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轉折
季羨林家徒四壁,窮得連飯都吃不飽,自然不可能去私塾念書。當時,他的家中沒有一本書,甚至連個帶字兒的紙條都沒見過。季羨林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如果不是出現非常的機遇,大約他至今仍然是個農民,就像他兒時的伙伴楊狗一樣,在村里當個羊倌、豬倌什么的,了此一生。季羨林自己也常常這樣說。但是,世事難料,人生變幻莫測。
季羨林6歲時,幸運之神突然向他伸出了召喚的手,幼小的季羨林時來運轉了。轉瞬間,他的人生道路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事情是這樣的。官莊的季家原來是一個大家族,父親一輩中,大排行兄弟就有十一人。其中六個因為家貧,下了關東,從此杳無音信。留下的五個,一個送了人,自然也與季家無緣了。余下的四個,只有季羨林的大大爺有一個兒子,但不幸早亡;而留在濟南的叔叔又沒有子嗣,只有一個女兒。這樣一來,季羨林就成了整個季氏家族中唯一的男孩子。
在當時,他當然就成了給季家續(xù)香火、光門楣的唯一指望。為此,叔叔與父親經過反復的商議、籌劃,終于共下決心:為了光宗耀祖,為了給季家爭氣,無論如何也要把季家的這根獨苗苗培養(yǎng)成人。恰好,此時叔叔在濟南謀得了一個職務,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于是,把小羨林從官莊帶出去,送到濟南去培養(yǎng),自然就成了兄弟倆當時的唯一選擇。
父輩們的這個決定,對于季羨林來說,無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這個決定,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1917年春節(jié)前夕,父親把當時只有6歲的季羨林送到濟南叔叔家。從此,季羨林便離開了父親、母親,告別了故鄉(xiāng)和兒時的伙伴,結束了農村生活,開始了一個全新的然而卻是寄人籬下的生活。
6年的童年生活結束了。這是一個普通的中國農家孩子的童年生活。對一般人來說,這也許沒有太多的意義,但是,對于一個將要成為一代學術大師的人來說,特別是一個人文社會科學大師來說,童年時期的蒙學卻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人文社會學者不同于作家,他需要長期積累知識,包括中外文化知識,只有在掌握了前人創(chuàng)造的知識的基礎上,融會貫通,然后才能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造。而要打好這樣的文化基礎,一般是需要從童年時代開始的。
作家則不同,他主要靠生活的積累和創(chuàng)作靈感。事實上,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沒有幾個是科舉考試的佼佼者,或者大學中文系科班出身的。縱觀20世紀中國學壇大師的情況,就不難發(fā)現這樣一個事實:像季羨林這樣,6歲以前還在地里拾麥穗,割草喂牛,與文字無緣的人,日后能成為學術大師的,不能說絕無僅有,也是寥若晨星的。
例如,比季羨林大30歲的魯迅先生,雖然幼年時家道中落,“從小康而墜入困頓”,卻仍然能夠在“三味書屋”中得到壽鏡吾老先生的開蒙教育。又如,比季羨林大20歲的胡適先生,從小就能受到父親的嚴格教育,不滿3歲便認識了700多字,3歲多就進了正式的學堂讀書。因為個頭太小,還需要別人抱上高凳子坐著,才能聽老師講課。三四歲的胡適,便已經開始誦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著作了。再如,比季羨林小1歲的錢鍾書先生,出身于無錫有名的書香世家,4歲識字,5歲入私塾讀《毛詩》,每天上學都由家中派人接送。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相比之下,季羨林的“蒙學”卻等于零。說實在的,像季羨林這樣家庭出身的人,若無特殊的機遇和過人的聰慧與勤奮,要想日后在中國學壇獨樹一幟,并且成為世界知名的學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季羨林常說:“我少無大志,從來沒有想到做什么學者。”有人以為這是他的謙遜之辭,其實是誤會了,這完全是他發(fā)自肺腑的實話實說。
當時,季羨林到了濟南,開始上學讀書,他“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用當時流行的口頭語來說——能搶到一個飯碗”,而不是做什么學者。他的家庭也從來沒有期望他成為學者。季羨林做學者的“志向”并非從小所立,亦非家庭所希冀,而是“水漲船高”,一步一步地逐漸樹立起來的。這就是季羨林迥異于其他學者之處。
雖然季羨林失去了童年時代最寶貴的學習機會,也沒有受過書香門第、家學淵源的影響和熏陶,但是,所謂“壞事也能變成好事”,艱辛苦難的童年生活,賦予了他頑強、勤奮、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的性格,這是他雖“先天不足”,然而仍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短短六年艱苦的童年生活,對他后來人格的形成以及在學術上獲得巨大成就,有著重要的影響。他曾經在《我的童年》一文中,這樣評價過童年生活對自己的影響:“(童年生活)使我終生受用不盡。它有時候能激勵我前進,有時候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對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對吃喝從不計較,難道同我小時候的這些經歷沒有關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