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探尋與求索 奔向未來的少年

陽明天下:王陽明傳 作者:楊帆 著


第二章 探尋與求索 奔向未來的少年

第一節(jié) 花燭之夜入廟堂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17歲的王陽明陷入了短暫的困惑之中,故鄉(xiāng)和親人的逝去讓他開始了一段關(guān)于“成圣”的新思考。他一心暢想著自己的遠大志向,卻忽視了眼前最現(xiàn)實的問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明孝宗弘治元年,17歲的王陽明返回了故鄉(xiāng)余姚,而這次回歸故鄉(xiāng),王陽明還背負了一項重任——“結(jié)婚”。這一年七月,他從將洪都迎娶新娘諸氏。

自古以來,成婚便是人生中頭等大事,準備結(jié)親的兩家,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無論是窮小子還是富公子,總要考量自家和對方的條件,不僅八字要合,最重要的是還要門當戶對。

王陽明的岳父和他的父親王華是至交好友,叫作褚介庵,當時擔任江西布政司參議。在王陽明很小的時候,兩家便常有往來,也許是褚介庵早已看出了王陽明身上隱隱散發(fā)的光芒,在兩個小孩還不懂得什么是成親的時候,便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王陽明。為了表示對這門親事的重視,17歲的王陽明不遠千里,親自到南昌迎娶自己的新娘。

洞房花燭,總是宣告一個全新的開始,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愜意與平靜。萬紅盛開,笛聲悠揚緩緩而來,晚霞似乎紅著臉,對月老紅線系住的一對璧人張望。新娘大紅的蓋頭映襯著天邊的紅霞,而新郎,卻缺席了。

良辰吉日將至,大家忙忙碌碌地為王陽明的婚禮準備好一切。這一天歡樂的氣氛填滿了整個府宅,而正當大家翹首企盼兩位新人拜天地入洞房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新郎不見了!

大家找遍了府宅內(nèi)所有的角落,可就是找不到王陽明,家人不得不派人去外面尋找,這下所有的人都慌了,良辰吉日已到,可新郎卻不見了。尋找新郎的人員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天色漸晚,家人不得不派人進山尋找。

此時的王陽明在思考,思考的內(nèi)容依然是國家興亡和心中的抱負,與婚姻大事無關(guān)。原來大婚當日,王陽明清晨帶著思考出門散步,不經(jīng)意間走到了許旌陽的鐵柱宮。許旌陽就是道教著名人物許遜,又稱許天師、許真君,是東晉時代的名道,江西南昌人?!按嫘牟簧?,風水無益;父母不孝,奉神無益”正是由這位許天師提出的。許旌陽被奉為凈明道、閭山派尊奉的祖師。鐵柱宮,“宮”只是源于道教與其他派別的說法差異,類似于廟宇,寺院。

王陽明抬頭一看,自己已經(jīng)到了鐵柱宮。于是就走進了大殿之中,遠遠看到一位老道“龐眉皓首,盤膝靜坐”。王陽明恭敬地走近道士,行禮問道:“老人家為何在此打坐?”

道士答道:“我原本是四川人,原本是來此走親訪友,故而到得此處寶地!”

王陽明隨即問老者的姓氏,道士說:“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故鄉(xiāng)求道了,自己的原名早就忘記了。后來人們見我經(jīng)常靜坐念道,于是大家都稱呼我無為道人。”

王陽明觀其精神矍鑠,舉止大方有禮,談吐聲若洪鐘,便斷定眼前的無為道人必是得道高人。想到此處,他再次行禮,想在這位老者身上探尋修身養(yǎng)神的精髓。

無為道人回答道:“修養(yǎng)的精髓所在就是一個靜字。老子推崇清凈,莊子偏愛逍遙。但是只有清凈后才能達到逍遙的狀態(tài)?!?/p>

隨后,無為道人還向王陽明傳授了成道的秘訣。所謂的仙家養(yǎng)生的方法,指的就是道家林林總總、各種各樣的呼吸法。

聽到此處,王陽明恍然大悟。原來道家的精髓就在于閉目靜坐,要像枯槁木樁一般筆挺,不避晨昏,廢寢忘食。

而與此同時,家中派來尋找王陽明的人,依舊在漫無目的地尋找新郎官的下落,但是誰也沒能想到新郎官會進入道觀之中,并且還如癡如醉般地研習了起來。

就這樣直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派出去尋找的人才找到鐵柱宮之內(nèi),這才發(fā)現(xiàn)了新郎官。看到焦急的家人,王陽明竟然顯得有些詫異,他無奈道:“罷了,罷了,可惜,可惜。”感嘆自己不能和無為道人繼續(xù)深入地探討下去了。王陽明告訴前來尋找的人,自己要與老者道別,讓他們在門外稍等片刻,等到他回到道觀中,發(fā)現(xiàn)老者一如昨日初見模樣,紋絲不動地靜坐在那里,沒有絲毫的改變。

找他的人在門口左等右等,最后只能再次進入道觀,催促這位“遲到”的新郎官趕緊回去成親,王陽明依依不舍地與無為道人告別。無為道人只說了四個字:“珍重!珍重!”

曾有人評價,王陽明此舉可謂一大笑柄。誠然,一個人專心致志地做某一件事情,而能夠超越塵世的煩瑣羈絆,是何等大興之事?。 岸捶炕T夜”可謂人生之大喜,換作普通人,洞房之事可謂天下最大之事,其他事情都能一概忽略對待。而王陽明居然全然不顧,丟下一切跑出家門,到道觀里與道士坐而論道,讓人不得不佩服王陽明的對于塵世繁華的態(tài)度。

塵世間張燈結(jié)彩的熱烈,而王陽明偶遇寧靜的打坐,是機緣,是命運,難以說明,而選擇寧靜,忘卻繁華,便化成了念,存于了心。

岳父褚介庵讓王陽明在自己的官署里任職,幫助自己處理公文。王陽明每天都很守時,也很敬業(yè),原本需要兩個時辰處理的公文,他不用半個時辰就能處理完畢,剩下的時間就用來練習書法。日積月累下來,王陽明將岳父家中存儲的好幾筐紙張消耗殆盡,他的書法也大有長進,筆走游龍之間,盡顯先祖王羲之的遺風。明代著名的書法家曾經(jīng)說過:“王羲之以書掩人,王陽明以人掩書?!蓖蹶柮鞯臅í毦咭桓瘢谥袊臅ㄊ飞弦材苊星懊?,只是他在為人方面的作為,完全掩蓋了書法的鋒芒。

后來與弟子講起此事,王陽明這樣說道:“我開始練習書法的時候,是按照古人的書法臨摹的。但是我并不止于觀照著古人的字帖,單單從字形上追求形似。每次我下筆的時候,都要仔細琢磨,輕易不敢落筆,而總是凝神屏息,平靜心情,在心里考慮這個字如何寫最好。時間久了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彼^“寫字就是寫心”,想必正是如此。

