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

唐詩三百首 作者:果麥文化 出品


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

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yīng)手,將往復(fù)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珠部落家鄉(xiāng)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diào)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董大:董庭蘭,唐玄宗時著名琴師。

胡笳:北方少數(shù)民族流行的一種木管吹奏樂器,其聲調(diào)后來被寫成琴曲,即詩中董大所彈奏的《胡笳十八拍》。

弄:戲弄。也有學者認為“語弄”二字是樂曲“語”和“弄”的代稱。

房給事:房琯,當時為給事中。

蔡女:蔡文姬,相傳是琴曲《胡笳十八拍》的創(chuàng)作者。

商弦、角羽:古琴有宮、商、角、徵、羽、少宮、少商七弦。這里的商弦、角羽都是弦名。

摵(shè)摵:風吹葉落的聲音。

烏珠:一作“烏孫”,代指古代西域。

邏娑:唐代吐蕃的都城,即今拉薩。

東掖垣:房給事官署所在門下省的宮墻。

鳳凰池:指皇城內(nèi)的中書省。

青瑣門:皇宮宮門。

音樂的神奇之處在于,它純粹由聲音形式組成,不摻雜任何形象的成分。因此,全身心沉浸在音樂中的人,可以不受形象的限制和干擾,隨著節(jié)奏的變換和音節(jié)的高下,展開無窮的想象。

蔡文姬所作的《胡笳十八拍》,本就是由西域胡笳曲改編而來,音節(jié)中天生帶有蒼勁悲壯的氣氛,再加上演奏者董庭蘭的妙手演繹,其中蘊含的情感更是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詩中使用的語句,寫的都是邊塞詩中的常見意象,本來并不稀奇。然而,作者刻意在這些意象中加入了“百鳥散還合”“浮云陰且晴”“迸泉飛木末”“野鹿走堂下”等動態(tài)感十足的場景,與音樂的節(jié)奏結(jié)合在一起,不同場景不斷交織穿插,就營造出了一種風云變幻、曲折無常的氛圍。讀者從精心的遣詞造句中,能夠感受到邊關(guān)的荒涼壯美;從急劇的場景交替中,又可以體會到音樂的低昂舛節(jié),可以說同時體會到了詩和樂兩種藝術(shù)的美感。

在詩的末尾,作者用房琯的口吻邀請董庭蘭去皇城內(nèi)演奏??梢韵胂?,董庭蘭如果真能成行,必能讓安靜肅穆的皇城也掀起一陣凄勁蒼涼的風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