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產(chǎn)卻楚逆女以兵

古文觀止譯注 作者:[清] 吳楚材,吳調(diào)侯 編;李夢生,史良昭 等譯


子產(chǎn)卻楚逆女以兵

《左傳》昭公元年

【題解】

鄭國與楚國交界,是中原諸侯的屏障,占有了鄭國,楚國就有了對外擴(kuò)張的跳板,所以楚國這次派人到鄭國聘問、迎親,實際上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鄭國斷然拒絕了公子圍帶兵入城的要求,楚國以不合禮儀為由,嚴(yán)厲指責(zé)鄭國,鄭國處在十分不利的地位。沒料到鄭國并不在禮儀上辯復(fù),干脆在低姿態(tài)的外交辭令中把楚國的陰謀捅破,使自己的失禮行為變成正當(dāng)?shù)姆佬l(wèi)措施,取得了勝利。全文雖然以伯州犁與子羽的問答為中心展開,但在雙方的問答中讀者始終能感受到當(dāng)時極其緊張的氣氛,這是《左傳》常用的紀(jì)事手法。

楚公子圍聘于鄭〔1〕,且娶于公孫段氏〔2〕。伍舉為介〔3〕。將入館,鄭人惡之〔4〕。使行人子羽與之言〔5〕,乃館于外。既聘,將以眾逆〔6〕。子產(chǎn)患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聽命〔7〕!”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對曰〔8〕:“君辱貺寡大夫圍〔9〕,謂圍:‘將使豐氏撫有而室〔10〕。’圍布幾筵〔11〕,告于莊、共之廟而來〔12〕。若野賜之,是委君貺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13〕,將不得為寡君老〔14〕,其蔑以復(fù)矣〔15〕。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16〕。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之屬也〔17〕,其敢愛豐氏之祧〔18〕?”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19〕,許之。

【注釋】

〔1〕公子圍:楚令尹,后為王,即靈王。

〔2〕公孫段:字子石,賜豐氏,鄭大夫。

〔3〕伍舉:即椒舉,楚大夫。 介:副使。

〔4〕惡(wù 務(wù))之:鄭國人知楚國別有圖謀,所以厭惡楚國人。

〔5〕行人:掌管朝見聘問的官?!∽佑穑汗珜O揮,字子羽。

〔6〕逆:迎親。

〔7〕墠(shàn 善):祭祀的場地。依禮,迎親時婿受女于女家祖廟。子產(chǎn)不想讓楚國軍隊進(jìn)城,所以在郊外辟墠代廟舉行迎親之禮。

〔8〕太宰:楚掌宮庭內(nèi)外事務(wù)的官員。

〔9〕貺:賜予。

〔10〕撫有:即“有”?!∈遥航Y(jié)婚成家。

〔11〕布幾筵:陳設(shè)筵席。此指布置祭品。

〔12〕莊、共:楚莊王、共王,是公子圍的祖父與父親。

〔13〕蒙:欺騙。

〔14〕老:卿的謙稱。

〔15〕蔑:無?!?fù):復(fù)命。

〔16〕恃:指依靠大國。

〔17〕館人:館舍。

〔18〕祧(tiāo 挑):祖廟。

〔19〕垂櫜(gāo 高):倒懸弓袋,示無兵器。

【譯文】

楚公子圍到鄭國聘問,同時娶公孫段的女兒為妻。伍舉做他的副手。楚國人將要進(jìn)入城中賓館,鄭國人對他們不歡迎,派行人子羽通知他們,于是就住在城外。聘問完成后,公子圍準(zhǔn)備帶著大隊人馬入城迎親。子產(chǎn)為此擔(dān)心,派子羽去拒絕他們,說:“因為敝邑窄小,容不下您的從人,請求在郊外建墠,聽取您的命令。”令尹命令太宰伯州犁回答說:“蒙貴君賞賜寡大夫圍,對圍說:‘將讓豐氏女兒嫁給你做妻子?!瘒惲屑榔?,在莊王、共王的廟中祭告后前來。如果在野外賜給我,是把貴君的賞賜丟在草叢里了,這樣是讓寡大夫無法排在卿的行列中了!不僅如此,又使圍欺騙了他的先君,將不能再擔(dān)任寡君的卿,恐怕也無法回去復(fù)命了。請大夫好好考慮一下!”子羽說:“小國沒有罪過,如果依靠大國而不加防備就是罪過。我們打算依靠大國使自己安定,而大國也許卻包藏禍心前來圖謀我國。我們害怕的是我們小國失去了依靠,而使諸侯引起懲戒,全都怨恨大國,違抗拒絕貴國國君的命令,使貴國國君的命令行不通!不然的話,敝邑就等于貴國的賓館,怎敢愛惜豐氏的宗廟?”伍舉知道鄭國有了準(zhǔn)備,請求倒懸弓袋入城,鄭國人答應(yīng)了。

(李夢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