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則

幽夢影(精裝版) 作者:[清] 張潮 著;韓中華 注


第二則

原典

經(jīng)傳宜獨坐讀,史鑒(1)宜與友共讀。

原評

孫愷似(2)曰:深得此中真趣,固難為不知者道。

王景州曰:如無好友,即紅友(3)亦可。

注釋

(1)史鑒:中國古代歷史著作的統(tǒng)稱。史即《史記》,鑒即《資治通鑒》。

(2)孫愷似:即孫致彌,愷似為其字。

(3)紅友:酒的別稱。

譯文

儒家經(jīng)典及傳注適合一個人靜靜地坐下來獨自領悟,而歷史著作適合和朋友一起共同探討。

評析

經(jīng)傳精妙深微,需要細細揣摩,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才能得其精髓,所以要坐得住冷板凳,慢慢地仔細領悟。這是個人修為,他人領悟替代不了。即使別人的解讀有可能啟發(fā)自己,終究比不上自己咀嚼領悟出來的真滋味。

讀史則是為了鑒今,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可以用他人的經(jīng)驗彌補自身實踐的不足,可以從歷史人物和事件中獲得教益。然而歷史因史官敘述角度和立場的問題,或因直筆曲筆和取舍的不同,使本來客觀的人事風云打上了時代和史官價值觀、歷史觀的烙印。同一史實,可以因各人的見聞學識和立場觀點不一,得出大相徑庭的結論。因而史書記載允許讀者見仁見智。與友共讀探討,既能相互切磋,在交流中彼此啟發(fā),又可以避免因個人閱歷和視角局限而誤解、誤讀了豐富繁雜的歷史。

況且,在讀書中與友分享心得,比之“車馬,輕裘與朋友共”,更是一件美事。既能增進了解,識別區(qū)分朋友,也能加深友誼,平添讀書樂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