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公眾服務的理念生來就融入了特蕾莎·梅的血液之中,出生于牛津郡一個鄉(xiāng)村牧師家庭,她從小就被教育,幫助他人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自己的父母身上,她看到了他們對服務社區(qū)理念的踐行。父母對父親所在宗教團體的虔誠信仰和無私奉獻為特蕾莎·梅照亮了前行的明燈,指引著她為幫助他人而奉獻自己。由于沒有其他兄弟姐妹,梅和父母的關(guān)系親密無間。在成長的過程中,她也意識到了小團體的價值和力量。她認為和一大群人不加區(qū)分地做朋友并沒有什么好處,更喜歡和為數(shù)不多的真正的摯友交往?;貞涀约旱耐陼r光時,梅講述了一個典型的事件:她和父母前往父親所在的教堂,發(fā)現(xiàn)空蕩蕩的教堂里只有他們?nèi)齻€,三個人蹲下來,一起唱贊美詩:爸爸、媽媽、孩子,團結(jié)、自我滿足,隨時準備幫助他人。1
投身公共事務的理念在梅的家族中歷代傳承,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她自己也屢次強調(diào)這一理念。2016年6月,她在宣布參與保守黨領(lǐng)袖選舉的演講中曾說:“我成長于這樣一個家庭,我的父親是一名鄉(xiāng)村牧師,我的祖父是一名準尉。為公眾服務的理念從我記事開始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成為我的一部分?!睆哪撤N角度來說,特蕾莎·梅宣稱她的家族致力于服務他人并不夸張:她的奶奶和外婆都曾在維多利亞時代為大戶人家做過女仆,她的曾祖父當過管家。她卑微的出身和前任首相戴維·卡梅倫形成鮮明對比,卡梅倫的先祖應該是雇用仆人的人,而不是做仆人為他人服務。若以財富而論,梅的祖先并不顯赫,但從她的家譜上,你能感受到先輩們光耀門楣的決心。那些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正是她在擔任首相期間要服務的對象。
特蕾莎·梅原名特蕾莎·布拉西耶,她父親的家族可以追溯到17世紀晚期。他們生活在薩里郡東部一個名為利姆普斯菲爾德的小村莊里,這個地名首次出現(xiàn)于1086年的《末日審判書》中,據(jù)記載坐落于北部丘陵的山腳下。如今,這座小村莊有4000多個居民,不過仍有90座古老的建筑留存下來,記錄著梅的先祖?zhèn)兩钤谶@兒的時光,其中就包括特蕾莎家族的祖屋。譜系學愛好者,以前擔任過記者的羅伊·斯托克迪爾經(jīng)過實地考察認為,布拉西耶家族遷到這個小村莊的歷史可追溯到1690年。2根據(jù)他的調(diào)查,和特蕾莎·梅有直接血緣關(guān)系的人是一對名為理查德·布拉西耶和安妮·布拉西耶的夫婦,他認為,他們是梅的曾曾曾曾祖父母。1722年6月,他們在附近的奧克斯特德為自己的兒子詹姆斯舉行了洗禮儀式。整個18世紀和19世紀,理查德、安妮和詹姆斯的后代就將布拉西耶家族的血脈傳承了下來。他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窮困潦倒。這個家族的男人們就去當木匠、工匠和建筑工人,女人們就去做裁縫。當然其中也有例外,有一個人曾擔任過教師。這證明早在維多利亞時代,布拉西耶家族就攢下了足夠的錢,并且家里的人足夠開明,能夠讓家族中的女性接受教育。
19世紀晚期,一個名為詹姆斯·布拉西耶的人離開了利姆普斯菲爾德,和他的妻子莎拉·簡遷到了倫敦西南方向,距離溫布爾頓30英里的地方。這個家族在那里傳了幾代,緊鄰他們家的就是溫布爾頓公園。一個多世紀之后,他們的曾孫女特蕾莎·梅在這里出生,并在日后成為一名議員。梅的祖父湯姆及他的五個兄弟姐妹都出生在溫布爾頓的克魯克德比利特地區(qū),她的祖父是家中的幼子,1880年出生。