從少年到青年,“俠客夢”與“圣賢夢”始終縈繞在王陽明心中,久久不能割舍,他是個有夢想的人,建功立業(yè)、流芳百世,是王陽明心中的第一等事。

在王陽明成親的第二年,他帶著自己的夫人返回了北京。途中,他特意去了一趟上饒,拜訪大儒婁一齋。婁一齋是個“靜久而明”的奇人,在他早年進京應(yīng)試的時候,剛到杭州,卻突然返回。大家很奇怪,問他原因,他只說道:“此行非但不第,且有危禍?!彼脑捁粦?yīng)驗,京城會試的貢院起火,很多應(yīng)試的舉人慘死其中。

婁一齋年輕時的抱負與王陽明驚人的一致——做圣人,他曾游覽名山大川,遍訪名師,只是每次都乘興而去,失望而歸。他說:“都是些舉子學,不是身心術(shù)?!彼犝f吳與弼堪稱當時的圣人,特意前去求學,婁一齋得到了吳與弼的真?zhèn)鳎瑢χ熳訉W和心學頗有領(lǐng)悟,他將宋儒“格物致知”的精髓灌輸給王陽明,又將“圣人必可學而至”的理念傳授給了這位志同道合的青年,這是儒學的通則。也許正是這次見面,給了王陽明成為圣人之路上的一記推動力。因為,成為圣賢,也是王陽明一生致力的目標。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便應(yīng)該熱愛那一段時光。王陽明并非一生懷揣抱負與大志嚴肅度日,他的生命中,也曾有過一段熱愛詩詞歌賦的燦爛時光。

從北京返回余姚,王陽明又開始和周圍的文人墨客飲酒賦詩,他的詩文,總是帶著一種信馬由韁的隨意,細細看來,每一句辭藻似乎又都有著慎重的修飾,流快的文風總是富于變化,又充滿著跌宕起伏的豪情壯志。他向來最愛蘇東坡的文章,也許這種后人無法超越的文風,也給了王陽明極大的靈感。也許這是一向“端坐省言”的王陽明最活潑詼諧的一段時期,未來,一場又一場狂風暴雨,等待著王陽明撥開云霧。

第二節(jié) 陽明格竹

一顆星星的隕落代表一個生命的逝去,無法挽回,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劃過夜空,絢爛的瞬間,或許還能有人見證,它們默默帶著各自的愿望,既為生者,也為逝者。

弘治三年,王陽明的祖父——竹軒公王倫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世界。這位老者將容貌與個性都傳給了王陽明這個嫡親的孫兒,最終帶著些許遺憾,隨著流星隕落了。也許天空中多了一顆明亮的恒星,從此就用閃閃的光芒,在王陽明的人生之路上點起一盞微弱的明燈。

伴隨祖父的靈柩,王陽明和父親王華一起回到了余姚老家,13歲就已經(jīng)失去母親的王陽明,在19歲的年紀又一次經(jīng)受了與親人的別離,王陽明的心中充滿了說不出的悲傷。每個生命的別離總是伴隨著哀傷,祖父的離開,讓王陽明覺得,自己生活的空間,仿佛變成了靜謐的人境。離別的笙簫已經(jīng)宣告了一種哀傷,靜坐房中,回想童年時與祖父的歡樂過往,早已物是人非,祖父淡然仙去,徒留人世滄桑。

祖父的離去讓王陽明再一次開始思考,世界之大,人又處于何種境地?螻蟻雖小,其逍遙卻值得人們羨慕。死亡究竟是不是一件值得恐懼的事情?一旦撒手人寰,從此世界與我無關(guān),殘忍著生的悲傷,絕望著心的悲鳴,煎熬著愛的回憶。王陽明希望,冥冥之中,天空中有那么一塊,是給靈魂停留的,他忽然覺得死并不可怕,死,與高尚唯美同在,升華為精神的圣潔。逝者翩然仙羽,生者釋然帶笑,終有一天,一切將重歸平淡。

參透了生與死的意義,日子還要繼續(xù)。父親王華回到家鄉(xiāng),每天給王家的子弟們傳道授業(yè),王陽明也在其中,他將曾經(jīng)的嬉笑玩鬧統(tǒng)統(tǒng)收攏,態(tài)度端正了起來。白天,他與家中的子弟一起學習功課,背誦名家之文,夜里,他竟一反常態(tài)地秉燭夜讀,閱遍經(jīng)史子集,為白天學到的課業(yè)從旁佐證。經(jīng)歷了成親與親人逝去的王陽明,似乎在一夜之間成長,當年的孩子王如今變成了一位上進的青年,每天還會與一同學習的兄弟們共同探討學問。他的文學功底突飛猛進,所有人都吃驚于王陽明一日千里的變化,不由得驚嘆:“彼已游心于舉業(yè)之外,吾輩不及也?!?/p>

王陽明做學問的方式與別人不同,在別人還在背誦經(jīng)史子集的原文時,他已經(jīng)開始探究內(nèi)在的學理了。與婁一齋的一番交談,讓他對宋儒“格物致知”的觀念越發(fā)感興趣,他將專講理學的著作《近思錄》反復(fù)看了許多遍,卻仍沒有參透“格物致知”的真正道理。

人生如花開,美麗璀璨,擁有希望和夢想,可想得多了,心便會累?,F(xiàn)實與思想,在王陽明的腦海中亂成一團,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區(qū)分一件事物對與錯的方法。就在此時,朱熹的哲學,給了王陽明一些推動力。

在宋朝,朱熹的地位如同孔子般神圣不可侵犯??鬃咏淌谌藗儭叭诵斜赜形?guī)熝伞薄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為人處世的簡單道理,而僅次于孔子地位的第二大圣人朱熹,則喜歡向人們講述意識與形態(tài)的哲學,比如石頭為什么叫作石頭,雞蛋又為什么叫作雞蛋?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就這樣叫嗎?那我們的祖先又為什么這樣叫?朱熹不但思考這些事物,還曾經(jīng)問過自己:“一個人到底怎樣認識每個具體的事物呢?”經(jīng)過不斷思考,朱熹總結(jié)出一套叫作“天理”的理論,也就是說,事物不會因為人的意識而改變,這就叫作天理。天理的本身是完美無缺的,只不過,表面上有許多紛繁凌亂的表象,人們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不被這些表象蒙蔽,從而看清事物的實質(zhì),獲得真正的學問。

在明代,朱熹的《四書集注》是科舉考試的重要參考,關(guān)于朱熹的理論,王陽明不能不仔細研究。

朱熹贊成“持敬”,提倡“坐如尸、立如齊、頭容直、足容重,口容止……”也就是說,坐著看書寫字的時候,姿勢要端正挺直如同僵尸一般;站立時,身體要像靠著墻壁一樣筆直,這是一種治學嚴謹?shù)膽B(tài)度,也正應(yīng)了王陽明此時探求“格物致知”的心情。

