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豪華落盡見真淳

為中國著迷:一位漢學家的自傳 作者:(德)傅吾康 (wolfgang franke)著 歐陽甦 譯


豪華落盡見真淳[1]

——傅吾康《為中國著迷》中文版序

李雪濤

2007年9月6日,95歲高齡的傅吾康(Wolfgang Franke,1912-2007)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在德國柏林女兒的寓所駕鶴西去。一句外國的諺語說:“失去一個老人,就等于失去一座圖書館?!睅缀踅?jīng)歷了一個世紀,同時又跨越了中西文化的傅吾康,我認為他就是一座圖書館。傅吾康分別于1995和1999年出版了兩卷本的自傳《為中國著迷——一位漢學家的自傳》[2],他在書中道出了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漢學生涯。一切都會離我們而去,而這部傳記卻為我們留住了一位漢學家真實而生動的一生,它所記載的是傅吾康一生的心路歷程。

幾年前我在主持編譯《德國漢學:歷史、發(fā)展、人物與視角》一書的時候[3],曾經(jīng)對20世紀的德國漢學做過簡短的概括:享譽世界的德國漢學隨著德國歷史的變遷經(jīng)歷了不同凡響的發(fā)展歷程:20世紀初,首先受到帝國擴張主義的影響。在希特勒的納粹時代,部分學者被迫流亡。而二戰(zhàn)后東西德的分裂,也使得雙方漢學研究的路向南轅北轍:東德漢學為逃避政治的敏感而長期處于孤立地位,并遁入了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安全”研究課題中;西德漢學受到六七十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的沖擊,由于傳統(tǒng)漢學過分強調(diào)理想化的中國形象,以至于使一場原本是反對權威的運動,形成了西德漢學對中國的誤讀。1990年東西德的意外統(tǒng)一,雙方的漢學又重新接軌。由此看來,德國漢學發(fā)展史其實就是一幅百余年來現(xiàn)代德國的政治和人文科學演變的縮影圖。除了20世紀初受到帝國擴張的一段漢學歷史時期之外,傅吾康經(jīng)歷了后來所有的發(fā)展階段。他的回憶錄同時也是20世紀德國漢學史的一個縮影。

在論及20世紀德國漢學的輩分的時候,顧彬(Wolfgang Kubin)教授認為:

自1905年以來德國漢學可以分為三代:一、“父親”的一代,他們在1911年前后在中國生活過,他們的研究對象基本上是古典中國。二、“兒子”的一代,這些人在1945年以后必須重建被納粹摧毀的漢學,而在冷戰(zhàn)時期沒有機會到中國旅行。他們主要以中世紀和近代中國作為其研究的方向。三、“孫子”的一代,因為他們在1973年以后可以受邀到北京去了,因此也幫助建立起了一個現(xiàn)代的漢學專業(yè)[4]。

按照顧彬教授的說法,福蘭閣(Otto Franke,1863-1946)顯然屬于“父親”代,不過他在中國待的時間卻大大早于1911年,同時他的研究領域也涉及古代和當代中國的各個方面。而傅吾康則屬于“兒子”代,非常幸運的是,他曾躲過了德國的大部分浩劫和全部的戰(zhàn)爭,在中國待了13年之久。主要在北平的這些年,不僅使傅吾康打下了堅實的中國文化基礎,同時也讓他更加熱愛這個民族及其文化。在北平由于他能有機會跟世界各國的漢學家交往,傅吾康也因此擁有了國際化的視野。此外,他也非常幸運地在40歲之前就獲得了德國漢堡大學的漢學系的教席。由于冷戰(zhàn)期間沒有辦法跟中國建立起聯(lián)系,一直到1972年中國和西德建交之前,他根本不可能重新返回中國。他對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刻骨的愛,由于偶然的機會轉到了東南亞華人那里。傅吾康建立了與東南亞華僑的關系,并且在這一方面他的建樹亦頗豐。

傅吾康的文筆質(zhì)樸深沉,十分感人,很少有多余的修飾成分。這樣一部回憶錄,除了記述了自己的學術生涯之外,更多地講述了傅吾康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對家庭的認識,對愛情的解讀,以及對漢學的熱愛。上半部有一段段曲折離奇的故事,因為其中有13年(1937~1950)發(fā)生地是在中國,因此讓中國讀者讀來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而下半部除了記載他在東南亞的有趣描寫外,基本上是一本記載會議和訪問的流水賬。這一部分盡管枯燥,卻能讓人了解到很多鮮為人知的國際漢學界的人和事。

生于1912年7月24日的傅吾康是福蘭閣教授的子女中唯一子承父業(yè)的漢學家。按照中國的說法,傅吾康可以算是出身于書香門弟了,福蘭閣在當時為顯赫一時的大漢學家。傅吾康實際上是在一個中國的氛圍中長大的,作為漢學家之幼子,他的孩提時代的一切好像都是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的。正是由于受到這樣的影響,1930年中學畢業(yè)之后,他毅然絕然地選擇了漢學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yè)。

傅吾康在漢堡大學和柏林大學師從顏復禮(Fritz J?ger,1886-1957)、佛爾克(Alfred Forke,1867-1944)、許勒(Wilhelm Schüler)等著名漢學家從事漢學方面的基礎訓練,并于1932年7月獲得了東方語言學院(Seminar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的翻譯文憑資格。1935年他在佛爾克教授那里做了題為《康有為及其學派的國家政治革新嘗試》的博士論文,這篇后來發(fā)表在《東方語言學院通訊》上的論文[5],贏得了眾多的書評,甚至像萊頓的戴聞達(J.J.L.Duyvendak,1889-1954)教授也親自在《通報》(T’oung Pao)上撰文評論此書[6],這對年輕的漢學家來講無疑是莫大之鞭策。這篇論述中國保守派與西方改良主義思想論爭的專著,后來也奠定了傅吾康在明清史研究中的地位。

1937年傅吾康只身來到中國,輾轉上海、南京等地后到達了北平,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一待就是整整13年(其間只有短期在日本逗留)。在北平,傅吾康主要參與了“中德學會”(Deutschland-Institut)的組織、領導工作,先后在學會中擔任秘書、總干事以及《中德學志》編輯主任等職。從1938年至1944年,共出版《中德學志》六卷(22期)、《漢學集刊》(Sinologische Arbeiten)三卷,同時組織出版了“德國文化叢書”等20余種。

