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南洋起風波

儒雅的泰斗:蔡元培 作者:劉然 著


2.南洋起風波

經歷了在幾所學校的任職后,蔡元培已經基本了解當時的教育情況。他深知辦學條件的艱辛,新舊勢力斗爭的激烈,可一想到自己的教育強國之夢,又必須不屈不撓地奮斗下去。

1901年8月,蔡元培受到學堂邀請,協(xié)理校務,時隔一月,他經介紹到南洋公學教習中文。

南洋公學是由盛宣懷于1897年創(chuàng)辦的一所晉代學校。校址在滬西徐家匯,即今天的交通大學所在地。義和團事件后,清廷推行“新政”,商約大臣盛宣懷接受建議,決定在公學增設“特班”,特班章程規(guī)定:“西課余暇,當博覽中西政事諸書?!憋@而易見,其目的是培養(yǎng)精通國內外時務的新型官員。此時的蔡元培,負責指導。

盛宣懷參考相關資料,確定選修門類和需讀項目。所制定學科涉及眾多,包括哲學、政法、外交、財經、文史、教育和自然科學等。學生只需選其中的一到兩類,定期上交筆記,蔡元培輪流和學生談話,當面指導,且每月都會加以考核。

“特班”之所以稱為“特班”,是因其學生之“特”。特班所招學生均為國學功底深厚的青年。蔡元培在給他們評語或與他們交談時,常灌輸他們民權、愛國思想,要求他們放眼世界,掌握真才實學。同時,他還利用課余時間,教學生學習國文,練就出眾的口才。他曾明確指出:“今后學人,領導社會,開發(fā)群眾,須長于言語?!睘榇?,他常常組織學生練習演說、辯論,自己則站在一旁,指導演練。

致力于培養(yǎng)多才學生的蔡元培,為人師表,循循善誘,有良好的風范,獨特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愛與尊重。

黃炎培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入室則圖書滿架,吾師長日伏案于其間,無疾言,無慍色,無倦容,皆大悅服?!庇纱丝梢?,蔡元培與學子的關系甚為融洽。他在《口述傳略》中,對其學生這樣說道:“是時,南洋公學開特班……學生中最為孑民所賞識者邵聞泰(力子)、洪允祥、王茂孫、胡仁源、殷祖伊諸君,其次則謝沈(無量)、李同(叔同)、黃炎培、項驤、貝壽同諸君?!?/p>

蔡元培任職南洋公學時,張元濟恰好出任校書院院長,二人志同道合,常徹夜暢談,甚為契合。兩人商合:合資辦報,向國人譯述外國報刊對中國的評論和報道,名為《開先報》,后更名為《外交報》。

蔡元培為該報寫《敘例》,其中闡明宗旨道:“薈我國自治之節(jié)度,外交之政策,與外國所以對我之現(xiàn)狀,之隱情,臚舉而博譯之,將以定言論之界,而樹思想之的?!鄙院?,張元濟投資商務印書館,建議設立編譯所,拓展事業(yè)。

次年,編譯所成立,張元濟推舉蔡元培任所長,負責組織編寫新式教科書。此項工作,正是蔡元培企盼已久的,他邀約各類辦學經驗豐富、國外時事均了解的同人參與其中。

無論在哪個領域,蔡元培的思想始終是銳意求新的。他選編的《文變》一書,選文42篇,大部為近人所撰寫,內容涉獵廣泛,特別關注社會、政治、文化、倫理等問題。此書目的明確,就是讓讀者“尋其義而知世界風會之所趨”。

蔡元培的夫人王昭病逝后,身邊人常勸其續(xù)弦,并為其介紹條件相當?shù)呐印.敃r,婦女地位極其低下,而蔡元培自己卻愿做表率,開男女平等之先風,遂提出擇偶標準五條:(一)女子不需纏足;(二)須識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婦如不相合,可離婚。同鄉(xiāng)的人,對于(一)、(二)兩條,竟不易合格;而對于(四)條又不免恐慌,媒者無一合格,因而,蔡元培續(xù)弦的問題很久未解決。

林君為言都昌黃爾軒先生之次女黃世振,字仲玉,工書畫,孝親長,且居家待嫁。偶然間,蔡元培欣賞到她的畫,很是欣賞,遂求人介紹。適時,黃家正在杭州,黃世振欣然接受蔡元培所提五條,即行訂婚,二人于1902年元旦結婚。

婚禮在杭州舉行,由于蔡元培反對舊習,儀式不循舊風俗,初開新風氣。以帶“孔子”二字紅幛子代替三星畫軸,以演說會代替“鬧房”?;楹?,蔡元培和黃仲玉前往上海,開始了新的生活。

其時,除了南洋公學的工作,蔡元培還參加了許多社會活動,如創(chuàng)辦“愛國女?!保闪ⅰ爸袊逃龝钡?,均卓有成效。

1901年冬天,蔣智由、黃宗仰開創(chuàng)辦學又一新潮——創(chuàng)立女校,并與蔡元培商量,蔡元培等人均大力贊同。當時,社會阻力很大,發(fā)起人均攜家人一同參加。首次集會在蔡元培家中,黃仲玉到場,與大家合影留念。不幸,被吳彥復夫人看見,其兩女兒都參加了此次集會,她甚是惱火,以罵相擾,籌辦女校之事不得不暫時擱淺。

不過,婦女解放和受教育畢竟是時代潮流,難以違拗。雖經歷周折,愛國女校還是于1902年9月正式建立,由黃宗仰發(fā)動猶太富商贊助,蔣智由出任校長。不久,蔣智由去日本,蔡元培接任。當時,學生僅十余人,大多為發(fā)起人的妻、女。不過,愛國女校在上海的影響卻很大。