朱熹說:“‘理’存在于自然萬物中,存在于一草一木中,只要潛下心來去格物,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終有一天,會悟出事物之中蘊含的真理。”這句話似乎在冥冥之中為王陽明開了一道天光,為他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提供了一絲靈感。他決定,格物從自家后院的竹子開始。

在中國人眼中,竹子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王陽明的祖父王倫生前最愛竹子,在自己的后院種滿了竹子,還為自己取名“竹軒翁”。如今,祖父王倫已經(jīng)辭世,他在世時種下的這些竹子依然健在,王陽明邀請了一位姓錢的好友,每天吃過早飯之后,就來到自家后院,面對著竹子一臉嚴肅地坐下來。兩個人,四只眼睛,幾乎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面前的一根竹子,似乎透過這根竹子就能參透整個世界。他們天真地以為,一旦掌握了竹子變化的玄機,世間萬事萬物的變化,便會悉數(shù)掌握在自己手中。

時間一個時辰又一個時辰地過去,兩個人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在頭腦中去格竹子中蘊含的道理。他們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喝水,似乎面前這根小小的竹子,便是他們的全部世界。起初兩天,兩個人還信心滿滿,勢必從竹子解開“格物致知”的真理,可是到了第三天,王陽明的朋友有些堅持不住了,體力和腦力的極大消耗,讓他準備放棄。面對朋友的退卻,王陽明的內(nèi)心有些帶著嘲笑的意味,認為這位朋友與成為圣賢實在無緣。

可是一個人“格竹”的日子,似乎更加艱難,眼前原本清晰的竹子變得越來越模糊,王陽明感到呼吸前所未有的急促,心臟也隨之劇烈地跳動,他想動一動僵硬的身體,卻像灌滿了鉛一樣沉重。原本生長在地上的竹子似乎騰空而起,一排一排地飄浮于空中,耳邊似乎傳來一陣悠遠的聲音:“格物,可不是這樣格的……”

此時是“格竹”的第七天,王陽明也耗盡了精力,當他再一次張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躺在了家中的床上,原來“格竹”讓王陽明的身體極度虛弱,病倒了。朋友不計較王陽明當初的嘲笑,前來探望他,王陽明也沒有格出竹子中的真理,感到有些慚愧,只說了一句“圣賢有分”,勉強應(yīng)付了過去。

漫長的歲月中,總有人試圖通過對錯來找尋自我,風塵中的文字詮釋著多少壓抑,星光沒有暗淡,細水微瀾沉淀了幾許從容,些許禪意,揉入幾許虔誠與慈悲,生命,總能迸濺出華美與純正的音符。

多年之后的王陽明始能參透,程朱的“格物致知”,是要通過多分析與多思考,用經(jīng)驗去分析事物,時間久了,自然水到渠成,一通百通,遠不是盯著一件事物不眨眼地看,就能看出來的。當年的王陽明,想通過格竹一件事情,尋覓出“格物致知”的統(tǒng)一標準,這注定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世間萬物的真理哪能單靠一件事物獲得,這種想法太過不切實際,不過,“陽明格竹”卻因此成了一段流芳百世的傳奇佳話。

王陽明格竹失敗,對于他想要成為圣賢的志向,也產(chǎn)生了不大不小的動搖。許多年來,王陽明一直“遍求朱熹遺書讀之”,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對理學的鉆研之中,結(jié)果白白付出了精力與體力,卻一無所獲。也正是如此,王陽明的“成圣之路”似乎又打開了一扇小門——他忽然覺得,朱熹是錯的。

普天之下,還沒有人敢質(zhì)疑朱熹的權(quán)威,也從沒有人敢去試想朱子的想法是錯誤的,只有王陽明,不僅敢想,并且敢做。

在對朱熹的質(zhì)疑中,王陽明忽然發(fā)現(xiàn),朱熹似乎并沒有教導(dǎo)人們探索事物的規(guī)律,反而是大加宣揚“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念。朱熹一直在教導(dǎo)人們要放棄對于物質(zhì)的欲望,放棄升官發(fā)財?shù)哪铑^,認為這些都是罪惡的源泉,這才是天理。他認為每個人都應(yīng)該恪守自己的身份,不得越雷池半步,君臣之間應(yīng)該劃出嚴明的界線,人與人之間的地位差別也不應(yīng)改變,三綱五常,永遠應(yīng)該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束縛。

統(tǒng)治者們更是將朱熹的理論奉為真理,從南宋時期開始,朱熹的哲學便成了法制的理論依據(jù),甚至成了官方的哲學,到了王陽明所在的明代,考科舉的人都要熟讀朱熹的《四書》,許多做官之人,甚至能將《四書》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

倘若生命有無數(shù)個輪回,誰又在這相似的軌跡上找到不一樣的自己?冬夏交替,殘花殆盡,終能嗅出遺散的種種意義。

一旦開始懷疑,便會參透種種破綻,王陽明漸漸發(fā)現(xiàn),程朱的理學并不能稱為一門學術(shù),只不過是官場的信條,許多為官之人舉著《四書》作為幌子,以偽君子的身份做出種種禍國殃民之事。漸漸地,朱子的理論被王陽明徹底舍棄,不僅如此,他還公開指出了程朱理學腐敗的地方。

王陽明認為,學習程朱理學的人,大多心術(shù)不正。他們苦讀《四書》,不過是為了粉飾自己,向他人賣弄,書中看似在講仁義,實際上暗藏謀取私利,通過貶低他人,借以抬高自己,王陽明主張,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而非為了蠅頭小利,而《四書》似乎違背了這樣的常理。

除了心術(shù)不正,王陽明還發(fā)現(xiàn)了程朱理學中的淺薄之處,士大夫讀書,大多只是為了應(yīng)試,看懂表面文章就已經(jīng)自覺了不起,哪里去管書中的內(nèi)涵究竟蘊藏何處,似懂非懂,不如徹底不懂,王陽明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考試不能考出人的真實水平,即使落榜,又有什么值得遺憾的呢?