1941年夏季傅吾康跟曾留學德國的胡萬吉(雅卿)先生的千金胡雋吟(1910~1988)女士相愛,不過按照當時帝國的法律,日耳曼人是不能娶非雅利安人為妻的,否則的話傅吾康就會被迫辭去中德學會的職務。直到1944年9月他們才正式訂婚,1945年3月在戰(zhàn)爭快要結束時,終于結為百年之好。

抗戰(zhàn)勝利后,經(jīng)蕭公權(1897~1981)先生的推薦,傅吾康謀得了設在成都的國立四川大學和華西大學教授的位子,講授“明史”和“德國歷史”等課程,并在中國文化研究所負責漢學研究西文集刊《漢學研究》(Studia Serica)的編輯工作。在成都兩年后,傅吾康又接受了北京大學西語系主任馮至(1905~1993)教授的邀請,接替了由于衛(wèi)德明(Hellmut Wilhelm,1905-1990)去了華盛頓大學而在北大空出的德語教授的位子。在北大期間,傅吾康與季羨林(1911~2009)等學者建立了終身的友誼。

戰(zhàn)后的德國乃是一片百廢待興的局面,漢堡大學也在著手重新建立已遭破壞的漢學系。1949年6月傅吾康得到了漢堡大學的正式任命書,他于1950年回到漢堡,接替了自顏復禮被迫退休后已經(jīng)空置兩年的漢堡大學漢學系主任一職。來北平時只是孤寂一身的傅吾康,此時攜妻帶子(已有一女一子)回到了闊別十三載的漢堡。

在漢堡大學漢學系主任的位置上,傅吾康一直干到了1977年退休。二戰(zhàn)之后德國漢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傅吾康為首的北部漢學重鎮(zhèn)漢堡當然占據(jù)著重要一席[其余的兩個重鎮(zhèn)分別是:以傅海波(Herbert Franke,1914-2011)為首的南部漢學堡壘慕尼黑,以及地處東德的以葉乃度(Eduard Erkes,1891-1958)為首的萊比錫]。漢堡本來就是德國最早成立漢學系的大學,再加上傅吾康的研究領域為明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東南亞華人歷史,因此漢堡學派的研究方向主要定位在明清史以及中國近代史方面。

1963~1966年期間,利用大學和政府給他的三年學術假期,傅吾康接受了馬來亞大學客座教授的職位。除了學術研究工作之外,他還恢復了多年來沒能夠成立的中文系,也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盡量多地培養(yǎng)華文人才。退休之后,傅吾康又應聘到馬來西亞做客座教授,以專門研究東南亞華人歷史。

傅吾康教授可謂著作等身,早在1947年他就發(fā)表了用英文編寫的《明代史籍會考(1368~1644)》[7],自1950年回德國之后,他又出版了《中國的文化革命:1919年的五四運動》[8]、《1851~1949年——中國革命的百年》[9]、《中國科舉制度革廢考》[10]、《中國與西方》[11]等一系列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著作。

作為歷史學家,傅吾康一貫重視史料的運用,并將中文文獻與西文資料并重,他的《明代史籍會考》就是這方面最好的例證。在方法運用方面,他總是力圖以西方的學術思想為出發(fā)點,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歐洲學界盡可能多地理解遠東的文明。在《中國與西方》一書中,傅吾康便稱:“跟中國人的西方觀相比較,在書中我更深入探討的是西方人的中國觀。因此這本小冊子署為《中國與西方》而不是反過來的《西方與中國》。作者的首要任務是要讓讀者理解中國的立場以及面對西方時的中國態(tài)度?!?sup>[12]此外,在歷史的梳理方面,傅吾康從其父福蘭閣那里繼承了中國歷史乃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過程的觀點,對于中國近代史中出現(xiàn)的運動和觀念,他總是到中國歷史中去尋找根據(jù)。在《中國革命的百年》(1980年修訂版)一書中,傅吾康便強調(diào)要從中國歷史的整體去看中國革命的觀點,認為中國近代史只是中國歷史的自然延續(xù)。他從《易經(jīng)》里“革命”的概念及孟子“君為輕”的思想出發(fā),證明了“革命”并非到近代才突然出現(xiàn)的西方觀念,作為爭取平等權利的手段,“革命”在中國歷史中一直存在著[13]。

跟將中國看成是一堆歷史的古典文明這樣的看法不同,傅吾康一直在努力地尋找古代、現(xiàn)代以及當代中國發(fā)展的歷史軌跡。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他在20世紀50年代曾與古典語文學派的海尼士(Erich Haenisch,1880-1966)教授展開過激烈的辯論。他認為,海尼士所認為的近現(xiàn)代中國研究以及漢語口語不具備學術性的觀點,盡管在第三帝國的時候使?jié)h學免遭了政治的影響,但卻割裂了中國歷史的傳承。在這一點上傅吾康依然秉承著他父親的觀點,亦即中國歷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14]。傅吾康對近現(xiàn)代中國研究以及現(xiàn)代漢語的重視,實際上也開啟了德國中國學研究的先河。

由于東南亞華僑史本身就是明清史、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分,1963~1966年傅吾康擔任馬來亞大學客座教授以來,對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歷史的研究,也成了他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除了書本的考證之外,多年來他還利用一切機會進行田野調(diào)查,先后編成了《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印度尼西亞華文銘刻萃編》、《泰國華人銘刻萃編》等碑文匯編。這些所謂“域外”華文碑銘的發(fā)現(xiàn)和整理,極大豐富了明清史研究的史料范圍,使得明清史研究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官方的文字資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傅吾康在東南亞華文碑銘史料搜集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對明清史研究來講是具有典范作用的。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生協(xié)會于2000年6月出版了《慶賀傅吾康教授八秩晉六榮慶學術論文集》以表彰他對東南亞銘刻資料之搜集及編纂之功[15]

