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林肯的母親南?!h克斯,是由其叔叔和嬸嬸撫養(yǎng)長大的,可能壓根兒就沒有上過一天學(xué)。她不識字,不懂書寫,在做交易時僅以符號作些記錄湊合應(yīng)付。
南希·漢克斯在沉寂的森林里深居簡出,少有朋友。二十二歲那年,她和肯塔基州一個最沒文化、身份最低賤的男人結(jié)婚。那是個鮮有情趣、對人生知之甚少的勞工和獵人,名叫托馬斯·林肯。不過,在那落后的茂密藤叢中,安居的人們都稱呼他為“林克漢”。
托馬斯·林肯是個流浪漢,他總是從一個地方漂泊到另一個地方。饑餓難耐的時候,他啥活兒都干。他修過馬路,砍伐過林木,捕獵過狗熊,犁過田地,種過莊稼,修造過豬圈。史料顯示,他還曾經(jīng)扛過槍,在三個不同的場合當(dāng)過獄卒。1805年,肯塔基州哈丁縣還雇用過他,用以追捕和鞭撻違抗不從的奴隸,時薪是6美分。
托馬斯·林肯對金錢沒有任何感覺:他曾經(jīng)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農(nóng)場一待就是十四年,而在那期間他卻一文不剩,難以支付每年10美元的土地租金。還有一次,家里的生活捉襟見肘,他的妻子只能用野荊棘來縫制衣裙,可他倒好,跑到肯塔基州伊麗莎白鎮(zhèn)的一個小店,以貸款的方式為他自己買下一條銀白色的吊帶長褲。僅僅相隔不久,在一次拍賣會上,他用3美元買下一把利劍。也許,哪怕是在光著腳沒有鞋穿的時候,他也會穿上那條銀白色的吊帶褲,再佩帶上那把昂貴的利劍。
婚后不久,這一家子遷往小鎮(zhèn),托馬斯嘗試著以木匠營生。他得到了一份建造小作坊的活兒,可他卻不懂丈量木料,不知如何將木料按正確的尺寸切割。由于他的笨拙,雇主斷然拒絕付給他工錢,之后還引發(fā)了三場官司。
托馬斯·林肯出生在大森林,盡管那里的生活百無聊賴,但托馬斯還是意識到,那才是其歸屬所在。于是,他帶上妻子重新回到森林邊一個貧瘠、寸草不生的農(nóng)場,從此再也沒有輕率地拋棄過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
距離伊麗莎白鎮(zhèn)不遠處有一大片出了名的“禿頭地”,在那塊地上,沒有一棵樹能夠成材,因為長期以來印第安人一直在那里放火燒林,林子里大大小小的樹木已被焚燒殆盡。如此一來,粗生粗養(yǎng)的牧草倒是在陽光下瘋長,形成了大片的草原,水牛到那去撒野、覓食。
1808年12月,托馬斯·林肯以每英畝近67美分的價格在“禿頭地”買下了一個農(nóng)場。農(nóng)場里有個獵人的茅草屋,還有一座四周被野蘋果樹環(huán)抱的小木屋。距離房子半英里之遙流淌著諾林河,初春時節(jié),山茱萸便會在兩岸怒放。夏季里,山鷹在藍天下懶洋洋地回旋,而高高的草甸在風(fēng)中翻滾,仿佛陣陣波濤在綿延的綠海中洶涌。有些許生存判斷力的人都不會選擇在這里定居,因為冬季的時候這地方是肯塔基州最孤寂、最荒涼的地區(qū)之一。
1809年的寒冬,就在這片荒涼“禿頭地”的茅草屋里,亞伯拉罕·林肯來到了這個世界。他出生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在一張塞滿玉米穗的木板床上。那是2月里的一個暴風(fēng)雪天,草屋四面漏風(fēng),雪粒隨著刺骨的寒風(fēng)飄落在床上,飄灑在覆蓋著南?!h克斯和嬰兒的那張熊皮被子上。九年之后,農(nóng)墾生活的艱辛使得南希在三十五歲那年便離開了人世。她從來不知何謂幸福。無論她走到哪里,圍繞著她的都是閑言碎語和有關(guān)她那私生女的卑賤出身。多可惜啊!她無法看到,在那樣的一個清晨,一個心存感激的民族,在她為之承受勞作之痛苦、忍受流言之折磨的地方,為她建起了一座大理石紀(jì)念碑。
