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次三經(jīng)

山海經(jīng) 作者:磨鐵出品,小巖井 著,日月引 繪


西次三經(jīng)

崇吾山

【原文】

西次三山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澤,西望帝之搏獸之山,東望?淵。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子孫。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尾而善投,名曰舉父。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注釋】

(yáo)之澤:湖泊名。

(yān)淵:地名。

③白柎(fū):白色的花萼。

④鳧(fú):水鳥,俗稱野鴨。

【譯文】

西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作崇吾山,它雄踞于黃河的南岸,在山上向北望可以看見冢遂山,向南可以望見澤,向西可以望見天帝的搏獸山,向東可以望見淵。山中有一種樹木,長著圓形的葉子與白色的花萼,紅色的花朵上有黑色的紋理,結(jié)的果實與枳相似,吃了可以讓人多子多孫。山中還有一種野獸,外形像猿猴而臂上卻有斑紋,有豹子一樣的尾巴,擅長投擲,名為舉父。山中還有一種鳥,外形像普通的野鴨子,卻只長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要兩只鳥合起來才能飛翔,名為蠻蠻,這種鳥一旦出現(xiàn),天下就會發(fā)生水災。

長沙山

【原文】

西北三百里,曰長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無草木,多青、雄黃。

【注釋】

①泚(cǐ)水:古水名。

②泑(yōu)水:古水名,在現(xiàn)湖南省長沙市。

【譯文】

往西北三百里,有山名為長沙山,泚水從這里發(fā)源,向北流入泑水,山上沒有花草樹木,蘊藏著豐富的石青、雄黃。

不周山

【原文】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注釋】

①原:通“源”,水源。

②渾渾泡泡:大水涌流的聲音和樣子。

③爰(yuán):這里的意思。

【譯文】

再往西北三百七十里,有山名為不周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見諸山,不周山居于岳崇山之上,向東可以望見泑澤,那是黃河的源頭,那源頭之水噴涌而發(fā)出巨大的響聲,奔流洶涌。這里有一種特別珍貴的果樹,結(jié)出的果實與桃子相似,葉子卻很像棗樹葉,開著黃色的花朵而花萼卻是紅色的,吃了它就能使人忘記煩惱憂愁。

峚山

【原文】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饑。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鍾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栗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fā)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鍾山,四百六十里,其間盡澤也。是多奇鳥、怪獸、奇魚,皆異物焉。

【注釋】

①峚(mì)山:山名,在現(xiàn)陜西省商州市境,亦作“密山”。

②沸沸湯湯(fèi fèi shāng shāng):形容水奔騰洶涌的樣子。

③饗(xiǎng):通“享”,這里是享用的意思。

④瑾瑜:瑾和瑜都是美玉的名字。

【譯文】

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山名為峚山,山上有許多丹木,紅色的莖桿上長著圓形的葉子,開黃色的花朵,結(jié)紅色的果實,果實的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會再感覺到饑餓。丹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西流入稷澤,水中蘊藏著豐富的白色玉石。這里有玉膏,玉膏之源涌出時一片奔流涌現(xiàn)的景象,黃帝常常享用這種玉膏。玉膏能生成一種黑色的玉石。用這涌出的玉膏去澆灌丹木,丹木再經(jīng)過五年的生長,便會開出鮮艷美麗的五色花朵,結(jié)出味道香甜的五色果實。黃帝采擷峚山中玉石的精華,投種在鍾山的南面。后來便生出瑾和瑜兩種美玉,堅硬而精密,潤厚有光澤。五種顏色一同散發(fā)出來的光澤相互輝映,剛?cè)岵⒑椭C美麗。天地鬼神都來服食享用;君子佩帶它,能抵御不祥邪氣的侵襲。從峚山到鍾山,途經(jīng)四百六十里,其間全部是水澤。在這里有許多珍奇的飛禽走獸和魚類,都是些罕見的物種。

鍾山

【原文】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鍾山,其子曰鼓,其狀人面而龍身,是與欽殺葆江于昆侖之陽,帝乃戮之鍾山之東曰。欽化為大鶚,其狀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鼓亦化為,其狀如鴟,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則其邑大旱。