這批東南亞華文銘刻中在時間上最早的,應當是傅吾康與時任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教授的陳鐵凡(1912~1992)在1972年3月在文萊一處回教古墳地中發(fā)現(xiàn)的一塊墓碑[16]。經(jīng)對此塊碑上所刻文字的考證,傅吾康推論出早在公元1264年,中國和文萊(婆羅洲,古代作“勃泥”或“渤泥”)就有了密切的往來。傅吾康還依據(jù)中國的典籍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對碑文中的“蒲公”做了考證,認為:“他(指)可能是他們(指蒲亞里和蒲盧歇)之中的一個人的后裔。他們的家屬可能如同蒲壽庚的家屬一樣已中國化,但仍保持他們的穆斯林信仰,并已好幾代繼續(xù)從事與東南亞和印度洋的海上貿(mào)易。我們可以推測這位蒲公已中國化,因為他是來自泉州的一個中國官員,而且他的墓碑完全是中國式的。”[17]這一南宋石碑的發(fā)現(xiàn),在當時曾引起轟動,為研究古代中國和婆羅洲的關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實證性文獻。

在關注東南亞銘刻研究之前,傅吾康在漢學方面的興趣主要是明清史的研究,他清楚地認識到,明代以后中國歷史的研究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中國已有的版圖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由于戰(zhàn)亂和其他原因逃亡到海外,其中在東南亞各地安家落戶的華人數(shù)量尤其多。這些華人盡管生活在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相異的地區(qū),但在很多方面依然保留著漢字文化的各方面特征,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各種類型的華文碑銘。對于研究者來講,傅吾康所發(fā)掘和出版的這些在當?shù)爻霈F(xiàn)的新史料,相對于源自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文獻資料,可視為更直接的本土史料。對這些華文碑銘的搜集與整理,對于華文史料本來就非常缺乏的東南亞華人社會來講,無疑是彌足珍貴的,對東南亞海外華人研究在史學、社會學、民俗和宗教學乃至語言學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當代的學者有的甚至認為傅吾康所發(fā)掘的碑銘等文獻史料跟中國傳統(tǒng)的文獻相比,應當稱為“新史料”。在研究方法方面,傅吾康除了使用傳統(tǒng)的對史料搜集、整理、歸納和論證的分析方法外,也格外注意引入比較研究和跨學科的各種社會學方法。

傅吾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快樂天性:隨遇而安。我特別欣賞他面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時的隨和、開放的姿態(tài)。漢學的家庭背景,殷實的家境,父母有條件讓他在漢學方面比同輩人更具有優(yōu)勢。父親福蘭閣盡管在德國駐中國公使館做翻譯13年之久(1888~1901),但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絲毫沒有表現(xiàn)出趾高氣揚的態(tài)度。正如福蘭閣自己所描寫的那樣,早在他剛到中國的時候,他對中國便有一種非常開放、充滿期待的態(tài)度:

從一開始我就日復一日地愈來愈明白,我來到的中國并不是像很多歐洲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文化落后的國度。這是在古代有著高度獨立的文明的國家,并且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在別處人們往往只能通過別的方式,如記述、出土或者從其他方面獲得斷篇殘簡,艱難且無法完整地予以修復,在這里卻是生機勃勃的當下,人們可以有意識地認識和經(jīng)歷這一切[18]。

這樣的一個立場也許能夠解釋,為什么從福蘭閣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一再重復的對自然景觀的迷戀和驚嘆外,盡可能客觀地杜絕了各種各樣的偏見。傅吾康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中成長的,因此他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抱有跟當時大多殖民主義者不同的態(tài)度。

傅吾康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柏林的另外一位漢學家海尼士(1932年10月他從萊比錫來柏林,接替福蘭閣在柏林大學漢學系的教授一職),這除了跟他們上述的學術主張有關外,更重要的是他認為海尼士對中國人的態(tài)度是他沒有辦法接受的。自傳上部記載了一則小故事,很說明問題:

另外一次經(jīng)歷也令我對海尼士保持距離。海尼士1932~1933年冬季學期來柏林上任以前,10月初,我們系要從法國大街(Franz?sische Stra?e)搬到城堡附近一棟叫做“宮廷馬廄”的古老樓房里。1930年從我父親那兒獲得博士學位的白樂日(Stefan/Etienne Balazs,1905-1963)和我負責中文書籍的打包和拆包。這些情況都告訴了海尼士,他想表示感謝,就請我們兩人上餐館。喝了一點啤酒后,海尼士開始講他在中國的經(jīng)歷:1904~1911年,他在武昌(今天武漢的一部分)的軍事學堂——武備學堂擔任德語老師。此時此刻,當他談到“中國人”時,與在中國通商口岸生活的外國人通常所做的一樣,同樣的無知和輕蔑。我深為震驚,我在父母家里從來沒有聽到過人們?nèi)绱俗h論中國人,雖然我父母也在外國租界區(qū),確切地說是在北京公使館生活過。回家后,我極為憤怒地講述了海尼士的觀點,我父親保持沉默——他不愿意說自己的同事兼接班人的壞話——但我發(fā)現(xiàn),他是理解我的[19]

1937年傅吾康到了中國之后,依然保持著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熱愛。他在1943年8月12日,給父母的信中寫道:

與大部分歐洲人甚至是在北京的人包括漢學家相比,我大概與中國世界更為接近,與其有著更為緊密的聯(lián)系。毫無疑問,我受到了最為強烈的影響,從而也具備從另一個視角審視西方世界的能力。我很清楚,如此透徹地認識這許多事物,以至于我大概不再能習慣充滿偏見和片面的西方,如果是150年以前,那時的情況肯定比現(xiàn)在簡單容易。另一方面,我也的確不會成為一個亞洲人。我和環(huán)境發(fā)生的聯(lián)系越多,對其認識就越清楚,也看越明了我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我沒有沉淪于這兩個世界之間,變得徹底無根,失去立場——像有些人那樣——而是意識到我所處的情況,這最終要歸功于你們有意或無意教給我的東西:從種種小事到責任感、獨立思考、在思想上探入探究周圍的環(huán)境、為我的行為奠定了道德準則[20]。