那時,流通的紙幣在曠野地帶往往沒有什么價值,絕大多數(shù)紙幣都一文不值。因此,豬、鹿肉火腿、威士忌、浣熊皮毛以及農(nóng)產(chǎn)品都被用做交換的媒介。有時候,牧師們甚至?xí)⑼考勺鳛樽龆Y拜的報酬。1816年的秋季,當(dāng)亞伯拉罕七歲的時候,托馬斯·林肯變賣了農(nóng)場,換回了大約四百加侖的玉米威士忌,然后舉家遷移到印第安納州的森林地區(qū)居住。那個地方同樣是那么荒涼、那么與世隔絕,最近的鄰居是個專事捕殺狗熊的獵人。他們的四周被喬木、灌木和葡萄藤層層包圍,人們每走一步都必須以斧頭開路——丹尼斯·漢克斯稱之為“灌木叢中的洗禮”。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亞伯拉罕·林肯度過了他生命中的十四年光陰。
這一家子到達印第安納州的時候,冬天的第一場雪已經(jīng)降臨,托馬斯·林肯匆匆搭起了一座三邊形的帳篷——現(xiàn)今人們將之稱為茅棚。它沒有地板,沒有門,沒有窗戶,只有三面篷身和一根支撐棚子的木桿。帳篷的第四面洞開,任由寒風(fēng)、飛雪和細雨鉆進屋子里。要是在當(dāng)今,印第安納州的農(nóng)夫決不會在冬季里將自家的牲口趕進如此粗陋的茅棚里;然而,托馬斯卻覺得這棚子已經(jīng)足夠好了。他和家人就在那里度過了1816年至1817年的漫長冬季,那可是有史以來最嚴(yán)峻、最寒冷的冬季之一。
在棚子的一角,一堆樹葉和熊皮堆放在臟兮兮的地板上。南?!h克斯和她的孩子們,就像狗似的蜷縮在那堆樹葉和熊皮下睡覺,艱難地熬過了那年冬天。
至于食物,他們沒有牛油,沒有牛奶,沒有雞蛋,沒有水果,沒有蔬菜,甚至連馬鈴薯也難以找到。他們主要靠野味和堅果度日。
托馬斯·林肯曾試著養(yǎng)豬,但是那里的狗熊實在是太餓了,只要一抓到豬,便會將家豬生吞活剝得精光。
在印第安納州,亞伯拉罕常年累月地忍受著可怕的貧窮和困苦,他當(dāng)時的日子比之后那些被他解放的成千上萬的奴隸們的生活要悲慘得多。
在那個地區(qū),幾乎沒人知道牙醫(yī)這回事,而距離林肯家最近的醫(yī)生也在三十五英里之外。所以,當(dāng)南?!ち挚戏秆捞鄣臅r候,托馬斯只有仿效當(dāng)時開荒者的做法:他把山核桃殼削尖,再用石頭把那尖殼敲進南希那疼痛難忍的臼齒的縫里。
早年,開墾者在中東部地區(qū)都得過一種神秘的疾病,人們稱之為“牛奶病”。得了這種病的牛、羊、馬,有時候甚至是整個社區(qū)的人,都不能幸免一死。它困擾了醫(yī)學(xué)界整整一個世紀(jì)之久,沒有人知道其病因。直到20世紀(jì)初,科學(xué)實驗才揭開謎底:動物吃了一種名叫白蛇根的植物而引起中毒。人們只要一喝上中毒的牛奶也會隨之病倒。白蛇根一般在茂密的森林和陰暗的溝壑里瘋長,即使在今天,它也對人類的生命構(gòu)成威脅。每年,伊利諾伊州農(nóng)業(yè)署都會在縣城張貼布告,警告農(nóng)民必須鏟除這種植物,否則生命難保。
1818年的秋天,這種可怕的瘟疫降臨到了印第安納州的巴克罕山谷,將許多家庭血洗一空。南?!ち挚锨巴x家僅半英里之外的獵人彼得·布魯納家照料獵人犯病的妻子。布魯納夫人最終還是死了,而南希也突然間病倒。她覺得天旋地轉(zhuǎn),肚子疼痛難忍,不停地嘔吐,人們只好把她抬回家,放在那樹葉和皮毛鋪就的草墊上。她的四肢冰涼,但是她的身體卻像火燒一般,她不停地叫嚷著要喝水,要更多的水。
托馬斯·林肯非常迷信,他對跡象和預(yù)兆深信不疑。南希得病的第二天晚上,有一只狗在茅棚外長時間哀鳴,于是托馬斯放棄了一切希望,他說南希就要去了。
后來,南希連從枕邊抬一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一個詞兒都說不出來。她把亞伯拉罕和他的妹妹叫到床邊,要求他們彎下腰來傾聽:友好相處,遵從上帝,按她所教導(dǎo)的那樣去生活。
這就是她的遺囑。那時,她的喉嚨和腸道系統(tǒng)都已經(jīng)處于麻痹的狀態(tài)。陷入長時間的昏迷之后,在生病的第七天,即1818年10月5日,南希離開了人世。
為了能讓南希閉上雙目,托馬斯·林肯將兩只銅板放在她的眼瞼上;之后,他來到森林里砍樹,將樹劈成粗糙、凹凸不平的木板,再用木栓將木板釘在一起便成了一口棺材。托馬斯將露西·漢克斯的女兒那飽經(jīng)風(fēng)霜、疲憊不堪的軀體放進了這口棺材。