當兄長們像他們的先輩那樣成為木匠或建筑工人的時候,湯姆選擇了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他服役近20年,一直表現(xiàn)優(yōu)異,在即將退役時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梅在她那激動人心的就職演講中也曾講到過這位祖父的故事。據(jù)羅伊·斯托克迪爾推測,湯姆還參加過1899—1902年在南非爆發(fā)的布爾戰(zhàn)爭,依據(jù)是1901年英國全國人口普查的花名冊中,并沒有出現(xiàn)他的名字。31911年全國人口普查時,湯姆在駐扎于印度杰格拉達的皇家步槍團第四營服役。梅的祖父是駐扎在那里的幾千名英國士兵之一,盡管殖民時代的榮光已漸漸褪去,但他們依舊忠心耿耿地為王權(quán)服務。一戰(zhàn)之前,和他們統(tǒng)治的印度本土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相比,駐印英國士兵的處境要好得多。他們可以參加各種社團和社會活動,進行短途旅行和體育運動,還可以參觀閱兵式,在陽臺上喝雞尾酒時,會有大批當?shù)氐钠腿藶樗麄兲砑佣潘勺泳坪吞K打。作為一個中士,湯姆·布拉西耶沒有太多機會接觸上層社會,他的生活也不像高級軍官那樣奢華,不過依然比留在家中的兄弟姐妹的生活要優(yōu)渥得多。這也許就是他選擇帶著家人在兵營生活的最主要原因。當1911年人口普查進行時,湯姆的妻子艾米剛剛誕下一個男孩,他們?yōu)樗∶材匪埂?/p>
梅的祖母艾米·布拉西耶似乎是一位頗有進取心的年輕女性。她的父親戴維·帕特森在溫布爾頓一個大戶人家當管家,恰巧和布拉西耶家族為鄰。這個職位其實頗有聲望,但1892年,戴維在42歲時壯年早逝,使得這個處于世紀之交的家庭只能勉強度日。也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幾年之后,20歲上下的艾米遠離故土,來到12000英里外的新西蘭,她女承父業(yè),為在基督城生活的一戶人家提供家政服務。她在新西蘭堅持了兩年,思鄉(xiāng)之情愈演愈烈,20世紀到來的時候,她動身返回英格蘭。在回鄉(xiāng)的船上,她遇上了一位溫布爾頓的青年才俊—湯姆·布拉西耶,當時他已經(jīng)在駐印皇家步槍團中服役。艾米當時身材高挑,留著一頭黑色的秀發(fā),非常引人關(guān)注,她很快就吸引了湯姆的目光。由于他們對溫布爾頓有著共同的回憶,因此一路上兩個人相談甚歡,借此消磨海上無聊的時光。當船在印度靠岸,湯姆就要返回兵營的時候,兩個人擦出愛情的火花,墜入了愛河。4
這段感情經(jīng)歷了長達9年的兩地分離,湯姆當時依舊在印度服役,而艾米則在倫敦西部的拉德布羅克街找到一份新的家政工作。這條街后來成為諾丁山地區(qū)的權(quán)力中心,大批富有的政治家聚集在這里。她的孫女逐步接近這個階層,并最終戰(zhàn)勝了他們。其實在艾米生活的年代,拉德布羅克街已經(jīng)很繁華了,她在一座四層大別墅里擔任客廳女侍,是四個客廳女侍之一。這棟別墅屬于富有的中年寡婦卡羅琳·亨德森以及她的兩個成年的女兒。也許是出于對現(xiàn)實和經(jīng)濟狀況的考慮,兩個人直到1909年才舉行婚禮。當時湯姆已經(jīng)從印度返回英格蘭,住在漢普郡溫徹斯特的軍械庫附近?;槎Y在弗利特小鎮(zhèn)的一座新教徒教堂中舉行,艾米在這個小鎮(zhèn)上居住,距離湯姆的兵營大約25英里?;楹蟀桌^續(xù)在亨德森的別墅內(nèi)工作,不到兩年,湯姆再次返回印度,這次他的妻子艾米選擇隨行?;蛟S是因為長久的婚約讓她倍感痛苦,又或許是她對自己比丈夫年齡大這件事特別敏感,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1911年的人口普查中,艾米謊報了自己的年齡,減了整整10歲,她宣稱自己只有24歲,但實際上,當時她已經(jīng)34歲了,丈夫湯姆32歲。