盡管傅吾康熱愛中國,熟悉中國,但他那歐洲人文、人類學的視角卻從未改變過,對他來講,有意思的是既生活在兩個世界之間,又不至于喪失自我的立場。

冷戰(zhàn)期間他保持著跟意識形態(tài)化的中國以及所謂“自由中國”——臺灣的距離。在得知有機會可以陪政府代表團來中國的時候,他在1972年第一時間成為德國外交代表團的一員,回到了他22年來日思夢想的中國。之后他在“四人幫”倒臺后的1977年5~6月與慕尼黑的漢學家鮑吾剛(Wolfgang Leander Bauer,1930-1997)跟隨聯(lián)邦德國大學的漢學家和東亞藝術史學家代表團來到中國。傅吾康對這一片土地的熱愛體現(xiàn)在他的報告之中:

對于理解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中國,這次旅行所提供的內(nèi)容和收獲遠遠超過了我的期待……人們在一個貧窮、落后、紊亂和腐敗的國度里做的事情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為保證大多數(shù)人的最低生活水平而采取的行動,僅此一項就是巨大的成就。鑒于人口總數(shù),今天的生活水平比過去還低的人已為數(shù)不多了?……

……至于老百姓,雖然在團體旅行時與他們輕松交談的機會有限,但還是能得到足夠的印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發(fā)生了全面的結構性變化,然而,中國人的本質(zhì)和行為方式?jīng)]有根本的改變。這一感覺令我很欣慰:中國仍然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中國人既非天使也非魔鬼——在外國,批評家經(jīng)常根據(jù)自己的立場如此描寫中國人——而是與其他所有人一樣,擁有程度不一的令人喜愛的秉性。在這次短暫的旅行中,我和中國人有多次令人高興的相遇和交談,日常生活的氣氛令我愉快。因此,對我來說,告別中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21]。

27年后再對自己曾生活過13年的“家鄉(xiāng)”做細致的考察,讓他有別于一般的記者或旅行者對中國的認識,傅吾康可以跟之前他親歷的中國相比較,盡管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他明顯地看到了中國的進步以及中國傳統(tǒng)的延續(xù)。他對中國的熱愛,可謂是跨越了種族、宗教、政治等因素。他在報告的最后說告別中國對他來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實際上他一輩子都沒有真正告別過中國。

傅吾康對中國的愛還表現(xiàn)在他對妻子胡雋吟的愛上。我在他去世后的紀念文章中提到,由于跟胡雋吟結合,本來將中國作為朋友和研究對象的漢學家,成了中國的親戚。胡雋吟去世后兩年(1991年),傅吾康曾經(jīng)親自用中文撰寫過胡雋吟的事略:“對一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為職志之西方漢學者而言,具有才智德行如雋吟者,實為其最理想之終身伴侶。吾康得之,不啻于書本之外尋獲一知識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吾康初在中國時,人生地疏,得其引導協(xié)助,了解環(huán)境,克服困難,建立信心。其后數(shù)十年,輾轉各地,更無時不賴其助。讀古籍每有疑義輒以請教,獲益良多。朝夕聚首,時相討論各種問題,自天下大局至于生活瑣事,常能彼此啟迪,互相砥礪。兒女在德國長成,受德國教育,但更承受母教,對漢文化亦均有相當認識?!瓎韬?!逝者已矣,生者何堪!”他們夫妻幾十年相濡以沫,字里行間表達了傅吾康對亡妻至深的情感。在全文的最后,傅吾康寫道:“亡妻胡雋吟女士逝世二周年謹以此文奉寄親友們以資紀念。一九九一年一月傅吾康拜上?!备滴峥涤脗鹘y(tǒng)的中國方式表達了對亡妻的惓惓之忱。

傅吾康首先是一個好人,他待人寬容、熱情,他不僅是一位事業(yè)有成者,更是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中國對于傅吾康來講一直是他生命的意義所在,他也因此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之余有機會欣賞和創(chuàng)造生命之美:購置了四合院,娶了胡雋吟,買了很多的古書和古畫,與很多中國人交上了朋友,女兒復生(Renata)、兒子新生(Peter)的出生……這些也讓他在晚年擁有無數(shù)的美好回憶。

傅吾康曾談到,他一生幾乎沒遇到過特別窘迫的時刻,除了父親的人脈和家庭的殷實之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灑脫、不執(zhí)著的性格。王陽明說:“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介染著,只是一無我而已?!蔽蚁脒@種超然于物外的性格除了天生的之外,在很大的程度上與他接觸到中國文化也有著關聯(lián)。“大器行天下”,豁達、包容、大度、淡泊得失心,我想這些性格特征既是傅吾康“成功”的秘訣,同時也是他讓人欣賞和仰望的氣質(zhì)。

傅吾康熱情,興趣廣泛,他對中國很多的方面均具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且積極介入各類漢學事物之中。他政治立場中庸,很少過于偏激,他也因此在處理與周邊的關系上,善于化解大多數(shù)的沖突。我有時想,傅吾康就像是一個杠桿的中心,為西方漢學與中國乃至東南亞華人世界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傅吾康的長壽與他愛運動有關,不論是在德國,還是在中國,抑或是在東南亞,只要有可能他便會去騎馬、爬山、遠足。我看到過一張30、40年代他在北平騎馬的照片,照片中的傅吾康神采奕奕、躊躇滿志的樣子。騎馬是歐洲貴族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以前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曾跟著同學去過幾次騎馬俱樂部。后來我還專門買過一本1760年Johann Elias Ridinger出版的《賽馬教程》(Vorstellung und Beschreibung derer Schul- und Campagne-Pferden nach ihren Lektionen,Augsburg 1760),有一段時間我對書中的64幅異常漂亮的銅版畫很是著迷,著實研究過一番,知道看似簡單的運動,實際上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

馬漢茂(Helmut Martin,1940-1999)在《為中國著迷》一書的序言中寫道:

傅吾康以其對漢語出神入化的掌握程度,長年來獲得的有關中國的知識和文化的堅實根基,每每令吾輩折服。因為這些能力對我們戰(zhàn)后一代的漢學家來講是望塵莫及的。他同樣令人信服地有多年來在北平所鑄就的一位歷史學家的國際視野,正是這樣的國際視野決定了他的《中國手冊》(China Handbuch)的編撰方案[22]。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國際視野,才使得傅吾康繼承并發(fā)展了其父對中國歷史的研究成就。如果說福蘭閣所研究的是19世紀以前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東亞文化圈內(nèi)發(fā)展的中國的話,那么傅吾康所研究的明清以及近代歷史,特別是對中國通過種種決裂和危機走向現(xiàn)代化過程的探索,正是這樣的一個世界性眼光的體現(xiàn)。因為明清以降的中國歷史,再也離不開世界了。

