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讀書找出路
苦讀私塾一孤童
捧著書本如誦“經(jīng)”
死背硬記本事大
年少難懂文內情
“三字經(jīng)”中有哲理
“百家姓”氏非“百”姓
師父一朝揚長去
徒兒各自奔西東
1.讀私塾死讀書
說到“私塾”,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熟悉。在舊中國,有一種私人辦學方式,就是在一所規(guī)模較小的學堂里招收十幾個學生,老師就是辦學人,他精通古文,能夠講解我國幾大家的著名論著,比如,《論語》《孟子》等,初級班的可以背讀《千字文》《治家格言》《三字經(jīng)》《百家姓》等。
我當時只有七八歲,就報名參加了初級班學習。我們的老師名叫趙海云,趙老師收學費的方法很特別,他不收錢,每個學生只要交一捆柴火(即秫秸稈)就行了。我在這個學堂里大約學了三個月時間,老師的要求就是背誦《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治家格言》,憑著年少時的記憶能力,當時我已經(jīng)把這些文章背得滾瓜爛熟,受到老師的表揚。說老實話,就是死背硬記,很多字都不會寫,更不知道它的含義是什么?,F(xiàn)在,我`已經(jīng)80歲了,《百家姓》照樣還可以背下來,但是,有的“姓”還是寫不出來。
私塾確實傳授了一些有哲理的東西,但對于年幼的孩子們來說,根本不懂得書中的深奧道理。學知識、長才干的愿望落了空。死背硬記的東西,孩子們不感興趣,老師無可奈何,學生越來越少,私塾再也辦不下去了。老師另謀出路,學生各奔東西。
2.讀“優(yōu)級”,受罰長“記性”
不學“八股”亂投醫(yī)
東奔西闖不停“蹄”
鄉(xiāng)村求學成泡影
縣城艱難讀“優(yōu)級”
私塾無收獲,但我并沒有放棄學習的努力,在哥哥的支持下,開始了游擊式的學習生涯,在我的記憶中,本村的和外鄉(xiāng)的一些學校我都去闖蕩過,雖然收效甚微,但畢竟學到了不少文化知識,在那個年代就算不錯了,可是,一直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我究竟念的是幾年級。
我慢慢地長大了,大概在我十歲的時候,哥哥鼓勵我到遼中縣城的正規(guī)學校念幾年書,學點像樣的東西。對我這個喜歡念書的孩子來說,這真是一個大好消息。我們村離遼中縣城有50華里,走讀不可能,住宿又沒有條件。后來經(jīng)過家庭協(xié)商,就住在我哥哥的二弟宋廣久(我叫他二哥)家里,他們家住在遼中縣城,比較富裕,對他們來說,多一口人,也就是多一雙筷子加一個碗的事,況且宋廣久二哥對我也不錯,很希望我這個孤兒堂弟能夠多讀點書,將來有出息,對得起故去的父母。
不負哥哥的希望,我考上了遼中縣一個學校的“優(yōu)級”班(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五六年級)。這個學校確實比較正規(guī),絕對不允許學生違反校規(guī),更不能遲到、早退,一旦遲到了或者犯了什么錯兒,老師會毫不客氣地打你“手板”。有一次,記不得是什么原因,我遲到了,老師不容分說,拿起那個專用的“木板”,狠狠地打了我三大板,真疼??!好心的同學趕緊拿來石板(學生寫字用的),讓我把紅腫的手放在上邊,來緩解疼痛。我非常感謝我的好同學,但我也從來不恨那位“狠心”的老師,我覺得她做得沒有錯,立了規(guī)矩就得嚴格執(zhí)行。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遲到了,老師夸我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一點也不歧視我。在這個“優(yōu)級”班里,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年級里也名列前茅。在縣城里念書確實感覺很好。碰到最大的問題是暑期放假回家,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公交車,50里的路要徒步走回去,這對于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來說,實在太難了,但回家心切,再難也得走回去。