在印度的那段時間里,艾米共生了兩個兒子,這是她和湯姆撫育的五個孩子中最大的兩個。不過不幸的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她返回英格蘭時,只剩下一個孩子還存活于世。一返回故土,她就在倫敦西南旺茲沃思的紹斯菲爾德定居了,她居住的地方離她在溫布爾頓的親戚家很近。湯姆在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突出,被提拔為軍士長,并因作戰(zhàn)英勇而獲得勛章。不過在1917年,梅的父親休伯特出生了,此時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還有一年。湯姆選擇了退伍,并在旺茲沃思做了一名辦事員,1951年在那里去世,終年70歲。
艾米以88歲高齡去世,梅的堂兄艾倫·布拉西耶曾經(jīng)談到過奶奶艾米:就像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樣,她是一個善良、誠實、直爽的人,自己非常有主見。而且如果她心情很糟糕,她也會不露聲色,你必須千方百計地試探,才能知道她的想法。5另一個表兄安迪·帕羅特則認為,和她的兒子休伯特以及孫女特蕾莎一樣,艾米非常認真地履行幫助他人這項責任:
她經(jīng)常寄出支票……雖然她自己也沒有多少錢,但她依然關(guān)愛他人。在湯姆去世之后,她曾在薩里我父母的家中和我們生活了幾年,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學。她每天都戴著我父親為她配備的耳機收聽BBC的家政服務節(jié)目,然后編織羊毛方巾寄往非洲或其他貧困地區(qū)。6
梅的外祖母瓦奧萊特·巴恩斯,不是“外婆”,堅持讓她的外孫女用更正式的“外祖母”稱呼她。7和梅的奶奶艾米一樣,瓦奧萊特在20世紀初的幾年間也曾從事家政服務。瓦奧萊特的父親威廉·韋蘭在一家商店做行李搬運工。在瓦奧萊特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把家從德文郡遷到了伯克郡的雷丁市。年僅十幾歲的時候,瓦奧萊特就為一位富裕的大學教授沃爾特·達菲爾德和他的妻子多麗絲當女傭。多麗絲此前居住在澳大利亞,最近才來到雷丁市。瓦奧萊特身材嬌小,身高還不足5英尺,不到20歲就和雷金納德·巴恩斯談戀愛。雷金納德出生于漢普郡的米爾頓市,是一位旅行推銷員兼皮革工人。其他人都喊她維,她稱呼自己的丈夫雷吉,與湯姆和艾米一樣,維和雷吉的愛情也必須接受異地分離的考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雷吉參了軍,在陸軍輜重部隊里做了一名二等兵,被派往東非作戰(zhàn)。8在雷吉參與海外作戰(zhàn)時,瓦奧萊特送給他一張自己的照片,這張照片流傳了下來,現(xiàn)在依然保存完好。她在照片的背面寫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話:維送給雷吉這張照片,里面飽含真摯熱烈的愛,希望你在東非好運,勝利而歸。橫亙在我們之間的海洋是我們的宿命,難道我們沒有辦法再相見了嗎?因為愛情,千萬不要忘記我。9
瓦奧萊特熱切地盼望著雷吉從戰(zhàn)場平安歸來,上天也沒有辜負她。他沒有忘記她,他們終于重逢了。從戰(zhàn)場上平安歸來的他于1917年迎娶了她,不過他們的幸福生活維持了還不到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雖然結(jié)束了,但隨之而來的是眾所周知的大規(guī)模流感。這場流感造成了500萬人死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死亡人數(shù)的三倍。1918年,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威廉·韋蘭和他的兒子,也就是瓦奧萊特的父親和哥哥相繼離世。10除了要面對失去兩位至親的情感創(chuàng)傷之外,韋蘭家族還因為失去了兩個主要的負擔家計的人而背上了沉重的經(jīng)濟包袱。威廉去世之后,夫婦倆搬去和瓦奧萊特的母親一起生活。《每日郵報》的編輯杰弗里·利維曾對梅的家譜做過大量細致的調(diào)查,他認為,貧困的生活不僅促使他們搬去韋蘭家族的房子中居住,而且還讓他們遲遲不敢要第一個孩子。第一個孩子降生時,維已經(jīng)33歲,在當時已經(jīng)算高齡產(chǎn)婦了。11韋蘭家的連棟房屋本來就很小,幾年之后,瓦奧萊特的另一個姐妹也搬了進來,使得原本狹窄的空間更加逼仄。