兩年前,他用一輛雪橇將她帶進這片惡土來討生活,現(xiàn)在,他再次駕駛這輛雪橇,將她的軀體拉往離家四分之一英里之外的密林山頂。沒有葬禮,南希就這樣被下葬了。
就這樣,亞伯拉罕·林肯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人世。我們或許永遠也無法知曉她的容貌和行為方式,因為在她短暫的一生中,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陰郁的森林里度過的,只有極少數(shù)從她家路旁經(jīng)過的人對她留有些許印象。
林肯去世后不久出版的一本傳記,曾提及這位總統(tǒng)的母親。那時,她已經(jīng)不在人世達半個世紀(jì)之久。傳記作者采訪了曾經(jīng)見過南希的為數(shù)不多的在世者,然而他們的記憶模糊得仿如一場逝去的迷夢。甚至對南希的外貌,他們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有人說她是個“強壯、矮胖的女人”,但是又有人說她“小巧玲瓏”。有個男人認為她的眼睛是黑色的,另外一個則認為是淡褐色的,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南希的眼睛是藍綠色的。丹尼斯·漢克斯——南希的堂兄,曾經(jīng)和她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十五年——認為她的頭發(fā)是“灰白”的;而在進一步的思索之后,他又認為她的頭發(fā)是黑色的。
南希離世后的六十年里,其安息之地沒有任何石碑,所以我們今天只能知道其墓穴的大概所在。她被葬在叔叔和嬸嬸的墓穴旁邊,他們曾經(jīng)撫養(yǎng)過她;但我們無法分辨出她墓穴的具體所在。
南希死前不久,托馬斯·林肯就已經(jīng)建起了一座新木屋。這次是四面體的,但是屋內(nèi)沒有地板,也沒有門窗。一塊臟兮兮的熊皮懸掛在出入口,屋內(nèi)臟亂發(fā)霉。托馬斯·林肯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林子里狩獵,留下那兩個沒娘的孩子打理家務(wù)。薩拉做飯,亞伯拉罕生火,并去一英里以外擔(dān)挑泉水。沒有刀叉,他們只能用手抓飯。他們的雙手極少清洗,因為很難取水,也沒有肥皂。去世之前,南希自己可能做了些灰堿液,但所留有限,而孩子們又不知該如何制作,托馬斯·林肯也不愿意去做;所以,托馬斯和孩子們只能在邋遢和貧困中度日。
在漫長的寒冷冬季歲月里,他們懶得洗澡,并且也極少換洗他們那油膩膩的破衣服。他們床上的樹葉和獸皮發(fā)出令人窒息的惡臭。陽光透射不進小屋,屋子得不到消毒,他們唯一的光源來自壁爐,或者豬油燈。我們從墾荒者對小屋的精確描述中可以得知,失去女主人的林肯小屋會是個什么樣子——屋子里滿是臭蟲和跳蚤,臭氣熏天。
熬過了一年的邋遢和困頓,老托馬斯·林肯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他決定迎娶一位新的妻子來料理家務(wù)。
十三年前,托馬斯曾經(jīng)在肯塔基向一位名叫薩拉·布什的女人求過婚。薩拉拒絕了托馬斯,轉(zhuǎn)而嫁給了哈丁縣城的監(jiān)獄看守?,F(xiàn)在,看守已經(jīng)去世,并留下三個孩子和一筆債務(wù)給薩拉。托馬斯·林肯覺得這是個重新求婚的好機會。于是,他來到小溪旁,全身上下做了一次徹底的清洗,還用沙子刮洗了他那積滿污垢的雙手和臉龐。托馬斯將那把利劍捆扎在腰間,穿越茂密的森林朝肯塔基的方向奔去。
托馬斯來到伊麗莎白鎮(zhèn),買下第二條銀色的吊帶褲,吹著口哨,意氣風(fēng)發(fā)地在街道上來回游逛。
那是1819年,有很多事情發(fā)生,人們都在津津樂道世界的進步,一艘蒸汽動力船已經(jīng)成功橫渡了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