在中國的13年使傅吾康幸運地躲過了德國的詰難,他又很幸運地在不到40歲的時候成為漢堡大學漢學系的教授。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但卻在漢學領域,特別是漢堡乃至德國漢學的戰(zhàn)后重建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讀完這部自傳,掩卷思考,傅吾康完成的諸多漢學事業(yè)、充實而精彩的人生,很多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促成的:在中國一待就是13年,接手中德學會,認識并娶了胡雋吟,在漢堡做教授,與馬來亞大學乃至與東南亞華人結緣……有時我想,人生偉業(yè)的建立,并不在于完美的計劃,而在于隨遇而安,靈活地抓住每次的機遇,去行動,并堅持。同時,通過老人近一個世紀的回憶,也讓我讀懂了沒有什么是不能放手的。幾十年后,當你再次回憶起當時以為不可能丟下的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很有可能那其實僅僅是你生命里的一段小小的插曲而已。

作為一位漢學家,傅吾康除了在漢學研究方面取得過舉世矚目的成就外,他一生都在教書育人。1942年他在中德學會的夜校教授德語時,當時在輔仁大學讀書的王光美(1921~2006,她后來成為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也曾是他的學生[23]。后來在四川大學、華西大學、北京大學任教多年,傅吾康在中國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氐降聡?,他在漢堡大學從事漢學教學27年,僅經(jīng)他指導的博士就有26位之多,他們之中的很多位又成了新一代的漢學家。1953年他的第一個博士林懋(Tilemann Grimm,1922-2002)畢業(yè),多年擔任傅吾康的助手,后來擔任過明斯特大學、波鴻大學、蒂賓根大學的漢學教授。林懋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自明代以來中國思想的發(fā)展以及社會制度的歷史。1968年在傅吾康那里博士畢業(yè)的斯泰格(Brunhild Staiger)長期以來一直擔任漢堡亞洲學研究所所長一職,1974年她與傅吾康共同主編了《中國手冊》[24],2003年她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此書擴展成為《中國大辭典》[25]。1968年在傅吾康那里獲得博士學位的余蓓荷(Monika übelh?r)后來成為馬堡大學的漢學系教授。此外跟他讀博士的華裔學者有商唐文順(Lily Shang,1974)、邱然(Maria Yen,1975)、劉仁凱(Liu Jenkai,1975)、關愚謙(Kuan Yü-chien,1977)。自1977年從漢堡大學的主任教授的位子上退下來后,傅教授于次年又應馬來亞大學的邀請,在吉隆坡指導研究生。

在不同時期的學生的心目中,傅教授有著不同的形象:北平時期他是一位和善寡言、英俊瀟灑的年輕教授;從漢堡時期的一開始他就是一位有著豐富閱歷、滿腹經(jīng)綸而又每每面帶笑容的學者;而在吉隆坡,傅吾康已經(jīng)成了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我常想,對傅吾康來講,孟子的理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是否也就是他的追求?

在論及他這一代與其父之間的差別以及自己的秉性時,傅吾康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

我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外交官,政治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即使在家里他也穿戴整齊,儀表莊重威嚴,不過絕不傲慢;他自信,又要求他人的尊重,從不失態(tài)。他非常符合19世紀后期人們理想中的紳士形象。而我的情況正好相反,對我來說,政治是個陌生的世界。我更向往無拘無束,經(jīng)常不修邊幅,舉止亦笨拙不堪,也很少考慮什么是體面,而是順其自然,該是怎么樣就是怎么樣[26]。

不修邊幅、率真自信、淡泊為人,這差不多是傅吾康性格最好的寫照。他在自傳中所透露的另外一件事情,也充分說明了他的“非政治”的天性。1972年秋天他陪當時的聯(lián)邦德國的外長謝爾(Walter Scheel,1919-,1974至1979年謝爾出任聯(lián)邦德國第四任總統(tǒng))訪華,在回德國途經(jīng)香港時他聽傳聞說外交部希望任命他為聯(lián)邦德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大使,他寫道:“只有對我本人不了解的人,才會有這一想法,因為我過去和現(xiàn)在都完全不適合外交工作。”[27]

此外,他們父子在對待傳教士以及美國漢學的態(tài)度方面截然不同,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父子之間的差別有多大!

福蘭閣是通過他的同事佛爾克以及勞費爾(Berthold Laufer,1874-1934)認識到美國及其漢學的,當然從這兩位曾長期在美國生活的漢學家所得到的印象完全是負面的。同時,在北京期間,福蘭閣也結識過一些美國的傳教士,對他們也完全沒有好感[28]。對于美國漢學,傅吾康卻有著跟他父親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他在北平的十余年間跟許多的美國學者都有過交往,他在自傳中提到的有:哈佛大學教授葉理綏(Serge Elisséef,1889-1975)、燕京大學的校長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柯立夫(Francis Woodman Cleaves,1911-1995)、賈德納(Charles Sidney Gardner,1900-1966)、柯睿哲(Edward Augustus Kracke Jr.,1908-1976)、顧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海陶瑋(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2006)、芮沃壽(Arthur Frederick Wright,1913-1976)和芮瑪麗(Mary Clalaugh Wright,1917-1970)夫婦、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和他夫人費蔚梅(Wilma Canon Fairbank,1909-2002)以及富路特(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1894-1986),等等,這些人后來都成為美國漢學界的中堅力量。因此,傅吾康通過他們對美國漢學的了解是非常全面的。待到傅吾康于1957年9月至1958年5月在費正清研究中心工作過半年,并且利用這半年的時間對美國的東亞研究進行了實地考察之后,他對美國漢學得出了跟他父親完全不同的結論:

