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如冰潔

醉花陰:張愛玲傳 作者:肖辰 著


心如冰潔

戰(zhàn)爭很快就結(jié)束了,只用了十八天,英軍就宣布投降,日寇占領(lǐng)了香港。對于很多人而言,災(zāi)難和恐懼都過去了,不用擔心走在街上,一個炸彈丟下來而尸骨無存,大家的生活變得異常忙碌奔波。有人會在廢墟中尋找家人的尸體,亦有人在潮濕的地溝里,撿來發(fā)霉的饅頭,大大咬上一口,臉上有著無奈,眼中卻充滿了心滿意足的喜悅。

戰(zhàn)亂后的香港物資缺乏,每個人面臨的首要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食物。政府的冷藏室里冷氣管失修,堆積如山的牛肉,寧可眼睜睜地看著它腐爛,也不肯拿出來。做防御工作的人只能得到米和黃豆,沒有油,沒有燃料,各處的防控機關(guān)只忙著爭柴爭米,設(shè)法喂養(yǎng)手下人員,哪兒有閑工夫去照料炸彈?接連兩天張愛玲什么都沒吃,飄飄然去上工,對此,她只能安慰自己說,不盡職的人,受點委屈也是該當?shù)摹?/p>

在淺水灣飯店樓下駐扎著軍隊,他們?nèi)耘f住到樓上的老房間里。住定了,方才發(fā)現(xiàn),飯店里儲藏雖然豐富,都是留著給兵吃的。除了罐頭裝的牛乳,牛羊肉,水果之類,還有一麻袋,一麻袋的白面包,麩皮面包。而配給客人的,每餐只有兩塊蘇打餅干,或兩塊方糖,餓得大家奄奄一息。難怪張愛玲他們立在攤頭上吃滾油煎的蘿卜餅,而完全做到無視不遠處,腳底下躺著窮人的青紫的尸體。街頭每隔五步十步便蹲著一個衣冠楚楚的洋行職員模樣的人,在小風爐上炸一種鐵硬的小黃餅。汽車行業(yè)全部改成了吃食店,沒有一個綢緞鋪子或藥店不兼賣糕餅。后來他們說香港從來沒表現(xiàn)得這樣饞嘴過,那是因為香港人從來沒有這樣餓過!

看到這里想起兩個不同的畫面,一本是《三毛流浪記》,三毛饑腸轆轆地站在大風大雪下,透過玻璃窗,望著充滿暖氣的大房間里,那些富人家的孩子隨手丟掉食物而毫無愧色?,F(xiàn)實社會自掃門前雪。吃飽了,都不會看到別人的肚子餓!

還有一幅就是《我的父親是板凳》的電視連續(xù)劇,那里有個小女孩子叫紅兒,敵人為了套出共黨的情報,用好多美食誘惑她,紅兒咽著口水,始終都沒說,回到監(jiān)獄,抱著父親痛哭失聲,只反反復(fù)復(fù)地說:“那些好吃的都被拿走了!我的蛋糕,我的蘋果,我的燒雞,都被拿走了!”。她還是個孩子,在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期亦能如此,叫我們不能不為之敬佩,心痛!

戰(zhàn)火紛飛中,饑餓是誰都避免不了的,面對它的誘惑每個人做出的選擇亦是不同的,我們看著,想著,卻不能指責什么,因為人性千般萬種,誰都有權(quán)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能祈禱別迷失得做了遺臭萬年的事情。

停戰(zhàn)后,港大的許多學生都被安排在“大學堂臨時醫(yī)院”做看護,張愛玲也去了。病人主要是戰(zhàn)爭中,中了流彈的苦力與受傷的趁火打劫者,也有別的大醫(yī)院轉(zhuǎn)來的幾個普通病人。這些人很有趣,其中有一個肺病患者比較有錢,就雇了另外一個病人伺候他,派那人出去采購東西,而且那個人穿著寬袍大袖的一員制服滿街跑,院長覺得太不成體統(tǒng)了,大發(fā)脾氣,把兩個人都轟出去;還有一個病人把一卷繃帶,幾把手術(shù)刀叉,三條醫(yī)院制服褲子藏在褥單地下,也被發(fā)覺了。

張愛玲在醫(yī)院里主要是上夜班,盡管時間特別長,有十個小時,但其實沒有什么事情可做,她還是歡喜的。她所要做的,無非是病人的大小便,碰到這個的時候,她們只領(lǐng)出去叫一聲打雜的“二十三號要屎盆”或者“三十號要溺壺!”,然后自會有人來料理,她們照舊坐在屏風下有書看。

凌晨三點,張愛玲去熱牛奶,同伴們正在打瞌睡,世界靜悄悄的,但張愛玲知道多數(shù)病人都是醒著的,他們眼睜睜地望著那個肥白的牛奶瓶,在他們眼中是比卷心的百合花更美麗。輕輕喝上一口,讓香醇的奶香輕易填滿心底的空虛,感覺必然很好。然而張愛玲也只有這一瓶,她不打算與全人類分享,卻又不能不感覺到自己的冷漠和自私,自私到羞愧。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時代的車轟轟然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jīng)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就可惜我們只顧忙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的櫥窗里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我們每人都是孤獨的?!?/p>