梅的母親扎伊德出生于1928年,她的哥哥莫里斯于四年前出生。關(guān)于這個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名字,坊間早已有諸多揣測。實際上這個名字主要源自瓦奧萊特倔強的個性,與任何外國因素無關(guān)。梅曾這樣評價她的母親:
她的哥哥首先降生,外婆想為兒子取名為肯尼斯,但外公為他取名莫里斯。所以外婆說,如果女兒降生的話,由她來取名字。外婆為她取名扎伊德,這個名字從何而來我不清楚。在遇到我的父親之前,她就已經(jīng)定期去教堂做禮拜了。12
實際上,瓦奧萊特也經(jīng)常去教堂做禮拜,和她未來的女婿休伯特一樣,她是一位虔誠的國教教徒。她很可能是在《圣經(jīng)》中找到了這個名字:扎伊德是“公主”的意思,在《舊約全書》中,扎伊德是亞伯拉罕的妻子。
特蕾莎·梅出生的時候,瓦奧萊特和雷吉都還在世。雷吉于1970年去世,終年78歲。瓦奧萊特一直活到94歲,直到她的女兒扎伊德去世幾年后,她才離世。在她寡居的許多年里,瓦奧萊特只能靠輪椅行動,還因接種天花疫苗而忍受著種種不良反應。格林斯·巴恩斯嫁給了梅的表兄艾德里安·巴恩斯,她說雖然瓦奧萊特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但她從不讓自己閑下來,“她雖然身材嬌小,但行動非常敏捷,做事也相當果斷,并且非常、非常堅強”。13很明顯,特蕾莎·梅繼承了她那從事家政服務的祖母和外祖母的堅強性格。
從瓦奧萊特·巴恩斯為自己女兒起的名字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她那虔誠的奉獻精神。湯姆·布拉西耶和艾米·布拉西耶是否經(jīng)常去教堂做禮拜,我們并不確定。實際上,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愛德華時代,他們應該和教會有一些聯(lián)系。他們選擇在新教教堂結(jié)婚,很有可能是出于便利的考慮,因為這個教堂離艾米居住的地方很近。這表明他們的信仰更傾向于低教會派的宗教觀點,他們更注重個人品德和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而反對那種教會權(quán)力過大的組織機構(gòu)。他們的兒子,梅的父親休伯特的信仰卻與他父母的截然不同。
休伯特天賦異稟,1928年,他通過了旺茲沃思學校的入學考試,這是一家在紹斯菲爾德的文法學校,離他家不遠。這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旺茲沃思學校是整個郡最好的公立學校之一。休伯特因此受到鼓舞,申請進入大學繼續(xù)深造。在當時,對他所屬的那個階層來說,這完全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特蕾莎·梅之所以長期關(guān)注英國的文法學校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的教育機會,也許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她的父親在旺茲沃思學校的經(jīng)歷。休伯特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獲得了老師的認可,在最后一年,他被選為男生代表。無巧不成書,女子學校選出的女生代表是18歲的瑪喬麗·梅菲爾德斯·斯威廷,后來她成為梅在牛津大學的導師。2014年,為了向斯威廷表示敬意,牛津大學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梅在這次宴會上講述了父親和老師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在兩個學校舉行的聯(lián)合晚會上,按照傳統(tǒng),男生代表應該向女生代表獻花。休伯特表現(xiàn)得有點沒有風度,他給瑪喬麗了一束菜花。14