特別是在東亞研究領域,美國人遠比我們有優(yōu)勢,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擁有更好的設備和物質(zhì)條件,而且也是因為他們更為強烈的合作意愿和更迫切的開放思想。在德國高校,歐洲中心主義立場仍然在各個方面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歐洲以外的文化只是順帶得到關注;而在美國,可以說是從兩扇敞開的窗戶往外看,一扇是穿過大西洋望向歐洲,另一扇是穿過太平洋望向亞洲。人們早就認識到,對中國、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及其文化的研究不能只在單一的學科內(nèi)開展,而應該與歐洲的語言文化劃分方法一樣,在語言、文化、歷史、哲學、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等學科中進行。就組織機構而言,大多數(shù)的美國大學也考慮到這一認識,并為有關科目招攬相應的專業(yè)人員。眾多的東亞學者融入到美國高校,對美國高校的成就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29]。

傅吾康對美國漢學的清楚認識,其中有兩點值得歐洲漢學界好好思考:其一是美國學者開放的心態(tài),他們既關注歐洲,同時也重視亞洲,眾多的東亞(主要是中國)學者融入美國漢學界,不僅使美國漢學從中國移民的知識中獲益,這些東亞學者進入美國學界之后,自然也成為美國漢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界以如此寬闊的胸懷接納東亞的學者,這是歐洲大部分國家所不具備的。其二是美國漢學專業(yè)化、學科化的趨勢,使得漢學能夠真正隨著其他學科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中國學術顯然不能作為一個小的學科來看待,應當是一個大的領域,中國哲學、中國歷史、中國文學、中國經(jīng)濟等應分別進入哲學、歷史、文學、經(jīng)濟等學科中去,同時注意保持這些專業(yè)間橫向的關聯(lián)。

1944年9月22日傅吾康與胡雋吟正式訂婚,傅吾康在自傳中寫道:“訂婚當然也在德國人圈中傳開,結果,黨支部書記、德華銀行的白遲客(Petschke)先生好心好意地對我說,和一個中國女性訂婚與黨章不符,請我收回自己的入黨申請。我當然很樂意照辦!”[30]早在40年代初,當時德國在戰(zhàn)爭中節(jié)節(jié)得勝的時候,傅吾康在胡雋吟等人的勸導下也想加入納粹:

在各個前線的巨大軍事成功之后,看起來德國人可能贏得戰(zhàn)爭而納粹仍會執(zhí)政。那么,可以預見像我這個年齡的人,如果不是黨員,不管能力和成績?nèi)绾?,就只能滿足于高校中一個下層的終身職位。另一方面,我感到自己也勝任不了反抗斗爭。我和中德朋友們談及此事,他們多數(shù)人建議我入黨,特別是胡雋吟認為,這不是太原則性的事情,僅僅是一個形式,只需從實用的角度來對待。所以我和有同樣想法的羅越(Max Loehr,1903-1988)一起,勉強到當時的北京支部,即德國大使館管理部門的領事秘書沃布斯爾(Wobser)那里提出了入黨的申請。他非常歡迎而且立刻登記我們作為候補黨員的黨籍。登記材料必須寄到德國的主管部門,由那里來決定是否最終吸收我們?nèi)朦h。對我們兩人都幸運的是,我們從來沒有收到這樣的回復,很有可能是因為相關的郵件遺失了[31]。

從本質(zhì)上來講,傅吾康是一個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從來不關心政治。誠如他自己開誠布公地寫道的那樣,當時也只是希望順便投機一下而已,跟信念并沒有什么關系。值得慶幸的是,戰(zhàn)爭期間,這份寄往德國的入黨申請書不知去向,否則的話必定會給他以后的生活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早在中德學會時期,為了學會的利益,傅吾康不得不做一些表面上的妥協(xié):“當然,由德國方面提供資金的學會不能反對德國的政治領導者而必須作出某種妥協(xié),比如懸掛希特勒的肖像等?!?sup>[32]他同時指出,實際上德國使館并不關心學會內(nèi)部的具體事務[33]。盡管有一些批評的聲音,但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

我們和大使館基本上取得了完全一致的共識,即政治宣傳可以不是中德學會的任務,學會是與中國人而不是與日本占領者合作。中德學會由于缺乏與日本人合作,受到了來自日本的德國極端納粹分子的批評和貶低[34]。

上面已經(jīng)提到,傅吾康并不把政治看做其自身生命的部分。當時傅吾康在日本侵占統(tǒng)治的政局下,在北平所從事的研究基本上不涉及日本、德國和中國三方面的政治和軍事[35]。當時中德學會圖書館也有一些被納粹明令禁止的書籍,對此,這些書也只是被放在特別的地方而已。在學會1940年底印制的德文圖書目錄中,這批書被印在附頁上。在郵寄這些圖書目錄的時候,學會根據(jù)不同的收件人而決定是否將附頁也一并寄去。晚年的傅吾康依然記得一件驚心動魄的往事:1943年德國公使科德特(Erich Kordt,1903-1969)——當時是南京德國使館的二號人物,并且德國政府已于1941年7月承認了汪偽南京政府——來北平訪問時,也到了中德學會參觀。在查看圖書館的中文圖書時,科德特隨手抽出了一本本來不應當放在那里的譯本,那是在德國早已被禁止的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的《西線無戰(zhàn)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1929)的中譯本。公使很平靜地將書放回了原處,沒有說什么。傅吾康當然很是擔心,不知道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不過后來什么也沒發(fā)生,傅吾康所不知道的是,科德特此時已是反納粹運動的成員。1950年他們在德國再次見面時,科德特又提到這次在北平的小小插曲,并告訴了傅吾康其中的內(nèi)幕[36]。

近來我在研究民國時期的德國漢學與中國學術之間的互動時發(fā)現(xiàn),從晚清教育制度的改革,特別是1905年科舉制度的廢除、經(jīng)學在中國的徹底解體,到中國現(xiàn)代學術體系的真正形成,域外漢學(特別是德國漢學)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上來自歐洲的漢學家們對中國的重要影響并不在漢學方面,而是在各不同學科。這些漢學家在本國都受到過不同學科系統(tǒng)的專業(yè)訓練,他們來到中國之后,跟中國的學者相比他們的強項顯然不在經(jīng)史子集諸方面。1933年納粹上臺后,大批的德國學者來到中國,他們要在中國生存下去,就要接受在大學中的有關德國文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等課程。他們的優(yōu)勢在于,這些往往是從西方事例出發(fā)總結出來的元理論,經(jīng)漢學家結合中國的事例的講授,更容易讓中國學生和學界接受。