【注釋】

①其子:這里指的是山神之子。

②欽(pí):古代神話中一個神的名字。

(yáo)崖:地名。

④鶚(è):一種鳥類,俗稱魚鷹。

⑤晨鵠(hú):水鳥名。

(jùn)鳥:傳說中的鳥名。

⑦鴟(chī):鷂鷹。

⑧鵠:也叫鴻鵠,是天鵝。

【譯文】

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山名為鍾山,鍾山山神之子名為鼓,鼓的形貌是人的臉孔加龍的身體,他曾和欽神聯(lián)手在昆侖山南面殺死天神葆江,于是天帝將鼓與欽誅殺在鍾山東面一個叫崖的地方。欽后來化為一只大鶚,外形像普通的雕,卻長有黑色的斑紋和白色的腦袋,紅色的嘴巴和老虎一樣的爪子,發(fā)出的聲音如同晨鵠鳴叫,它一出現(xiàn),天下就有大戰(zhàn)發(fā)生;鼓也化為鳥,樣子像普通的鷂鷹,但長著紅色的腳和直直的嘴,身上有黃色的斑紋而頭卻是白色的,發(fā)出的聲音與鴻鵠的鳴叫很相似,它在哪里出現(xiàn)哪里就會發(fā)生旱災。

泰器山

【原文】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注釋】

①文鰩魚:傳說中的一種魚。

②鸞雞:傳說中的一種鳥。

【譯文】

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有山名為泰器山,觀水從這里發(fā)源,向西注入流沙。觀水中有很多文鰩魚,外形像普通的鯉魚,長著魚一樣的身體和鳥一樣的翅膀,渾身是蒼色的斑紋卻有著白腦袋和紅嘴巴,常常在西海、東海暢游,在夜間飛行。它發(fā)出的聲音如同鸞雞的啼叫,肉味是酸中帶甜,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癲狂,它一出現(xiàn)就預兆著天下會五谷豐登。

槐江山

【原文】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黃,多藏瑯玕、黃金、玉,其陽多丹粟,其陰多采黃金銀。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侖,其光熊熊,其氣魂魂。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其中多玉,其陰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諸,槐鬼離侖居之,鷹之所宅也。東望恒山四成,有窮鬼居之,各在一摶。爰有瑤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狀如牛,而八足二首馬尾,其音如勃皇,見則其邑有兵。

【注釋】

①蠃(luó)母:“蠃”同“螺”,即螺螄一類。

②瑯玕(láng gān):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仙樹,其實似珠。這里指如同玉石一樣美麗的石頭。

③平圃(pǔ):傳說為天神居住的地方。

④英招:上古傳說中的一位神靈。

⑤徇(xùn):巡視。

⑥榴:轱轆抽水的聲音。

⑦后稷:相傳是周人的祖先,在堯舜之時是執(zhí)掌農(nóng)牧的官員,擅長種莊稼。

⑧榣(yáo)木:一種特別高大的樹木。若也是傳說中的樹木。

⑨鷹(zhān):一種類似鷂鷹的鳥。

⑩有窮鬼:一個氏族的名稱。

【譯文】

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為槐江山,丘時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北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蠃母,山上蘊藏著豐富的石青、雄黃,還有很多的瑯玕、黃金、玉石,山南面到處是粟粒大小的丹砂,而山北面蘊藏著豐富的多紋彩的黃金、白銀。槐江山可以說是天帝的園圃,由天神英招主管,天神英招的外形是馬的身體、人的面孔,身上長有老虎的斑紋和鳥的翅膀,他巡視四海,傳遞天帝的旨意,發(fā)出的聲音如同轆轤抽水的聲音。在山上向南可以望見昆侖山,那里火光熊熊,震人心魂。從槐江山向西可以望見大澤,那里是后稷死后的埋葬地。大澤里蘊藏著豐富的玉石,大澤的南面有許多榣木,而在它上面又有若木。從槐江山向北可以望見諸山,一位叫槐鬼離侖的神仙居住在那里,那也是鷹等飛禽的棲息地。從槐江山向東可以望見那四重高的恒山,有窮鬼一族便居住在那里,他們各自分開居住?;苯接鞋幩聻a,清澈寒冷。有個天神住在山中,他的樣子像普通的牛,卻長著八只腳、兩個腦袋和一條馬的尾巴,叫聲如同人在吹奏樂器時,樂器的薄膜發(fā)出的聲音,這個天神在哪里出現(xiàn)哪里就有兵災。

昆侖山

【原文】

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有鳥焉,其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其狀如葵,其味如蔥,食之已勞。河水出焉,而南流東注于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是多怪鳥獸。

【注釋】

①下都:下界的都城。

②陸吾:神的名稱。陸吾即肩吾,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昆侖山神名,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