大約在青少年時期,休伯特就對宗教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從旺茲沃思學校畢業(yè)兩年后,也就是20歲的時候,他入讀利茲大學,成為神學院的一名學生。這是一所紅磚大學,由約克科技學院和利茲醫(yī)學院在1904年合并而成。在利茲,休伯特在一棟由附近的復活天主教學院運營的大學生宿舍里居住,開始逐漸轉(zhuǎn)變?yōu)橐幻麌躺衤毴藛T。這所學院于1903年在米菲爾德小鎮(zhèn)附近成立,如今,這所學院自稱是“一所與眾不同的神學院”,信奉高教會派的信條。相比湯姆和艾米舉行婚禮的新教教堂所秉持的教義,英國國教的傳統(tǒng)截然不同。這所學院與天主教團體復興運動的聯(lián)系頗為密切,而這場運動與19世紀英國國教中萌生的基督教社會主義和復興天主教主義密切相關(guān)。學院要求所有的學生一周內(nèi)必須有六天進行晨禱和晚禱。學院選擇建在英國北部的工業(yè)區(qū)也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這個團體的創(chuàng)建者一直致力于在貧困社區(qū)開展牧師工作,學院建造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了給當?shù)刎毨У娜藗兲峁┳诮讨笇А蛟S這也是休伯特決定在此接受教育的原因之一。休伯特似乎也接受了該學院的宗教精神,特別是奉獻精神,或許最重要的是為公眾服務的精神。在利茲大學求學的最后一年,他當選為學生代表,在米菲爾德做禮拜期間,休伯特得以結(jié)識當時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他定期來這里進行懺悔。此外,他還認識了一位德國牧師迪特里?!づ蠡糍M爾,他帶領(lǐng)自己的信徒和納粹作斗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之前,他一直在學院里待著。后來他被絞殺在福洛森堡集中營,那時距離1945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僅有兩周時間。
1940年春天,休伯特從利茲大學畢業(yè),獲得了神學專業(yè)一等榮譽學位,那可能是戰(zhàn)爭中最黑暗的時期。英國獨力抵抗納粹德國,在此之前,德國法西斯在歐洲大陸發(fā)動了閃電戰(zhàn),在僅僅6周時間內(nèi),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相繼淪陷。美國那時尚未參戰(zhàn),歐洲前途未卜。面對這種絕望的局面,新任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全國頒布征兵令,要求36歲以下的男人全部入伍參戰(zhàn)。在戰(zhàn)爭開始的頭一年,休伯特當時還是個學生,因此沒有參軍入伍。畢業(yè)那年他23歲,選擇了一份不需要服兵役的職業(yè)—牧師。和他當兵的父親湯姆不同,在戰(zhàn)爭期間,他決定在后方為人民提供精神支持,以這種方式為自己的祖國略盡綿薄之力。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其他戰(zhàn)爭不同,后方的平民也不能幸免于難,每天都承受著恐怖、暴力和極端絕望的折磨。有時,無論是男人、女人還是孩子,每天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作為一名牧師,休伯特見到的慘狀并不比他的父親湯姆在戰(zhàn)場上見到的少。