暑期到了,清晨早早地起來,做好上路的準備,好心的二嫂給我烙了幾張餅,準備路上吃。沒有鐘表,太陽就是最好的計時器,天一放亮就出發(fā)了。一路走來,心情急迫,恨不得馬上到家。但畢竟是50里的路呀,還得一步一步地走,累了就坐下來歇歇腳。餓了,就吃幾口已經(jīng)晾涼的餅;渴了,就隨便找個人家要點水喝。走啊,走啊,太陽快落山了,我總算走到了村口,馬上就要到家了。
在那個通信十分落后的年月,哥哥哪里知道我會今天回來?我一跨進家門,全家人大吃一驚,他們根本沒想到,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用了一天的時間,走了50多里路趕回家。哥哥心疼地說:“要知道你回來,我去接你呀!”不過,這樣的事兒只發(fā)生過一次。沒過多久,東北解放了,雖然我在“優(yōu)級”班沒有畢業(yè),但畢竟念過“優(yōu)級”,也算是“優(yōu)級”生了。
3.恩人已去恩情在
背井離鄉(xiāng)志向東
單槍匹馬走鋼城
六年苦讀根基固
銘記一中薦從戎
不知道出于什么樣的考慮,打的什么主意,新中國成立后不久,舅父把我接到他們家來,學著干農活,起早貪黑,風里雨里,種地、澆水、打柴、放牧,樣樣都學。憑著我的小聰明,小小的年記,大部分農活都學得差不多了,有點農民模樣了。這樣大概干了兩年的時間,在鞍山市工作的舅父的兒子(劉金鵬、劉志野)看不慣了,他們極力主張讓我到鞍山去讀書,不要把孩子給耽誤了,舅父被說服,我順利地考進了鞍山實驗小學六年級,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鞍山市辦的一所重點學校。
考試通過了,住宿問題又成了難題,后來舅父想到,他在鞍山鋼鐵廠有一個要好的工人朋友,姓張(叫什么名字,記不得了),兩家關系不錯,沒費多大周折,我就住在他們家了。這家老兩口對我特別好,我叫他們伯父、伯母,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我清楚地記得,我就睡在他們已經(jīng)結婚的兒子住的火炕上。大哥、大嫂毫不在意,把我看作親弟弟,真難為他們了?,F(xiàn)在想起來,真不好意思,太不容易了,我真誠地感謝他們。如今,恩人已經(jīng)故去,沒有報答的機會了??蓱c幸的是,二位老人的女兒張雋嚴嫁給了我的二表哥劉金鵬,我們之間關系較好,來往比較密切,也算是一種間接的報答吧。
舅父與晚輩們(居中者為舅父)
而我的弟弟宋科仍然留在農村,苦苦地干著農活,直到1956年,他才離開農村來到鞍山,依靠嫂子陸玉潔,過著儉樸的生活。后來,考進了“紅旗”拖拉機廠。1964年,響應國家號召,隨拖拉機廠搬遷到青海省西寧市,在那里一干就是20多年,由于過度勞累,又不適應高原環(huán)境,結果患了嚴重的心臟病,不得不返回鞍山,邊工作,邊治療。1996年,終因病情惡化,不幸去世,享年58歲。我急切地趕回鞍山時,他已不省人事,臨終前都沒有跟我說上一句話,我感到十分悲痛。沒過多久,他的老伴也去世了。
4.孩子們這樣“抗美援朝”
1949年,我從鞍山實驗小學畢業(yè),考入鞍山二中,在錄取的500多名應考生中,我排名第23位,這個不錯的成績“23”后來就成了我初中時期的固定“學號”,一直到初中畢業(yè)都沒有改變過。由于家境貧寒,又是孤兒,在學校我享受國家發(fā)放的助學金,有條件在學校住宿了,成了住宿生,吃、住都在學校,每日三餐,大多吃高粱米飯,白菜、蘿卜,時而也吃一頓饅頭和紅燒肉,改善一下生活。雖然條件不是很好,但我很知足。
鴨綠江邊
1950年,美帝國主義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并把戰(zhàn)火燒到我國東北邊境,燒到鴨綠江邊,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開始了。滿腔熱血的同學們,同仇敵愾,義憤填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口號聲響徹校園,師生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積極報名,堅決要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zhàn)場,奮勇殺敵。我滿腔義憤,即刻報名,決心赴朝參戰(zhàn),但經(jīng)幾番努力,終因年歲太小,未能如愿。看到年紀大的同學如愿以償,整裝待發(fā),圓了他們自己的殺敵夢,心里總是癢癢啊,我暗暗地想,快點長大呀,也和大哥哥們一樣,“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打敗美帝野心狼”。