③囿(yòu):古代帝王畜養(yǎng)禽獸的園林。

④蠚(hē):指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動物)。

⑤鶉(chún)鳥:傳說中的鳥,鳳凰的一種。生活在昆侖山上,主管天帝日常中的各種器物和服飾。

(pín)草:草名。

【譯文】

往西南四百里,有山名為昆侖山,這里是天帝在下界的都城,由天神陸吾掌管。這位天神的外形是老虎的身體、九條尾巴、人的面孔、老虎的爪子,這位神主管天上的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時節(jié)。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普通的羊卻長著四只角,名為土螻,會吃人。山中有一種鳥,外形像普通的蜜蜂,大小與鴛鴦差不多,名為欽原,這種欽原鳥蜇鳥獸,鳥獸就會死亡,蜇樹木,樹木就會枯萎。山中還有另一種鳥,名為鶉鳥,它主管天帝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器物和服飾。山中還有一種樹木,外形像普通的棠梨樹,卻開著黃色的花朵并結(jié)出紅色的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卻沒有核,名為沙棠,可以用來辟水,人吃了它就能在水中漂浮不沉。山中還有一種草,名為草,外形很像葵菜,但味道與蔥相似,吃了它就能使人消除煩惱憂愁。黃河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而東轉(zhuǎn)流入無達山下的湖泊里。赤水也發(fā)源于這座山,然后向東南流入氾天水。洋水也發(fā)源于這座山,然后向西南流入丑涂水。墨水也發(fā)源于這座山,然后向西流到大杅山下的湖泊里。這座山中也有許多奇異的鳥獸。

樂游山

【原文】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注釋】

(huá)魚:一種魚的名稱。

【譯文】

再往西三百七十里,有山名為樂游山,桃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西流入稷澤,這里蘊藏著豐富的白色玉石。水中還有很多魚,外形像普通的蛇卻長著四只腳,以魚類為食。

蠃母山

【原文】

西水行四百里,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狀如人而犳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無水。

【注釋】

①犳(zhuó):上古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豹子,沒有花紋。

【譯文】

往西行四百里水路,再行二百里流沙便到蠃母山,天神長乘掌管這里,他是天的九德之氣所育。這個天神的形貌像人卻長著犳的尾巴。山上蘊藏著豐富的玉石,山下到處是青石卻沒有水。

玉山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注釋】

①勝:這里指玉勝,古代婦女戴的一種玉器飾物。

②天之厲:自然的災害。后文的五殘是五刑殘殺。

③穰(ráng):五谷豐登。

④翟(dí):古書上的長尾野雞。

⑤錄:通“鹿”。

【譯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山名為玉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與人相似,但是長著豹子一樣的尾巴和老虎一樣的牙齒,而且喜好嘯叫,蓬松的頭發(fā)上戴著玉勝,主管自然災害和五刑殘殺。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普通的狗卻長著豹子的斑紋,頭上的角與牛角相似,名為狡,發(fā)出的聲音如同狗叫,在哪個國家出現(xiàn)哪個國家就會五谷豐登。山中還有一種鳥,外形像野雞卻通身紅色,名為勝遇,以魚類為食,發(fā)出的聲音如同鹿鳴,在哪個國家出現(xiàn)哪個國家就會發(fā)生水災。

軒轅丘

【原文】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無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黃。

【譯文】

往西四百八十里,有山名為軒轅丘,山上沒有花草樹木。洵水從軒轅丘發(fā)源,向南流入黑水,水中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砂,還蘊藏著豐富的石青、雄黃。

積石山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

【譯文】

再往西三百里,有山名為積石山,山下有一道石門,黃河水漫過石門向西南流去。在積石山上,世間萬物應有盡有。

長留山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注釋】

①白帝少昊:上古傳說中的五帝之一。生于窮桑(今山東曲阜北)。中國嬴姓及其秦、徐、黃、江、李等數(shù)百個姓氏的始祖。

②員神磈(wěi)氏:傳說中云神的名字。員神即云神,他是少昊之子,名該。

③反景(yǐng):能把向西方的影子反撥向東方?!熬啊蓖ā坝啊?。

【譯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山名為長留山,天神白帝少昊居住在這里。山中的野獸尾巴都有花紋,而飛鳥的腦袋上都有花紋。山上蘊藏著豐富的彩色花紋的玉石。這里也是員神磈氏的行宮。此天神主要負責太陽西沉時把影子反撥向東方。

章莪山

【原文】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zhì)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

