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潑賴
這里的“潑賴”,不是魯迅先生筆下“費厄潑賴”(fairplay,游戲)的“潑賴”,也不是潑皮們“撒潑耍賴”的簡稱,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發(fā)生在公交車這個城市文明窗口上的不文明行為。它比撒潑耍賴有所收斂,卻絕不是什么公平交易,實質(zhì)上還是“耍賴”。
一曰“攬客潑賴”。明明是超載拉客,非說是“都著急上班”,連推帶搡恨不得把乘客變成壓縮餅干,好把所有“著急上班”的人讓他一車都裝走。結(jié)果是門關(guān)不上車動不了,反倒讓人更著急。明明喊著“一塊一塊,哈站道外”,可上了車就成了“哈站一塊,道外兩塊”。上來了,還能下去嗎?連蒙帶唬上了車再說。這叫有了豆子不愁油。
二曰“找零潑賴”。不知為什么,售票員手中掐著的一大把零錢中單是沒有一角的。原來,人家跟你玩兒的就是數(shù)學游戲。除非你買票的錢正好,否則,你拿一元錢買四角的票,他找你一張五角的(從不找你三張二角的),欠你一角;你拿一元錢買七角的票,他找你二角,還是欠你一角。反正只能是他欠你而絕不能你欠他,而且九成是不了了之。積少成多,勤“撈”致富,既沒偷也沒搶,玩兒的就是你的不好意思計較,實屬溫柔宰人法。
三曰“車技潑賴”。如果一條街道有兩輛同線路的公交車,那精彩程度不亞于“一級方程式”。在客流大的區(qū)段一陣神等,然后就是“瘋狂老鼠”、離弦的箭,喇叭一按到底,售票員則擂著車廂連喊帶叫,乘客顛來顛去像鐵鍋里被翻炒的栗子,行人、自行車逃命似地紛紛躲閃……驚險程度可與恐怖片相媲美。此時,懇求已經(jīng)沒用,驚叫也是徒勞,司機的原則只有一條:時間就是金錢。至于能否甩下人、撞傷人,似乎顧不了那么多了,反正萬一攤點啥事,還有保險押著呢!
隨著經(jīng)驗的日益積累,巴士的潑賴技藝也日臻成熟,坐車的人們是只有窩一肚子火、受一路罪、出一身汗的份了。不過我想,任何一種行業(yè)的發(fā)展,只有靠優(yōu)質(zhì)服務,如果靠欺騙、愚弄消費者,甚至視消費者的權(quán)益和安全為兒戲,玩兒什么“潑賴”的話,最終玩兒進去的只能是自己?!?1.11”車禍就是殷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