1942年,休伯特在米菲爾德取得神學碩士學位后,在圣安德魯使徒教堂擔任助理牧師,這個教堂位于倫敦西南卡特福特的薩瑟克主教區(qū)內(nèi),由英國國教徒在世紀之交建立,這一地區(qū)也是倫敦最貧窮的地區(qū)之一。休伯特來到這里時,當?shù)孛癖娨呀?jīng)見識到閃電戰(zhàn)的可怕。就在他入職圣安德魯使徒教堂6個月之后的1943年1月20日,休伯特在后方親眼目睹了最悲慘的災難,當?shù)匾凰挥谏5潞账固芈飞系男W被德軍的戰(zhàn)斗轟炸機擊中。實際上,在閃電戰(zhàn)最頻繁的1940年和1941年,首都倫敦的所有學生都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了安全地帶。盡管在戰(zhàn)爭中期,人們?nèi)匀幻媾R著突如其來空襲的威脅,但許多父母忍受不了分離的痛苦,他們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自己的孩子接回倫敦。因此包括桑德赫斯特路上的小學在內(nèi),一些學校重新開放。
中午12:30,一枚重1100磅的SC500炸彈在學校上空拋下。這個時候,許多老師和學生都在餐廳吃午飯,餐廳瞬間就變成了一堆瓦礫。當?shù)氐目找u警報響起的時候已經(jīng)太遲了,也就是說,學校里的人根本沒有得到預警。后來德軍宣稱,德國戰(zhàn)機飛行員誤把此處當成了平地上的居民區(qū),他們故意將此作為襲擊目標。眾所周知,這是一個完全不合法的襲擊目標,但德軍此舉是為了報復三天前英國皇家空軍對柏林的襲擊,這也是希特勒制定的“恐怖性空襲”戰(zhàn)略的一部分。15總共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和六位老師在這次襲擊中喪命。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被埋葬在平民死難者公墓—西塞爾綠葉公墓,葬禮由薩瑟克區(qū)的主教伯特倫·辛普森主持。休伯特當時也在場,在接下來的5年中,他一直待在距離那所學校僅100碼的圣安德魯使徒教堂,竭盡所能地安慰那些因失去孩子而悲痛欲絕的父母。
這場災難發(fā)生后幾個月,休伯特就被薩瑟克大教堂正式任命為牧師。眾所周知,許多“米菲爾德人”,也就是從那所學院畢業(yè)的學生都自愿宣誓終身不娶,成為一名修士,他們將自己的生命獻給自己的同胞,來幫助更多的人。雖然布拉西耶神父沒有選擇成為一名修士,16但米菲爾德對他的宗教觀點的影響卻貫穿一生。2014年,特蕾莎·梅在《荒島唱片》節(jié)目上選擇了英國國教高教會派祈禱時的一首圣歌《我們在他面前彎腰,尊崇這偉大的圣禮》。英國國教牧師和新聞工作者賈爾斯·弗雷澤談到這首圣歌時說:
這的確是一個極好的選擇,首先,一個不經(jīng)常去做禮拜的人不會熟悉這首歌;其次,這顯示出她那秉持高教會派教義的父親對她的宗教觀點的影響。賜福、圣禮崇拜—或者像新教徒嘲弄者所說的“圣餅崇拜”—這表明他是一個鐵桿的國教教徒。17
實際上,休伯特直到1955年才結(jié)婚,那時他已經(jīng)37歲,在一個人們通常在25歲之前解決婚姻問題的年代,這也許意味著這位年輕人的確曾經(jīng)考慮過獨身生活。
扎伊德·巴恩斯比她的丈夫小十多歲,26歲步入婚姻殿堂。1948年,休伯特前往賴蓋特的圣盧克教堂擔任牧師,賴蓋特是薩里郡比較繁華的一個小鎮(zhèn),仍隸屬于薩瑟克主教區(qū)。5年之后,他再次搬到了蘇塞克斯郡東部的濱海小鎮(zhèn)伊斯特本,為居住在療養(yǎng)院的基督徒擔任牧師。和她居無定所的未婚夫不同,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扎伊德一直生活在一個地方—南安普頓街156號,“雷丁的有軌電車會在她居住的連棟房屋前轟隆隆地駛過,廁所就在后院”。18這對夫婦在扎伊德居住的街區(qū)教堂里按照英國國教的習俗結(jié)了婚,扎伊德那虔誠信教的母親瓦奧萊特對自己的女兒選擇了一位國教牧師作為丈夫非常滿意?;楹?,扎伊德跟著自己的丈夫搬到了伊斯特本,住在基督徒醫(yī)院為牧師提供的居所里。