如果說晚清時期的知識分子是在異常緊迫的政治形勢下對西學作了應急式的接受的話,那么進入民國之后,正是借助漢學家的方法和理論,中國傳統(tǒng)學術才完全融入到了現(xiàn)代西方學術體系之中去。而曾在成都的國立四川大學、華西大學擔任歷史系教授,在北京大學擔任西語系德語教授的傅吾康,自然也對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建立和完善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如果我們僅是從上述的一個方面來理解德國漢學家的話,顯然是不夠全面的。實際上,漢學在以自己母語的形式進入西方學術思想之中以后,馬上就為其自身的文化發(fā)展提供了來自異域文明的新的參照系。正是借助于德國漢學家對中國思想的翻譯和介紹,中國文化和思想的成就才為德國的主流思想界所了解。傅吾康曾翻譯過胡適的《說“儒”》,發(fā)表在1935年和1936年由衛(wèi)禮賢創(chuàng)辦的《漢學特刊》(Sinica - Sonderausgabe)上。胡適所持的孔子不僅不是一個復辟的保守者,而是革新家、革命者的看法,直接影響了諸如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1883-1969)這樣的德國哲學巨擘。正是在30年代的后期,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的印度學家齊默爾(Heinrich Zimmer,1890-1943)的幫助下開始研究中國思想,而在《孔子》一文中,他無疑是接受了胡適的觀點。雅斯貝爾斯認為,孔子所謂的復興古代,實際上是希望借此建立一個新世界。想要恢復周禮的孔子,是要將外在的禮建立在內(nèi)在的禮(仁)的基礎之上,只有擁有了“仁”,才能證明人之真正為人。在雅斯貝爾斯看來,孔子并非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想復辟周禮的守舊派,而是一個由于對禮崩樂壞感到失望,希望建立一個新世界的革新家。如果沒有傅吾康的介紹,我們真的很難想象,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代”(Achsenzeit)的觀念是否會真的出現(xiàn)。

十一

2007年10月的一天,我還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任職的時候,突然接到傅復生(Renata Fu-Sheng Franke)女士發(fā)來的致親朋的一封信,說父親傅吾康教授已于9月6日在柏林溘然長逝了。傅女士在信中說:“我父親漫長的一生,精彩充實,富有尊嚴而令人敬佩,留給我們寧靜祥和的最后回憶?!蔽蚁?,凡是在近年來接觸過傅教授的人,對他女兒的這一說法,是應予以首肯的。當時我馬上想到了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詩中的一句:“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保ㄉ缦幕ㄖk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讹w鳥集》第82首)。我以為,這句詩用在傅吾康身上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早在2006年夏天的時候,我跟張西平教授還專程到柏林拜會過傅吾康,當時他盡管已經(jīng)是94歲的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記得當我們跟他談及準備在中國翻譯出版他父親福蘭閣和他本人的著作和回憶錄時,他異常興奮,兩眼熠熠生輝。他還向我們介紹了他父親幾本鮮為人知的著作。但當時的傅吾康畢竟是早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者,說過一陣話,我們明顯地感到他有些體力不支。合影留念之后,我們很快便告辭了。沒想到,這次的見面,竟成了永別。唐人王勃嘗言:“人之百年,猶如一瞬?!毙欧颍‰S著這位一個世紀中德歷史見證者的離去,帶走了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同時也帶走了整整的一個時代。

感謝柏林自由大學的歐陽甦女士將傅吾康教授兩卷本的自傳翻譯成了中文,我在校閱的過程中,仿佛重又親歷了傅吾康不同凡響的一生。由于組織福蘭閣和傅吾康著作的翻譯工作,我跟傅復生博士常有聯(lián)系:在德國,她路過杜塞爾多夫的時候也會在我那里停留一下,在北京她也會騎車從雙榆樹到北外來看我。2009年4月10日我還專門為她和歐陽甦在北外安排了“德國著名漢學家福蘭閣(1863~1946)——《兩個世界的回憶》[37]中德文朗誦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經(jīng)費等原因,我跟多家出版社聯(lián)系后,最后將這套叢書放在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F(xiàn)在終于在馬來亞大學的支持下,其中之一的《為中國著迷》就要出版了,我也倍感欣慰!

兩周前歐陽甦來到我的辦公室,將幾大信封傅吾康的照片、證書、書信等放在我面前時,一張張泛黃的紙張,仿佛讓我看到了歷史之中的活生生的傅吾康。看著一堆的照片,好像每一張都有他滿足的微笑。如果說在中國的他還有些稚嫩的話,那回到漢堡做教授后,他那成熟的風采和智慧的神韻常常顯現(xiàn)在他的臉上。

我認為,西方漢學傳統(tǒng)的延續(xù),既靠書本,同時也靠那些奉持著中國文化傳統(tǒng)而生活的漢學家們的實踐。對這些人來講,漢學研究不僅僅滿足他們的研究愿望,中國文化更給他們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今天這樣的傳統(tǒng)能得以延續(xù),這真的要感謝像傅吾康一樣的漢學家畢生的努力。

祝賀傅吾康教授的《為中國著迷——一位漢學家的自傳》中文版出版!

2012年9月2日于北京


[1] 本文參考了筆者以前已經(jīng)發(fā)表的三篇文章:《斯人雖已沒,后世有馀情——寫在德國著名漢學家傅吾康教授去世之際》(《中華讀書報》2007年10月24日第18版“國際文化”),《清水一片光照人——追憶傅吾康教授》(《漢學研究通訊》2008年2月號),以及《此心安處即吾鄉(xiāng)——德國漢學家傅吾康在中國的十三年(1937~1950)》(《東ァズァ文化交涉研究(別冊4)》,2009年3月),特此說明。

[2] 兩卷本《為中國著迷——一位漢學家的自傳(1912~1950)》以及《為中國著迷——一位漢學家的自傳(1950~1998)》:Wolfgang Franke,Im Banne Chinas. Autobiographie eines Sinologen 1912-1950. Dortmund:projekt verlag,1995,2.Bearb. Aufl.1997;Ders.,Im Banne Chinas. Autobiographie eines Sinologen 1950-1998. Dortmund:projekt verlag,1999。

[3] 馬漢茂(Helmut Martin)等編,李雪濤等譯《德國漢學:歷史、發(fā)展、人物與視角》,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4] 李雪濤:《日耳曼學術譜系中的漢學——德國漢學之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顧序”第2頁。

[5] Wolfgang Franke,“Die Staatspolitischen Reformversuche K’ang Yuwei’s und seiner Schule. Ein Beitrag zur geistigen Auseinandersetzung Chinas mit dem Abendland”,in: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 zu Berlin,38(1935),S.1-83(Dissertation).