在籌建愛國女校過程中,蔡元培、蔣智由等人還發(fā)起成立中國教育會,初衷為推動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當時,維新熱潮席卷全國,新式學堂紛紛建立,人們倡言新學,熱情高漲。但是,光有熱情還遠遠不夠,許多工作尚未開展。對于發(fā)達的上海——這個當時除北京外最大的城市來說,面對的最嚴重的問題,即是教材短缺。

中國教育會下設教育、出版、實業(yè)三個部門,各項工作接踵而來。啟發(fā)民眾,使青年走向革命,是創(chuàng)辦教育會的深層意圖。據(jù)李新的《中華民國史》記載,中國教育會章程寫道:“該會的宗旨是以教育中國男女青年,開發(fā)其智識而增進其國家觀念,以為他日恢復國權基礎為目的。”

當時蔡元培在會上說:“我等所以設立此會者,實欲造成理想的國民,以建立理想的國家……乃純然共和思想,所以從國民做起……”顯然,其中隱含革命之旨。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經驗》中也說:“自36歲以后,已決定參加革命工作。”其中詳述了創(chuàng)辦愛國女校、中國教育會、愛國學社以及參加暗殺團等經過。事實上,教育會的建立,有兩種意義:教育和革命。仔細想想,其實目的一致,并不矛盾。

蔡元培始終是將革命寓于教育之中的,他給學生講法國革命史、俄國民粹派主張,希望學生們將來能有所作為。

然而隨著局勢的不斷變化,教育會在教育上的工作未能很好開展,甚至教材問題都未解決。不過,革命方面,各種功能得以實現(xiàn),所以教育會也就是個虛名罷了。表面辦教育,暗中謀革命,教育會儼然成了傳播革命思想的團體。

1902年夏,蔡元培同高夢旦于暑假期間游歷日本。在東京,恰逢北京大學堂總教習吳汝綸在此考察,蔡元培與之晤談。那時,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表露著愛國之心,積極投身變革的熱潮,這讓蔡元培深受感染,尤其對“浙江二蔣”——蔣百里、蔣百器印象深刻。蔡元培本欲留一月,可吳稚暉被押解出境,遂又陪他回國了。

吳稚暉,名眺,又名敬恒,江蘇武進人,曾任教于北洋大學堂和南洋公學,也是支持新派的典型人物。在南洋公學,他支持學生組織衛(wèi)學會,提倡師生共管校園,學校反對,開除十余名學生,他憤怒辭職。其后,他又鼓勵學生去日本留學,并親自率隊。

當時,留日學生想當陸軍,清政府公使遵照旨意拒絕。吳稚暉又去公使館請愿,仍不得果,且他和陪同者均被拘留,學生亦被遣散。之后吳稚暉雖被釋放,但被限令回國。是時,吳稚暉身懷絕命之書,押解途中憤而跳水,意欲以死抗議,不料被警察救起,送到神戶,押送到法國郵船。

蔡元培早已得知吳稚暉,其人訓練學生卓有成效。二人又在南洋公學相識,蔡元培對他很是欣賞,因此蔡元培為吳稚暉積極奔走,極力挽救。

有消息稱,日方將吳稚暉送到天津脫手,天津方面又將吳轉交北京,查辦之后,稱其為“康黨”。留學生欲求人搭救,蔡元培不顧自己安危,引為己任,主動護送。幸而路途順利,無意外發(fā)生,郵船直達上海,之后終于脫險。

而在蔡元培歸國后的幾個月,一起大學潮在南洋公學爆發(fā)。

1902年11月14日,學校學生伍正鈞誤將墨水瓶放于郭振瀛的講桌上,郭振瀛發(fā)現(xiàn)此事后,認為是學生故意所為,故而斥罵學生不敬師長。校方遂宣布開除伍正鈞,并給班級其他學生記大過處分。宣布一出,全班憤起,同學們與學堂總辦汪鳳藻交談,要求辭退郭振瀛,取消開除、處分決定,總辦卻堅決不許。

15日,五班學生決定全體退學。次日,總辦行文道:“五班學生聚眾開會,倡行革命,著全體一律開除?!币粫r間,全校學生即行罷課之舉,200余名學生云集,與總辦交涉,聲援五班。

此時,蔡元培接受指派,前去和學生對話。他心中自是同情學生,不愿見學生學無所成,各奔東西。蔡元培召集特班學生談話:“汪總辦不讓我們完成學業(yè),我們應該自動組織起來,擴大容量,添招有志求學的學生來更好的進修?!?/p>

是時,學生堅決要求學校收回成命,并決定等到第二天上午10點,如無滿意答復,全體退學。學生態(tài)度堅決,可學校也寸步不讓。次日,學校未能收回成命。午后,中院6個班與特班學生合計200余人,列隊出校,一路高呼“祖國萬歲”等口號。當日,由貝壽同領隊,到張園拍照留念。此后,便有145名學生離開南洋公學。

學潮蕩起,其實是新舊觀念的沖突。當時,南洋公學課程設置一流,而校政管理卻專制頑固,教員思想守舊。學生受新潮感染,早已萌發(fā)自由自主意識。觀念的反差,最終導致了這次學潮的爆發(fā)。

這次公開的抗爭,蔡元培堅持正義,向當局交涉,試圖改變決定,保護學生??墒屡c愿違,結果未能成功,學校頑固分子毫無改意。蔡元培不畏流言,與學生共進退,毅然辭職,離開了南洋公學。

蔡元培心中的大愿不能實現(xiàn),這令其十分失落,但此番離去,也未嘗不是一個新的開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