香港從來沒有過這樣寒冷的冬天,冷冷的風,輕易就冰凝了心,冰凝了感覺。身為官宦子弟,張愛玲從來沒有這樣珍視過食物,她像獵人看守自己的獵物那樣,看守著將沸的牛奶,慌慌然,兮兮然。宛若樹葉被春雨侵襲,充滿無力的酸楚。一直到后來,只要聞到牛奶燒糊的焦香,她就會覺得餓。

值夜班唯一遺憾的是,病人的死亡,十有八九是在深夜。有一個病人,得了潰爛癥,給她留下了很不愉快的印象。那人痛苦到了極點,整夜叫喚著看護:“姑娘?。」媚锇?!”聲音悠悠長長,有腔有調(diào)。張愛玲回憶說:“我不理,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沒有良心的看護,我恨那個人,因為他在那里受磨難?!蹦侨巳越袉静煌?,終于把一房間的病人都吵醒,他們看不過去,齊聲大叫:“姑娘!”張愛玲這才不得不走過去,陰沉沉地站在他床前,問他:“要什么?”病人嘆口氣,呻吟說:“要水!”張愛玲告訴他廚房里沒水,又走開了。病人嘆口氣,過了一會兒又叫喚起來,叫不動了,還哼哼:“姑娘??!姑娘啊!”張愛玲不再理他了。

張愛玲從來不同情任何人,正如她從來不關(guān)心國家的存亡,民族的大義,在她來說,這是很自然的。是呀,生命如此脆弱,又有誰來得及同情這個世界呢?過幾天,那個人死了。

“這人死的那天,我們大家都歡喜鼓舞?!碧炜炝恋臅r候,他們將他的后事交給了有經(jīng)驗的職業(yè)看護,自己縮到廚房里去,同伴用柳子油烘了一爐小面包,味道很像中國酒釀餅。那個時候,還有東西吃是何等幸福的事情。望著窗外,雞在叫,冷風狠狠地打在窗欞上,發(fā)著空洞的涼意。又是一個凍白的早晨,張愛玲心里嘆息地嘲諷:“他們這些自私的人若無其事的活下去了?!?/p>

記得,曾經(jīng)轟動一時的《泰坦尼克號》嗎?那里的人物都是名門望族,自稱受過最高等的教育,擁有最高貴的靈魂,但是面對巨大災(zāi)難的時候,母親尚能無視女兒的生死,何況現(xiàn)在張愛玲面對的僅是陌生人??v使此時此刻有人躺在外面流血身亡,想來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匆匆看一眼后,奔向自己的路,毫不停留。

在這個世界上人是不同的。有人踩在時代的巔峰,抗拒黑暗,追尋光明,所以有了毛澤東,有了魯迅,有了新中國。但亦有人只關(guān)門過自己的小生活,民族大義只是書頁中飄過的香,拯救悲苦不過是水中蕩過的漣漪。他們渺小卻也真實。在動蕩年代中,舞動只屬于底層人物的悲喜舞步。

輕輕合上手中的書頁,泡起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細細思索著這個叫張愛玲的奇特女人,無可厚非張愛玲也是底層人物的“代表作之一”,但她亦異于他們,他們就好像游蕩的風,空洞,枯燥,而張愛玲是飄然的霧氣,比他們更加冷酷,悲喜皆入不了她心,只要她不想看到的東西,她就能做到視而不見。她身在亂世,對很多東西都失去了熱情。在黑暗中尋求自己能感應(yīng)到的快樂而欣然,她超脫出世,我行我素,在紅塵俗世中,別人的爭議貶揚皆入不了她的心,她傲然的雙手掐腰,目光淡漠,以嘲諷的心態(tài)面對風雨無情,世態(tài)變幻。她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她,周遭現(xiàn)實的悲歡離合與她何干,僅有自己個人的歡悅和悲郁才是真實可信的東西。這類人被稱為個人主義者,張愛玲是個人主義者,她在追求自己獨立的時候亦追求的一種完美,一種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的東西。她知道在這個動蕩的年代中,在這個充滿現(xiàn)實與扭曲的世界里追尋會得到什么,所以她給予了嘲諷與冷漠,而把完美放進自己的心。

毫無疑問的,在香港三年是張愛玲人生最重要的,是她人生觀,社會觀形成的時期,并給她將來走進文壇,演繹極致造就了至關(guān)重要的經(jīng)驗之所。張愛玲是不幸的,生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長在冷漠扭曲的官宦之家,從來沒感受過溫暖與真誠,形成遺世獨立的性格亦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時張愛玲也是幸運的,經(jīng)歷是一種財富,就是經(jīng)歷過這么多的黑暗才使得她如此敏感,感性,具備了天才作家所該具備的一切條件。她可以橫空出世,恣意洋溢才華,叫萬人矚目,而這一切是當時張愛玲所沒有想到的。

1943年夏天,張愛玲和好朋友炎櫻一道離開香港,回到了出生地上海。日寇占領(lǐng)了香港,在馬來西亞,在菲律賓,在整個的南太平洋地區(qū),日寇的軍艦往來如入無人之境,英國政府撤出了香港,香港大學亦隨之停辦,張愛玲的大學僅讀了三年,還未畢業(yè),就喪失了繼續(xù)深造的機會,不可靠的理想與計劃眼睜睜地看著它們成了泡沫,這不能不說是造化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