[6] Duyvendak,in:T’oung Pao 33(1937),S.95-100.

[7] “Preliminary Notes on the Important Literary Sources fort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1938-1644)”,Chung-guo wen-hua hui-k’an,Bulletin of Chinese studies VII,(Chengtu-Nanking),7(1947/48),S.107-224;Studia Serica,Monogr. Ser. A,No.2,Chengtu 1948,118 S.

[8] Chinas kulturelle Revolution. Die Bewegung vom 4. Mai 1919,München:Oldenbourg,Janus-Bücher,1957,89 S.

[9] Das Jahrhundert der chinesischen Revolution 1851-1949,München:Oldenbourg,1958,297 S.(engl.übers.:A Centu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1851-1949,Oxford:Blackwell 1970).

[10] 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Harvard Univ. Press,1960,100 S.

[11] China und das Abendland,G?ttingen:Vandenhoeck & Ruprecht,1962,140 S.(Engl.übers.:China and the West,Oxford:Blackwell,1967;China and the West. The Cultural Encounter,13th to 20th Centuries,New York and Evanston:Harper Torchbooks,1967).

[12] Wolfgang Franke,China und das Abendland,G?ttingen 1962,S.3.

[13] 亦請參考傅吾康1956年的一篇演講稿:“Die historische Entwicklung der chinesischen Revolution(von 1851 bis 1948)”[《中國革命的歷史發(fā)展(1851~1948)》],in:Dialog,Düsseldorf 1956,S.53-66。

[14] 請參考:上揭《為中國著迷》(下部)德文版,第8~9頁。

[15] 蘇慶華(Soo Khin Wah)主編《慶賀傅吾康教授八秩晉六榮慶學術論文集》(Professor Wolfgang Franke,F(xiàn)elicitation. Essays in honour of his 86th birthday),吉隆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生協(xié)會出版,2000。本書由季羨林題寫書名。幾年前我在網(wǎng)上購得的一本,系蘇慶華教授送給林國平的,上面的題字為:“林國平教授斧政。弟蘇慶華敬呈。2000年8月19日吉隆坡”。

[16] 1973年傅吾康和陳鐵凡將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公之于眾,見:“A Chinese Tomb Inscription of A.D.1264,discovered recently in Brunei,A Preliminary Report”,The Brunei Museum Journal 3/1(1973),pp.91-99(togerther with Ch’en T’ieh-fan)。溫廣益的中文譯文《最近在汶萊發(fā)現(xiàn)的一塊公元1264年的中文墓碑》見:《泉州文史》(第9期),1986年,第150~154頁。

[17] 1973年傅吾康和陳鐵凡將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公之于眾,見:“A Chinese Tomb Inscription of A.D.1264,discovered recently in Brunei,A Preliminary Report”,The Brunei Museum Journal 3/1(1973),pp.91-99(togerther with Ch’en T’ieh-fan)。溫廣益的中文譯文《最近在汶萊發(fā)現(xiàn)的一塊公元1264年的中文墓碑》見:《泉州文史》(第9期),1986年,第153頁。

[18] Otto Franke,Erinnerungen aus zwei Welten - Randglossen zur eigenen Lebensgeschichte.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 Co.,1954. S.52.

[19]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38~39頁。

[20]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29頁。

[21] 上揭《為中國著迷》(下部)德文版,第180~181頁。

[22] Helmut Martin,“Der Graben und die Einebnungsbestrebungen”,in:Wolfgang Franke,Im Banne Chinas:Autobiographie eines Sinologen 1912-1950. 2.,bearb. Aufl.- Dortmund:Projekt-Verl.,1997(Edition Cathay;Bd.11). S.iii.

[23]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16頁。

[24] Wolfgang Franke u. Brunhild Staiger(Hrsg.),China Handbuch. Düsseldorf:Bertelsmann,1974.

[25] Brunhild Staiger,Stefan Friedrich u. Hans-Wilm Schütte(Hrsg.),Das gro?e China-Lexikon. Darmstadt:Primus Verlag,2003.

[26]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頁。

[27] 上揭《為中國著迷》(下部)德文版,第178頁。

[28] 請參考李雪濤《德國漢學對美國漢學之批判舉隅》一文的第二部分,此文收入朱政惠主編《北美中國學的歷史與現(xiàn)狀》一書,于2012年11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29] 上揭《為中國著迷》(下部)德文版,第71~72頁。

[30]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39頁。

[31]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23頁。

[32]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66頁。

[33]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11頁。

[34] 上揭《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11頁。

[35] 詹森(Thomas Jansen)對傅吾康所認為的中德學會是一個純粹的學術機構提出質(zhì)疑,他認為:“作為一個接受納粹政府經(jīng)濟資助的組織,尤其是在1940年正式成為德意志學院的分支機構后,它起到了越來越多的政治宣傳的作用。不過,由于該學會遠離納粹政治中心,相比當時德國國內(nèi)的文化機構而言,擁有更多的自主決定的空間,在一些情況下,德國和中國的學者也因此受益?!闭采骸侗本┲械聦W會在1933年至1945年間所從事工作的幾點說明與質(zhì)疑》,載馬漢茂等主編《德國漢學:歷史、發(fā)展、人物與視角》,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第176~193頁,此處引文見第190頁。

[36] 《為中國著迷》(上部)德文版,第111頁。

[37] Otto Franke,Erinnerungen aus zwei Welten - Randglossen zur eigenen Lebensgeschichte.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 Co.,1954. S.52.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