程朱理學的煩瑣,將原本淺顯的道理拉扯得支離破碎,陳舊的觀點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沒有全新的簡介,只是將舊觀點不斷拆分,不但越來越說不明白,還經(jīng)常為了爭論你對我錯搞得面紅耳赤,滑稽可笑。

當時的學者,求學的態(tài)度只求耳朵聽得懂,嘴上說得出,行動上卻未必要有所體現(xiàn)。人們嘴上說著“仁義禮智”,行動上卻強取豪奪,對這樣的人,王陽明最是痛恨。

一次“格竹”的失敗,反而讓王陽明參透了無數(shù)人生真理,直到多年以后回憶往事,王陽明依然對當年的“格竹事件”耿耿于懷,理學研究上的失敗,也終于給了王陽明最看不上眼的科考一次機會。

第三節(jié) 踏上科舉之路

先入世,再明世,而后決世。年少時所有關(guān)于才情性格的迸發(fā),如果未能踏入凡世,何談去改變時代,所謂的迸發(fā)或許只是藏匿于深谷中的奇石,只能待人發(fā)覺,或被時代冷落一世。

陽明格竹失敗的事件,讓他大病了一場,也終于讓他認清,圣賢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想要出人頭地,科舉之路還是不二的選擇。雖然幼時曾對科舉制度頗有微詞,而此時的王陽明也不得不通過科舉走上仕途之旅。雖說考中進士甚至狀元,都不能保證人生從此衣食無憂,但由此卻可能會打開一扇成功之門。

父親王華更加關(guān)注兒子的學業(yè)與仕途。他命令王陽明和王華的堂弟,即王陽明的堂叔王冕、王階、王宮及姑父王牧一起準備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于是他們開始了關(guān)于科舉的研習。王陽明并不像其他學子一樣,有著勢必中狀元的夢想。父親已經(jīng)是當朝狀元,這一事實并沒有給王陽明造成壓力,反而讓他更加坦然,做學問,不過是為了給將來做圣賢鋪就一條道路。

每歷經(jīng)一個朝代,科舉制度總會經(jīng)歷形式上的變化,但最終目的總是一致的——為國家招賢納士,選拔人才。而明朝的科舉制度,似乎帶著一些黑暗的色彩。人們要子孫研讀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本意是為了將他們培養(yǎng)成為在朝中效力的官員,哪怕遜色一些,也是聲名遠揚的賢士,只是,現(xiàn)實總是無情地打碎人們原本美好的幻想,讀書應(yīng)試,逐漸變得功利、市儈,甚至俗不可耐。

雖然如今人們對于科舉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封建社會中,科舉在為社會選拔人才,選擇新生力量,發(fā)掘人類財富方面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并且在當時可謂獨一無二的。

學問與政治,永遠都無法像實驗室中可以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兩種化學元素??擅鞒慕y(tǒng)治者們,總是看不清這一真理,他們希望用學問牽引政治,這就像一場美夢,一開始總是美好的,殊不知一切美好都是假象。當夢境將過,天色漸亮,一切夢中的場景都將顯露出本來的顏色,美夢終將變成噩夢,卻再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為書做注,在明朝曾經(jīng)熱極一時。寫注的人多了,難免有魚目混珠、濫竽充數(shù)之輩。明成祖朱棣為這件事情困擾了很久,最終卻只想出了一個稍顯決絕的辦法——獨尊程朱。從此以后,程朱理學成了明朝唯一的真理,朱棣用統(tǒng)治者的思想,鉗制住了百姓的思維。但這只是一場美夢的開始,大明朝在夢游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走了幾千年之后,噩夢即將來臨。

雖然王陽明對程朱理學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批判理由,但是現(xiàn)實的社會,卻讓他不得不面對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考科舉。

白天,王陽明和他的同伴,實則為長輩們,一起為了準備考試而鉆研學問,而到了晚上,王陽明會將祖父先輩們遺留下來的經(jīng)史子集等各類書物整理歸類,并且細細研讀,以致經(jīng)常忘了時辰,回過神來一看,已經(jīng)是深更半夜。由此可見,王陽明研習的動力絕不是普通人內(nèi)心的榮華富貴,而是他真正地沉醉于研讀,即便是與科舉無關(guān)的學問。

長輩們將這些都看在眼里,同時也被王陽明的變化驚嘆得不得了。從前的王陽明總是善于說笑,對做學問向來不放在眼里,如今,除了探討學問,王陽明幾乎連一句多余的玩笑話也不說。長輩們贊嘆王陽明的狀態(tài),說道:“王陽明你這般努力準備考試,我們甘拜下風呀!”

長輩們發(fā)現(xiàn)王陽明似乎突然變了一個人,他一改往日的性格,變得沉默少言,那個在外人眼中活潑好動的少年仿佛一夜之間消失了。長輩們以為王陽明遇到了困惑,上前打趣問詢,但此時的王陽明不茍言笑,面色竟然有些凝重之意,他對長輩們道:“我過去放任不羈,如今知道自己錯了。春秋時期衛(wèi)國人蘧瑗在49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過失,而他的一生僅僅只有50歲。如今,我還不到20歲,悔過自新想必不晚吧!”

自此之后,那個不羈的少年再未曾出現(xiàn)過,那一年王陽明似乎真的變了。長輩們也漸漸收斂了態(tài)度,不再輕易與王陽明開玩笑。從那以后,活潑的少年王陽明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作風嚴謹?shù)耐蹶柮鳎⑶掖松僖矝]有改變過。

就在這一年秋天,王陽明和四個堂叔一起參加浙江省的鄉(xiāng)試,四個堂叔悉數(shù)落榜,而第一次參加的王陽明與后來的王孫燧、尚書胡、世寧共同中了同榜的舉人,雖未有史書將其記載為“江南四大才子”,但這在當時一度被傳為美談。而多年之后,他們幾人的所作所為,不得不讓世人感嘆:相逢,必有因。

王陽明中舉,皆因自己的努力,他的狀元父親王華并沒有為兒子使出半分力量。當時的王華已經(jīng)是在北京朝中任職的官員,如果為了方便兒子中舉,他完全可以將王陽明安排在順天府進行考試,那里的競爭沒有浙江激烈,中舉的機會要更大一些。

浙江似乎是專門為了培養(yǎng)狀元而存在的一個地方,就連鄉(xiāng)村和小巷中都臥虎藏龍、人才輩出。讓王陽明在浙江參加鄉(xiāng)試,王華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首先是為了避免同僚說閑話,其次也是希望兒子在人才濟濟的地方出類拔萃,證實自己的實力。王陽明做到了,這只是他非凡人生的一個開始,未來的日子里,更大的輝煌也許是連王華這位當朝狀元,都無法想象的。

科舉制度實際是中央集權(quán)的最明顯標志,是選士制度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隋朝統(tǒng)一之后,為實現(xiàn)中央集權(quán),鞏固統(tǒng)治階級的位置,最先加強官制和與官制密切相關(guān)的選士制度的改革。而科舉選拔的弊端,在于其涉及內(nèi)容過于單一,實用性較差,導(dǎo)致科舉所選拔的人才并沒有極強的開拓性,但實際上,也就是這樣的“人才”才是中央集權(quán)最需要的“人才”。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注定了王陽明接下來選拔的波折。

第四節(jié) 落第的天才

重復(fù)的日子,把光陰中的每一天都書寫成平淡。人生,總是在讓你嘗盡生活的千般滋味之后,才告訴你幸福的含義。王陽明的人生,注定充滿了高低起伏,經(jīng)歷一次失敗,才能更加懂得人生的意義。