伊斯特本所有的基督徒都集中居住在美麗、繁華的米德斯地區(qū)。他們居住的房屋是1867年修建的哥特式建筑,信奉國教的修女負責照看療養(yǎng)院中居住的國教徒。如今,這個教堂已經(jīng)成了婚禮舉辦地,療養(yǎng)院也改造成了豪華公寓。這家療養(yǎng)院因為缺乏足夠的修女來照顧病人,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運營,因此1959年被納入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2004年停止接收病人。在1959年之前,休伯特夫婦一直待在那里。1956年10月1日,在她的父母結(jié)婚一年多之后,特蕾莎·瑪麗·布拉西耶在伊斯特本阿平頓街的一家產(chǎn)院里出生了。她的父親打算以阿拉維的圣女特蕾莎的名字為她命名,17世紀時,這位加爾默羅修會的修女致力于提倡靜觀祈禱和教會改革。
在特蕾莎·梅的生活中,宗教和公共服務在她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她父母的宗教信仰在這方面對她的影響持久而深遠。與英國國教高教會派成員的生活相比,她的生活似乎更加傳統(tǒng),她對國教的信仰似乎也更加堅定。在談到她的宗教信仰時,特蕾莎·梅這樣說道:
宗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仍在不斷加深對國教的認識,現(xiàn)在我無法像以前那樣參與宗教活動,但我依然定期領(lǐng)受圣餐。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已經(jīng)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宗教能告訴我自己是誰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
梅曾表示,雖然她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在青少年時期,她非常喜歡和父親進行冗長的辯論。他們也許討論了她拋棄國教高教會派的教義,采取一種更溫和、更低調(diào)的方式的傾向。她說:
這種辯論非常有趣,因為……我沒有什么機會討論宗教問題。我想部分原因是我的父母并沒有將他們的宗教信仰強加給我。毋庸置疑,我早年在教堂里長大,經(jīng)常去教堂做禮拜,但需要強調(diào)的是,如果不想去,我完全可以拒絕。因此我很清楚,我不必受任何形式的束縛。19
作為一名議員,特蕾莎·梅的抉擇有時會讓父母感到與他們的宗教信仰有所沖突,但她從不回避做出自己的選擇,包括采取激進措施使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她拒絕透露父親是否贊同她的做法,英國國教的某些教義似乎也不太適合梅的性格。很難想象,大不列顛的第二位女首相,過去十年一直孜孜不倦地鼓勵婦女進入議會,同時支持許多國教成員(雖然沒有在米菲爾德學院接受過教育)依舊支持的教義—避免任命女性牧師。
1997年,特蕾莎·梅成為梅登黑德地區(qū)的議會代表,她經(jīng)常去古老的教區(qū)教堂—圣安德魯教堂做禮拜。這個教堂是一個漂亮、典型的英國國教教堂,部分建筑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靠近梅在桑寧的原選區(qū)。她靜靜地保持著自己的信仰,一般不向外人談及。雖然未向外人談及,但她恪守著對宗教的承諾。撒馬利坦會在威斯敏斯特經(jīng)營著一家收容所,2014年,當梅擔任英國最具挑戰(zhàn)性的職位—內(nèi)政大臣時,曾為該收容所的居民做過午飯,這件事她也沒有對外宣揚。20她的這種質(zhì)樸、低調(diào)的慈善行為已經(jīng)足以讓父母引以為傲。