【注釋】

①章莪(é):山名。

②猙(zhēng):猙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奇獸。

③訛(é)火:指來歷不明的怪火。

【譯文】

再往西二百八十里,有山名為章莪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卻蘊藏著豐富的瑤、碧之類的美玉。山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奇異古怪的現(xiàn)象。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赤豹,卻長著五條尾巴和一只角,發(fā)出的聲音如同敲擊石頭的響聲,名為猙。山中還有一種鳥,外形像普通的鶴,但只有一只腳,長著紅色的斑紋和青色的身體,有一張白色的嘴巴,名為畢方,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畢方在哪里出現(xiàn)哪里就會有原因不明的火災。

陰山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貓貓,可以御兇。

【譯文】

再往西三百里,有山名為陰山,濁浴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南流入蕃澤,水中有很多五彩斑斕的貝殼。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野貓卻長著白色的腦袋,名為天狗,它會發(fā)出“貓貓”的叫聲,飼養(yǎng)這種動物可以抵御兇煞之氣。

符惕山

【原文】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楠,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云之所出也。

【譯文】

再往西二百里,有山名為符惕山,山上有很多棕樹和楠樹,山下蘊藏著豐富的金屬和玉石。一個叫江疑的神居住于此。符惕山上常常落下怪異的雨,風和云也常在此興起。

三危山

【原文】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是食人。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其名曰鴟。

【注釋】

(ào yē):獸名。

(luò):一種與雕鷹相似的鳥,黑色斑紋,紅色脖頸。

③鴟(chī):這里是特指這種怪鳥,并非鷂鷹。

【譯文】

再往西二百二十里,有山名為三危山,三青鳥棲息在這里。這座三危山,方圓達百里。山上有一種野獸,外形像普通的牛,卻長著白色的身體和四只角,身上的毛又長又密好像披著蓑衣,名為,會吃人。山中還有一種鳥,長著一個腦袋卻有三個身體,外形與很相似,名為鴟。

【原文】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鐘磬。其下多積蛇。

【譯文】

再往西一百九十里,有山名為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美玉卻沒有石頭。天神耆童便居住在這里,他發(fā)出的聲音常常像敲擊鐘磬的響聲。這座山山下到處是蛇。

天山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注釋】

①帝江:中國遠古神話中的神鳥。據(jù)說帝江本是帝鴻,即三皇五帝中的黃帝,是古華夏部落的聯(lián)盟首領,中國上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

【譯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山名為天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和玉石,也出產(chǎn)石青、雄黃。英水從這座山發(fā)源,然后向西南流入湯谷。山里住著一個神,形貌像黃色的口袋,發(fā)出紅如火的精光,長著六只腳和四只翅膀,混混沌沌沒有面目,但是他知道如何唱歌跳舞,其實他就是帝江。

泑山

【原文】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嬰脰之玉,其陽多瑾瑜之玉,其陰多青、雄黃。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

【注釋】

①嬰脰之玉:即前文提到的嬰垣(yuán)之玉,嬰垣就是脖子的意思,這種玉石可以制作成裝飾品掛在脖子上。

【譯文】

再往西二百九十里,有山名為泑山,天神蓐收便居住在這里。山上蘊藏著豐富的玉石,這種玉石可制成戴在脖子上的裝飾品,山南面蘊藏著豐富的瑾、瑜一類的美玉,而山北面蘊藏著豐富的石青、雄黃。站在這座山上,向西可以望見太陽落山時的情景,氣象雄渾,由天神紅光所掌管。

翼望山

【原文】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其音如奪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已癉。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服之使人不厭,又可以御兇。

【注釋】

(huān):獸名。

②癉(dàn):通“疸”,黃疸,中醫(yī)認為由濕熱引起。

(qí tú):傳說中的一種鳥。

【譯文】

再往西行一百里水路,便到了翼望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蘊藏著豐富的金屬和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普通的野貓,只長著一只眼睛卻有三條尾巴,名為,發(fā)出的聲音好像能壓過一百種動物的鳴叫,飼養(yǎng)它可以辟兇邪之氣,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黃疸。山中還有一種鳥,外形像普通的烏鴉,卻長著三個腦袋、六條尾巴,并且喜歡嬉笑,名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噩夢,還可以抵御兇邪之氣。

西次三經(jīng) 總結(jié)

【原文】

凡西次三山之首,自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狀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禮:用一吉玉瘞,糈用稷米。

【譯文】

縱觀西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尾,從崇吾山起到翼望山止,一共二十三座山,途經(jīng)六千七百四十四里。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羊的身體、人的面孔。祭祀山神的典禮如下:把一塊吉玉埋入地下,祭祀神的精米為稷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