1493年,22歲的王陽明鄉(xiāng)試中舉之后,又去北京參加了三年一屆的會試,也就是考狀元。作為21歲就考中鄉(xiāng)試的舉人,王陽明的才華堪與明朝開國第一謀臣劉伯溫相媲美,甚至比劉伯溫當年中舉的年齡還小了一歲。劉伯溫22歲中舉,第二年參加會試高中進士,除了努力,還需要極大的天分,這兩樣王陽明同樣擁有,并且還非常出色。

中了舉人的王陽明,對考狀元這件事情有著極大的自信,與許多考生相比,王陽明還有著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父親在朝中做官,在京城自然有居所,王陽明只需在京城的家中安心備考,無須像許多考生那樣千里迢迢奔波而來。父親王華在兒子考科舉的路上只提供了這些最基本的便利條件,為了避嫌,他不僅不出面幫兒子打點局面,反而帶著妻子告假出游了。

會試在二月進行,冬季將過,還未春暖,一考就是九天??忌拇雠c“天子門生”這樣的稱號毫不相符,反而有些像囚禁在監(jiān)獄中的囚犯。所有的考生被統(tǒng)一安排在一個個密閉的房間里,這九天中只管專心答題,到了吃飯的時間,便會有飯菜從窗口傳遞進來。這是對身體與精神的極大考驗,有些人即使?jié)M腹才學,卻過不了體力這一關(guān),沒有考完,便已昏倒在地,被人抬出考場。這多少有些鯉魚躍龍門的架勢,考中了便成為進士,從此入朝為官,一飛沖天,為了有無限的榮華富貴等著自己去收獲;而如果考不中,便只能認命,繼續(xù)埋頭苦讀三年,等待下次機會的臨幸。

人活于世,都在尋找快樂,找來找去,卻發(fā)現(xiàn)快樂總在別人那里。世間痛苦的人都是愚蠢地尋找快樂的人,因為所謂的快樂與痛苦,不過都是自己的一個選擇。選擇了科舉考試,王陽明表現(xiàn)出了“雖千萬人,我俱往矣”的瀟灑。用“我無所懼”的態(tài)度,在會試中洋洋灑灑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自認為自己發(fā)揮得不錯,可是當張榜之日到來,在皇榜面前,擠在一群焦急惶恐的考生中間,王陽明無論如何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對程朱理學的批判,讓王陽明這個思路新穎,卻與朝廷格格不入的青年名落孫山。在當時的考官看來,批判程朱理學就等于批判朝廷的統(tǒng)治,這樣的人是無論如何不能委以重用的。即使到了多年之后,朱子學派的人還喜歡用“陽明格竹”的事件批判王陽明的淺薄,可是他們并不知道,正是因為有了這件事,才有了王陽明“心即理,心理合一”這一說法的誕生。

未來的日子將有怎樣的變化,人們很少去想象,大家看到的,只是王陽明這個意氣風發(fā)的舉子落榜了,有人關(guān)心,有人竊喜。會試結(jié)束,王華也結(jié)束了游玩,回到了京城。王華向來有好人緣,在京城的官員中有著很好的口碑,這次王陽明落榜,許多官員也前來探望,多是安慰并鼓勵,說的話大體相同,無非就是不要氣餒,三年以后再接再厲。

當時的明朝宰相李東陽面見了王陽明,李東陽希望他能參加三年以后的考試,談話間也給了王陽明極大的鼓勵,他說道:“你今年意外落地,沒有關(guān)系,你的文才出類拔萃,下次金榜題名,在文壇上叱咤風云,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不如你先試著寫一篇《來科狀元賦》怎么樣?”

沒有人會將這樣一番對話當真,他們只是希望安慰一下王陽明,讓他開心,借以籠絡(luò)王華,穩(wěn)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可沒想到王陽明竟然真的依照題目現(xiàn)場做了一篇文章,在場的人讀過這篇文章之后,臉上全部露出了既驚訝又贊許的神色。短短的時間內(nèi),一篇文章便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文中的內(nèi)容卻思路清晰,一點都不像臨時寫成,反而像是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才完成的,人們莫不驚嘆,此人是個天才。王陽明這位狀元之子,有著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潛力,未來的前程必定不可限量。而嫉妒他的人,則在私下里議論:“王陽明一定不會中狀元,他太過于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時光的仰首間,有多少世事,能如清水滴石般地清透?又有多少故事,能書寫完美的結(jié)局?生命中總有停靠的船和擱淺的岸,也有彎彎曲曲的路和高高低低的山。生命,最美的銘記,總是來自百轉(zhuǎn)千回間。

王陽明的命運就如同一條曲折的小路,無法一馬平川??婆e之路還要繼續(xù),王陽明又開始了挑燈夜讀的生活。長期的熬夜讀書,讓他的視力大不如前,越是看不清,他便離書本越近,離得越近,便越加看不清。

第一次科舉落榜并沒有打擊王陽明的士氣,光陰荏苒,轉(zhuǎn)眼三年時間已過,又一次的科考等待著王陽明去挑戰(zhàn)。

生命總是喜歡與人開玩笑,這一年是王陽明的本命年,人們都相信本命年會流年不利,需要在腰間系一條紅繩辟邪,王陽明偏不信邪,確實也沒必要信,因為王陽明生命中的玩笑,是人為造成的。嫉妒他才學的人在背地里動了手腳,生生地把他的才學打壓了下去,王陽明再一次落榜了。

同行的好友們也與王陽明的境遇相同,名落孫山。大家都為自己的落榜唉聲嘆氣,王陽明非但不難過,反而跑去安慰別人,他說:“世人都認為考試落榜是羞恥的,但是我覺得,由于考試的落榜而讓自己動搖了心性和氣節(jié),喪失了勇氣才是最可恥的?!?/p>

落榜的王陽明開始對自己二十年來的求學生涯進行了反省,他讀書不少,卻每一本都沒有讀精,所見所學大多也是一知半解。他漸漸悟出,做學問也像品茶,越品才越有味道。

王陽明的遠見卓識和寬闊的心境讓同行的考生敬佩,只是會試再一次落榜的事實卻已經(jīng)無法挽回,王陽明打點行囊,回到了余姚老家,從此對科考的興致似乎淡了,反而愛上了吟詩作對。他在龍泉山寺廟中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組建了一個詩社,名字就借著龍泉山的地理位置,叫作“龍泉詩社”。

人生紛繁復(fù)雜,歸隱山林,是高人賢者的選擇?;蛟S這正如道家所說,高人賢者歸隱山林的出世,正是為了更好地入世。人生苦短,功名權(quán)貴只是過眼云煙,三十年終化塵土,每個人扮演的角色,終要灰飛煙滅。

