)容:《詠鵝》全詩總共四句,好像是一首五絕,但由于第一句只有三個字,因此還不算絕句。

詩歌的寫法是一種兒童的視角,起句接連三個“鵝”字,仿佛一個兒童突然看見池塘里的鵝,充滿驚喜。

“曲項向天歌”,是說這些鵝姿態(tài)優(yōu)美,脖子修長彎曲,朝天歌唱。項,本義是脖子的后面部分,脖子的前面部分叫頸,但這里籠統(tǒng)指脖子。鵝是人類能馴化的家禽中最美麗的一種,它的美麗,主要就在于脖子彎曲修長。古人寫到美女時,也往往要說她們的脖子修長。比如曹植的《洛神賦》,其中洛神就是“延頸秀項”的,“延”就是“長”的意思。

古代人把鵝也稱為雁,認為是一個品種,尤其是毛色黃褐的那類,和雁幾乎一模一樣。按照現(xiàn)代動物學(xué)分類,鵝屬于雁族,其實就是野生的大雁馴化而成。雁族里另一種禽鳥天鵝,脖子更加修長,比家鵝還要漂亮,古人叫“鵠”,飛得很高,一般看不到,所以駱賓王看到的鵝,應(yīng)該是家鵝。

鵝因為它的漂亮,被很多文人喜歡。東晉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尤為知名。他住在會稽郡(今浙江紹興)的時候,聽說有個孤寡老太養(yǎng)了一只鵝,擅長鳴叫,就帶著親友去觀賞,誰知老太婆聽見王羲之要來,歡天喜地,把鵝給殺了燉湯,隆重招待王羲之,搞得王羲之嘆息不已。

第三四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寫鵝在水上漂浮的樣子。雪白的毛浮在碧綠色的水上,紅色的腳掌撥動清澈的波浪。色彩對比鮮明,很有畫面感。

客觀地說,這首詩放在詩歌史上,不能說是杰作。但如果我們考慮到,它的創(chuàng)作者當時還是一位年僅7歲的兒童,就會覺得很了不起了。我們現(xiàn)在7歲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還處在背誦唐詩絕句的階段,很少有詩歌創(chuàng)作能力,駱賓王卻已經(jīng)能把他所見的鵝,用音節(jié)和諧的詩句描繪出來,而且敏銳地抓住了鵝身上所有最典型的特征:彎曲的長脖子,擅長劃水的紅色的蹼,雪白的羽毛……應(yīng)該說,這種捕捉典型特征的能力,足以當?shù)闷鹕裢拿雷u。

這首詩大概是所有中國人兒童時期讀的第一首古詩,因為再也沒有比它字數(shù)更少但又有名的古詩了,也因為這首詩,駱賓王在中國婦孺皆知。本來在初唐四杰中,駱賓王排行最末,也就是說,他被視為四人當中才華最弱的那位,但因為這首詩,他的名聲起碼要排行第二。最為人所知的大概是王勃,因為他寫過“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而原本排在第一第二的楊炯、盧照鄰,估計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初唐四杰的命運大多不好,王勃27歲就溺水驚嚇而死,盧照鄰得了重病不堪忍受而自殺,楊炯稍好點,也不過活了43歲。駱賓王死在亂軍中的可能性比較大,說他當了和尚,只不過是人們美好的愿望。

駱賓王最好的作品應(yīng)該是《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睂懙氖亲约涸?0多歲坐牢時的所見,通過歌頌蟬無人理解的高潔,來闡發(fā)自己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句意沉痛,但人沒活到一定年齡,不易理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