美帝國主義者為了挽救自己失敗的命運,悍然發(fā)動滅絕人性的細菌戰(zhàn)。我國的東北,特別是鞍山市受到了直接的威脅,不屈的東北人民掀起了反細菌戰(zhàn)的英勇斗爭。這時,我們這些年紀小的同學們,可派上了用場,打蚊蟲、滅蒼蠅、抓老鼠成了我們每天的戰(zhàn)斗任務。一天下來,雖然很辛苦,但同學們都不覺得累,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參加了后方的“抗美援朝”,在反細菌戰(zhàn)的斗爭中貢獻了力量。
“抗美援朝”時期,各方面條件都很艱苦。在學校住宿的同學們,環(huán)境更為簡陋,上百名同學睡在一個打通鋪的大禮堂里,一到深夜,當大家熟睡的時候,那真是一個同學們盡情表演的大舞臺。聽老師說,他們在夜里查鋪時,看到百十號人千奇百態(tài)的睡姿,五花八門的響動,可愛又好笑,真像一座“百鳥爭鳴”的大舞臺。
5.學生“宿舍”突發(fā)意外
在大禮堂住宿的日子里,發(fā)生過一件意外而不幸的事,至今我記憶猶新:按照校規(guī),同學們每天清晨都要出早操。有一天,老師按時吹響了哨聲,大家趕緊起床,準備到操場集合,正在這時,有一位同學,突然驚叫著大喊道:“不好了!××同學不行了,八成死了!”聽到這話,同學們一下子驚呆了,誰也不會想到,××同學昨天還好好的,一夜之間,怎么就死了呢?同學們爭搶著要看個究竟,老師阻止了大家,那天的早操也中斷了。后來校醫(yī)告訴同學們,出事的同學死于“急性肺炎”。這件事在學校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家長要討說法,學校很無奈,經(jīng)過長時間的疏解,這場風波才得以平息,學生們的情緒也慢慢穩(wěn)定下來,學校領導總算松了一口氣??墒窃诖蠖Y堂里,去世那個同學的睡位,沒人敢住了,靠近他的幾個同學也紛紛要求離開,無奈之下,老師只好把那個地方隔開。幸好我的睡位離他比較遠,沒受太大影響。從那以后,大禮堂里晚上安靜極了。
6.兩次險情,大難不死
意外的險情也曾經(jīng)發(fā)生在我的身上。在一個冬天星期六的晚上,我來到表哥劉金寬家,吃過晚飯,休息的時候,熱情的表嫂拿出東北特產“凍秋梨”給大家吃。地上的火爐燒得正旺,屋里暖烘烘的。可誰都沒想到,正當大家吃得非常高興的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當時我準備到屋外去“解手”,剛一推開門,不知道怎么了,一下子暈倒在地上,表哥見此情景,趕緊跑過來,想把我扶起來,可是沒走幾步,他也不行了,踉踉蹌蹌地跌倒在地上。幸好,這時表嫂還很清醒,她馬上意識到,肯定是煤氣中毒了,趕緊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大約過了10多分鐘的時間,我和表哥才蘇醒過來。大難不死,太危險了。
好表哥劉志野
還有一次險情,我印象很深,說起來都怪我“嘴饞”。有一年夏天,表哥劉志野約我到他家吃晚飯,可口的飯菜讓我大飽口福,表哥家的飯菜是學校里的集體伙食不可比擬的。吃飽了,喝足了,臨走的時候,熱心的表嫂鄭學勤還給我?guī)Я瞬簧偬枪?,可謂滿載而歸,我興致勃勃地往回走。
不巧,在回學校的路上,突然遇到了暴風雨,夾雜著閃電、雷鳴,我走在長長的胡同里,真的看到了閃亮的“火球”,可怕極了,嚇得我渾身發(fā)抖,無處躲藏,驚慌中,我鉆進一個水泥做的垃圾箱里,躲避雷電。過了許久,暴風雨停了。我驚魂未定,慢慢地爬出垃圾箱,掙扎著,準備回學校。正在這時,有一位叔叔從我身邊走過,看到我狼狽的樣子,連忙把我扶起來,領到他們家,幫我洗去身上的臟東西,給我換了干爽的衣服,又問起我的學校情況和家事。出于可憐與同情,他們全家人都勸我,天太晚了,不要回學校了,我答應了。說老實話,那個時候,我真的害怕再走??!結果,我在他們家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吃了陌生人家的早飯,懷著深深的感謝之情,離開了這個大好人家,上學去了。長大了,我一直在埋怨自己,為什么不尋找時機,去報答人家呀!小孩子太不懂事了。我祈福這個好人家,好運常在,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