明代的詩社曾經(jīng)風靡一時,甚至在政治舞臺上也占有過一席之地,可是王陽明的詩社卻與政治無關(guān),只是單純?yōu)榱私Y(jié)交好友,游山玩水而已。

在龍泉詩社中,王陽明與友人們極盡風雅之能事,每日吟詠山川,縱情詩詞。也正是在龍泉詩社中,王陽明結(jié)識了更多的好友,魏瀚便是其中之一。早年的魏瀚曾經(jīng)做過官,卻不似官場中人蠅營狗茍、滿腹奸計,反而是個豪放熱情的人,也許正是因此,才讓他厭倦了功名,甘心歸隱山林。王陽明與魏瀚年齡相差很多,脾氣秉性卻沒有差別,兩個人經(jīng)常相約同游,在自然之中熏陶自己的詩興。

這時的王陽明把視線投向了廣闊精深的大自然,在人跡稀少的深山中尋找生命的力量,探尋世間的未知,并寫出了大量流露隱逸情懷的優(yōu)美詩篇。這些詩作是王陽明在放下科舉的束縛之后的真情流露,展現(xiàn)了王陽明深厚的文學功底。一首接一首的好詩,讓魏瀚都自嘆不如。

在《四絕句》,王陽明這樣寫道:

人間酷暑避不得,

清風都在深山中。

池邊一坐即三日,

忽見巖頭碧樹紅。

在《化城寺六首》之一中,王陽明用寥寥數(shù)句,描繪了秋季化城寺的場景:

化城高住萬山深,

樓閣憑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

人間微雨結(jié)浮陰。

另一首《游牛峰寺四首》之三,則描繪出夜臥山崖,飛鳥同宿的畫面:

偶尋春寺入層峰,曾到深疑是夢中。

飛鳥天邊懸棧道,馮夷宿處有幽官。

溪頭晚度千巖雨,海月涼飄萬里風。

夜擁蒼崖臥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一時間的不遂人愿,讓王陽明擁有了冥想沉思的時間,或許就是這或長或短的“等一等”,成就了王陽明不受侵擾的成長。

“夜擁蒼崖臥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這首詩的結(jié)尾用這樣兩句看似艱辛、實則心懷寬廣的詩句作為結(jié)束,不難看出王陽明的心已經(jīng)變得成熟、堅毅、豁達,足以應(yīng)對未來的變幻莫測!

偶爾,王陽明也會流露出歸隱山林的想法:“飛騰豈必皆伊呂,歸去山田亦可耕”,但壯志未酬的他,不甘心被小小的科舉制度打敗,“鄉(xiāng)里正需吾輩在,湖山不負此公來”,才真正表達了王陽明遠大的志向。王陽明相信自己早晚會考中進士,甚至連狀元都不在話下,一首《贈陳宗魯》,才是他心情的真實寫照:

學詩需學古,脫俗去陳言。

譬若千丈木,勿未藤蔓纏。

又如昆侖派,一泄成大川。

人言古今異,此語皆虛傳。

吾茍得其意,今古何異焉?

子才良可進,望汝成圣賢。

學問乃余事,聊云子所偏。

面對著蒼茫夜空,王陽明又一次展開一場自己和宇宙之間的對話。為什么父親可以高中狀元,自己卻連個進士都中不上,難道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明朝的進士已經(jīng)太多了,可是又有幾人真正為大明朝做出過貢獻?更別提像王猛、劉基和于謙那樣用兵如神。

似乎有一道天光閃現(xiàn),王陽明頭腦中的靈光隨之一現(xiàn)——“我要學兵法?!?/p>

人生漫漫長途,人們無法改變很多事情,那是自然的規(guī)律在蒼茫著人世的輪回,雖無力逆天,王陽明卻并不甘心安于天命,他想要調(diào)整自己前行的方向。

自幼熱愛的兵法,再一次給了王陽明親切感,他向來便有排兵布陣的天賦,學習兵法似乎并不費什么力氣。同會試備考時一樣,王陽明對兵書同樣拿出了挑燈夜讀的熱忱,他還制作了許多道具模型,就連做夢,都是與敵軍在戰(zhàn)場上斗智斗勇。一天傍晚,王陽明剛剛結(jié)束挑燈夜讀,正準備上床睡覺,忽然聽到一陣敲門聲。打開門時,他發(fā)現(xiàn)外面竟然站著一個白衣飄飄、仙風道骨的老者。老者手中握著一柄寒光閃閃的尚方寶劍,送給了王陽明。王陽明打開劍鞘,看見寶劍上赫然刻著一行字:“威寧伯王越”,正在吃驚之時,王陽明忽然驚醒,原來一切只是一場夢。

這似乎是個神跡,王陽明夢醒后,回味夢中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仿佛真實發(fā)生過一樣。想到此處,王陽明便告訴身邊的人:“威寧伯囑咐我統(tǒng)帥軍隊報效國家,將來必定會名垂青史。我以后一定要按照他的囑咐行事?!?/p>

威寧伯王越是皇帝的親屬,卻也曾經(jīng)參加過科舉,中得進士。關(guān)于威寧伯王越,還有一段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佳話。據(jù)說他當年參加殿試時,一陣狂風將他的試卷吹上了天,試卷已經(jīng)答得差不多,無奈之下,考官只好又給了他一張試卷,讓他重新答題。本以為這只是殿試中的小小插曲,沒想到當年秋天,朝鮮使節(jié)來京進貢,竟然帶來了王越當時殿試的試卷。朝鮮使節(jié)講述,當時朝鮮國王正在上朝,天空中緩緩飄落一個物件,仔細一看,竟然是天朝的試卷。朝鮮國王不敢怠慢,便讓使節(jié)帶回了中國。

從此,王越聲名大振,屢次以文官的身份帶兵打仗,幾乎沒有敗過。當他用奇兵收復(fù)了河套之后,大明朝的西部才終于得到安寧。

有了威寧伯王越的“指引”,王陽明封存很久的果核再一次派上了用場,每當有賓客來訪,用果核布陣便成為王陽明與賓客之間的游戲。

可惜當時的明朝已經(jīng)徹底淪入了重文輕武的怪圈,在明孝宗時代,還曾經(jīng)一腔熱血想要掃平北方,卻遭到大臣們的極力勸阻。孝宗問:“皇太宗在位時,還頻頻出塞,我為什么不可以?”大臣們卻認為,如今的上策是守國而不是進攻,從此,明朝的皇帝便再也沒有了北伐的決心。