在談到梅的政治哲學時,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以前的同事都會講到她的宗教信仰,前威爾士事務大臣謝里爾·吉蘭在議會供職時曾與梅共事近20年,她說:
她對于宗教的信仰總是不露聲色的,她不會表現(xiàn)得太明顯,因為她不是福音派的信徒。不過她一直堅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并有著堅實的基礎(chǔ)。你能夠感覺到,這種基礎(chǔ)能為她提供非常強有力的道德指南。我認為她完全不需要賣弄,她只是在付諸實踐,她經(jīng)常去教堂。
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便與梅在莫頓地方議會共事的約翰·埃爾維奇也說:
在她的政治哲學背后,有一股強大的道德力量。那個時候,我對她的父母以及家庭背景一無所知,但是,很明顯就能感覺到,這是那股力量的來源。顯而易見的是,她始終秉持著一種團結(jié)、為公眾服務的意識,這并不完全是一種政治策略,“她已經(jīng)取得了極高的政治成就”,只要在那個職位上,她真的想做些事情。
這是保守黨人典型的信仰:低調(diào)、傳統(tǒng)、穩(wěn)定、拒絕任何賣弄。一言以蔽之,特蕾莎·梅對宗教的虔誠促使她在政治領(lǐng)域采取具體措施,來為她的追隨者服務。她的批評者和追隨者可能對她的成功頗有爭議,但卻沒有一個人質(zhì)疑她的虔誠。
1.采訪,特蕾莎·梅,《荒島唱片》, BBC第四頻道,2014年11月23日。
2.https://roystockdillgenealogy.com/theresa-may/。
3.同上。
4.《揭秘:特蕾莎·梅的奶奶和外婆都從事過家政服務》,杰弗里·利維,《每日郵報》,2015年2月24日。
5.同上。
6.同上。
7.同上。
8.《揭秘:特蕾莎·梅的奶奶和外婆都從事過家政服務》,同上。
9.同上。
10.同上。
11.同上。
12.《特蕾莎·梅將成為下一個撒切爾夫人》,西蒙·沃爾特斯,《星期日郵報》,2016年9月2日。
13.《揭秘:特蕾莎·梅的奶奶和外婆都從事過家政服務》,同上。
14.《泰晤士日報:教皇震動麥迪遜廣場公園,特蕾莎·梅講了個笑話》,帕特里克·基德,《泰晤士報》,2015年6月17日。
15.《英國上空的納粹德國轟炸機:閃電戰(zhàn),1942—1943年》,克里斯·戈斯,
克雷西,2003年版。
16.《牧師的社會實踐助力通往唐寧街的路》,艾倫·馬林森,《泰晤士報》,2016年7月23日。
17.《郊區(qū)牧師的女兒——圣徒特蕾莎的歡喜和哀愁》,賈爾斯·弗雷澤,《英國衛(wèi)報》,2016年7月14日。
18.《揭秘:特蕾莎·梅的奶奶和外婆都從事過家政服務》,利維,同上。
19.《荒島唱片》,同上。
20.《宗教的深遠影響:信仰、希望和仁愛》,吉納維芙·羅伯茨,《獨立報》,2015年11月20日。
- 1086年,英國國王征服者威廉一世下令對全國土地和人口進行清查,調(diào)查結(jié)果匯編成兩大冊,原書名意為《土地清丈冊》。此次調(diào)查精細嚴格,記錄巨細靡遺,強調(diào)權(quán)威性和最終性,好比世人在接受末日審判一樣,因此又被稱作《末日審判書》。
- 在英國中等教育體系中,學??梢源笾路譃楣⒌奈姆▽W校、綜合學校和私立的公學。文法學校歷史悠久,課程側(cè)重人文學科,大部分學生將來會升入大學。
-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英國重要工業(yè)城市建立的伯明翰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布里斯托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利茲大學和利物浦大學獲得皇家特許,這六所大學被稱為紅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