王陽明對兵法的熱愛,并非來自于當軍事家的夢想,他只是熱愛兵法中蘊藏的權(quán)謀和思想。他這樣點評《司馬法》:“用兵之道,猶必以禮法相表里,文與武相左右?!币苍S有人嘲笑王陽明用儒道解釋兵法太過書生氣,但誰又能明白,“天下”之道,遠非勝負那么簡單。王陽明看清了一點,兵法,就是用來以暴制暴的利器。多年以后,當王陽明利用知行合一的心學屢出奇謀時,世人才終于知道,只有在正心上用力,在立志上用功,而非貪求權(quán)術(shù),違背圣人之道,才能將心學運用得如此自如,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第五節(jié) 官場風煙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邊云卷云舒,世事滄桑而變,往事如同過眼云煙。只有時光不老,走過無數(shù)個黑夜,頭頂依然是星光燦爛,海闊天空時,明天依然是朝霞滿天。三年的時間轉(zhuǎn)眼又已過去,王陽明除了潛心研習兵法,也沒有放棄辭章詩賦,以求早日進士及第。

一次讀到朱晦庵的《朱子語類》,反復(fù)玩味之后,王陽明恍然大悟,難怪自己的求圣之路如此不順,原來萬事萬物都要遵循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之后再融會貫通,最終才能讓事物的道理和人的心境合二為一,否則就會背道而馳。

弘治十二年春天,28歲的王陽明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三次會試。這時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看好他,原因不僅是王陽明已經(jīng)一連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年參加科考的,還有鼎鼎大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

與接連失意的王陽明相比,上天似乎更眷顧唐伯虎這個精通詩詞歌賦和畫畫的才子。16歲時參加童子試,唐伯虎就以第一名的身份中了秀才,似錦的前程似乎已經(jīng)在他面前鋪陳開來,只等著他信步走過??烧l也沒有想到,命運喜歡用不同的方式跟不同的人開玩笑,剛剛中了秀才的唐伯虎,就先后經(jīng)歷了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巨大的變故讓他的家境迅速衰敗,唐伯虎的科考之路中斷了,這一斷就是十三年。直到29歲,他才在親朋好友的資助下,參加了江蘇省的鄉(xiāng)試。才華就像金子,不管被多厚的塵土掩埋,當重見天日的時刻,誰也不能阻擋它驕傲地發(fā)光。雖然被生活掩埋了十三年,唐伯虎的才華卻再一次像金子一樣發(fā)光了,在這一次的鄉(xiāng)試中,他又一次考取了第一名——解元。

但這遠不是唐伯虎的目標,他的目標是連中三元。就在這一年,他與王陽明一同出現(xiàn)在了會試的考場上。這一年的科考題目很難,許多人只是看了一眼題目,便當場昏倒,即便沒有昏倒,也是冥思苦想不出,草草糊弄幾筆了事。面對如此高深的題目,王陽明對考中進士已經(jīng)不抱希望,只是堅持完成了考試。而唐伯虎的表情似乎閑庭信步般輕松,很快就做完了全部題目,而此時,其他的考生依然在考場上抓耳撓腮。

從來沒有人想過,自信太過,竟然也會招來禍端。會試結(jié)束,唐伯虎與友人喝酒聊天時,自信滿滿地說道:“今年的狀元一定是我?!毖哉邿o心,聽者有意,流言的速度總是比流水還快,第二天,全城的文武百官、學子百姓都知道了唐伯虎的這句話。張榜之時,狀元果然是唐伯虎,榜眼是徐經(jīng)。還沒有來得及經(jīng)歷喜悅的唐伯虎,很快就與徐經(jīng)一起,被錦衣衛(wèi)帶走了。經(jīng)歷了種種酷刑,兩個人竟然屈打成招,承認早已知曉考題,是徐經(jīng)從考官那里買來的。從此,本應(yīng)該前程一片光明的唐伯虎,被貶為小吏,并且終生不得為官。

這一次上天眷顧了已近而立之年的王陽明,在這一年的會試中,他終于金榜題名,位列第二等第二名。在殿試中,又成為“二甲進士出身第七名”,這相當于全國第十名。從此,王陽明成了觀政工部中的一員,屬于王陽明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此時的王陽明,還只是一個小官。明代的官階制度非常嚴明,除了皇帝以外,最大的官職便是內(nèi)閣成員,這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設(shè)立的官職,雖然官階只有五品,但是內(nèi)閣成員可以接觸到國家最機密的文件。隨著皇帝一代一代更替,內(nèi)閣逐漸成了大明朝的最高權(quán)力機關(guān),入閣拜相成為明朝每一個官員的夢想。

再往下便是六部,按照職位的高低,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在六部中,王陽明所在的工部職務(wù)最低。

除此之外,還有直接向皇帝匯報的都察院,以及直接向皇帝匯報的吏、戶、禮、兵、刑、工六科,雖然職務(wù)不高,但是權(quán)力卻很大,哪怕是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不認可,也可以駁回,不予執(zhí)行。

翰林院則是朝廷專門招納學士的機構(gòu),在會試中考取狀元、榜眼和探花的人,都會進入翰林院任職,職務(wù)分別為修撰和修編。此外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等機構(gòu),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王陽明所在的工部,雖然排在六部的最后,但是卻是一份肥缺。無論是皇家建造宮殿,還是各地種植園林,都由工部直接負責,也正是如此,許多夢想發(fā)財?shù)娜?,將工部視作一份美差。但王陽明卻志不在此,他只希望這里是他的一處歷練之地,他要在這里起步,實現(xiàn)從平庸到傳奇的蛻變。

成了官場中人的王陽明,受命去??h就職,任務(wù)是去監(jiān)督修建威寧伯王越的陵墓。想起自己從前曾經(jīng)在夢中與威寧伯王越有過一面之緣,并得到他贈送的尚方寶劍,王陽明不禁感慨,似乎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王陽明放棄了車轎,一路上都騎馬前行。山路難走,越走越是險峻,走到一處狹窄的山路,馬匹突然受到驚嚇,前蹄揚起,把馬背上的王陽明掀翻在地,一口鮮血從王陽明的口中噴出。隨從嚇壞了,懇請他不要騎馬,坐上轎輦,可王陽明卻翻身上馬,執(zhí)意騎馬趕路,還對周圍的人稱,自己這是在練習騎馬的技術(shù)。連隨從也不得不佩服他這種大丈夫的風范。

一路顛簸,到達任地后,王陽明終于有機會見到了威寧伯王越的后人,他并沒有馬上修建工事,而是向他們請教威寧伯生前用兵打仗的秘法,得到真?zhèn)髦?,王陽明按照威寧伯曾?jīng)用過的兵法“八陣圖”,分配造墳的兵士和建筑工人。當時的許多工事為了追求進度,往往將兵士和工人累到半死,王陽明卻制定了輪番休息和工作的制度,竟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這項工事,王陽明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權(quán)力越大,可以指揮的人就越多;而指揮的人越多,便越能成就大事業(yè)。

造墳的工程完畢之后,威寧伯王越的后人對王陽明感激不盡,他們送上厚禮表示感謝,卻被王陽明一一謝絕。最后,家人拿出一柄寶劍,說這是威寧伯生前所佩戴的寶劍,既然王陽明不肯接受金銀財物,就將這柄寶劍贈予他,以表謝意。

這一場景讓王陽明感到萬分驚訝,現(xiàn)實與夢境竟然發(fā)生了重疊,簡直如出一轍,他欣然接受了這柄寶劍,以武報國的念頭也因此變得更加強烈。

命運的航程中,每個人都是獨行者,有人一帆風順,便會有人處處坎坷。一帆風順者,難有心旌獵獵的動魄之喜,而坎坷多舛者,如攀山行棧,一息尚存,壯心未已,一路奇險風景,自有難得的體驗。這是磨礪,也是財富,王陽明在成圣的道路上,已經(jīng)咀嚼了人生,踏碎了寂寞。

監(jiān)督修建墳塋的工程結(jié)束之后,王陽明向朝廷復(fù)命。朝廷論功行賞,29歲的他轉(zhuǎn)為了實職,擔任刑部云南司主事,官居六品。雖然官不大,卻很有實權(quán)。雖說擔任云南司主事,但是王陽明依然必須身處京城,決斷于千里之外。這是一項非??简?zāi)X力和耐心的工作,一個處理不好,便會得罪許多人。

就在此時,觀測星宿的官員向朝廷上報,一顆星星發(fā)生異變,立刻引起了朝廷的重視。觀測星宿的官員認為這是兇兆,因為位于邊陲的突厥族正在蠢蠢欲動,屢屢侵邊境人民的財物和生命。氣憤至極的王陽明立刻起草一封《陳言邊事疏》,全文言辭激烈:“臣以為今之大患,在于一些大臣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內(nèi)為固祿希寵之計。這些人抑制大公剛正之氣,專養(yǎng)怯懦因循之風。于是,憂世者,謂之迂狂;進言者,目以浮躁。長此以往,衰耗頹靡,朝綱不振,有識之士,無不痛心疾首。而近日的邊陲之患正是上天在警醒陛下,革故鼎新,改弦易轍的時機到了?。 ?/p>

除此之外,王陽明還對處理對邊關(guān)事物提出了八條建議:

一曰蓄材以備急,二曰舍短以用長,三曰簡師以省費,四曰屯田以足食,五曰行法以振威,六曰敷恩以激怒,七曰捐小以全大,八曰嚴守以乘弊。

這八條建議,涉及政治、軍事、經(jīng)濟等各方面,每個方面都有著深入的考量。也許是當朝皇帝朱佑樘的幼年遭遇影響了他一生的性格,他懷揣著“弘治中興”的愿望,想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皇帝,可是,他所謂的優(yōu)秀,只體現(xiàn)在了維護與文官集團和諧融洽的關(guān)系上。這并不能凸顯出他是一個多么有才干的皇帝,反而只能凸顯出他的平庸。對于官員們的奏章,朱佑樘批復(fù)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上嘉納之”,一句話表明,他沒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也更加證實,他是一個沒有什么真才實學的老好人皇帝。

當時的內(nèi)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李東陽曾經(jīng)在弘治十七年時,奉命去山東曲阜祭孔。一路所見所聞,讓李東陽感慨頗深。回到朝廷,他便用肺腑之言寫了一封奏疏呈給皇帝,奏疏中這樣寫道:臣奉圣上之命,匆匆前往山東。正趕上大旱,天津一路,夏麥已經(jīng)枯死,秋禾也沒有種上,挽舟拉纖的人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荷鋤的農(nóng)民面有菜色。四處盜賊猖獗,青州一帶的治安問題尤其嚴重。江南、浙東一帶遍地流民,納稅的人越來越少,軍隊的兵士數(shù)量銳減,倉庫里的糧食儲備還不夠十天食用。北方的情況更差,那里的人向來沒有積蓄,如果今年秋天再次未收,百姓怎么能夠承受得住?臣擔心會有難以預(yù)測的事變發(fā)生。

這封直言不諱的奏折,將當時的天災(zāi)人禍悉數(shù)呈現(xiàn)于紙上,嚴峻的現(xiàn)實亟待解決,李東陽只能向皇帝上疏,卻提不出任何建設(shè)性的意見,只是反復(fù)提醒皇帝要“節(jié)用廣儲”??上鞒闹贫确且怀幌⒍桑p易不得變動。但越是不變,越是不能適應(yīng)歷史巨輪的不斷前行。當時的明朝,貪官酷吏,肆虐為奸;民力困窮,怨咨交作?;实壑煊娱滔虏涣烁母锏臎Q心,自然也改變不了李東陽筆下的現(xiàn)狀。

在日月如梭的光陰里,虛名為浮云。怎可為私利辱沒尊嚴,從此鉤心斗角,泯滅良知?那些如蚍蜉般微不足道的人,只能看著世事繁華,發(fā)出一聲聲長長的嘆息,可身處紛亂的世界,怎能甘心隱沒于人世?

王陽明還沒有來得及品嘗出金榜題名的甘甜滋味,便已經(jīng)開始為國事憂心,除了鞏固邊疆的八條建議,他還將一腔憂國心化成了詩句,借以明志。他在《登泰山王首王》中寫道:

我才不救時,

匡扶志空大。

置我有無間,

緩急非所賴。

王陽明的八條建議呈上之后,卻沒有收到任何回復(fù),王陽明不甘心就這樣平庸下去,可面對朝廷的冷靜,自己卻又無能為力,此情此景,他只能抱怨:就做官這項高風險的職業(yè)而言,皓首而無成者占絕大多數(shù)。幸而有成,能得其當盛之年者幾人?這幾人中,想做點事卻又半途而廢、垂成而毀者,又往往有之??刹恢^之難乎?

抱怨之后,便是冷靜,王陽明開始考慮事情的兩面性,也是借此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他又說道:“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fā)之必不宏。”

空有一番報國志,卻不受重用,王陽明的辛苦諫言,換來的卻只有失望。努力九年才換來今天的成果,王陽明不甘心虛度,他急于用成績來證明自己,卻并沒有考慮到官場險惡,動不動便會惹出許多是非。無數(shù)雙眼睛和耳朵關(guān)注著這位狀元之子、當朝進士的動向,稍有不慎,便會與人發(fā)生沖突,惹人非議。

王陽明再一次懷念起了當年成立詩社、游山玩水的美好日子。山中的美景,多少次讓自己流連忘返,一句句的唯美的詩詞,在美景面前不自覺就會在唇齒之間流淌,那里的安靜舒適,絲毫不像官場中的明爭暗斗,冷言冷語無處不在,沖突與紛擾時刻潛伏在平靜背后。王陽明不禁感嘆:“終年走風塵,何似山中住”。他開始想念在山中自由自在的日子,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和磅礴的氣勢,時刻吸引著王陽明遠離塵囂,從此過上隱居的日子??墒撬]有這樣做,報國立功的志向占了上風,良辰美景只能放松自我,唯有縱橫官場才能解救天下蒼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