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紀》里描畫的東征線路圖是:
公元前665年,45歲的神武天皇帶領(lǐng)他的一族兄弟和軍隊,從南九州的日向出發(fā)。神武一行人馬首先向筑紫國的菟狹(現(xiàn)大分縣宇佐市)、岡山門(今福岡縣遠賀郡)進發(fā),12月末到達安藝國的埃宮(今廣島縣安藝郡府中町)。
第二年3月,東征軍到達吉備國(今岡山市),并在這里建高島宮,作為兵船和兵糧的中轉(zhuǎn)站。
三年后的2月,神武的軍隊正式開始東進,在難波成功登陸。3月,到達河內(nèi)國的草香邑(今東大阪市日下町)。4月,神武軍徒步至達龍?zhí)铮ń衲瘟伎h北葛城郡王寺町附近),翻越膽駒山,進入奈良盆地。
就在這里,神武的軍隊遇到了當?shù)貏萘﹂L髓彥的頑強抵抗,神武的長兄五瀨命被飛箭穿心至死。不得已,全軍從草香津退卻。稍事休整后,又取熊野出發(fā)北上的路線,再次進入奈良盆地,肅清抵抗勢力,最終逼近了長髓彥的勢力圈。長髓彥是此地大和王朝的君主,他決定親自與神武談判。他對神武說:“你也打出天津神的名義?在我的身邊也有一位自稱天津神的,叫饒速日命。你們兩位究竟誰是正宗的天津神?”
他繼續(xù)說:“我把我的妹妹嫁給他,生出一子叫可美真手命。我也依據(jù)君主饒速日命的命令侍奉這位幼子。我不明白的是,為什么天神之子會出現(xiàn)不同的人物?為什么都要以天神之子的名義,搶奪他人的國土呢?”神武對此回答道:“天神之子確實很多。你的那位君主,如果是真天神之子的話,一定會有神寶之類的東西隨身攜帶。你能出示你那位君主的神寶嗎?”
神武的話,提醒了長髓彥。他拿出饒速日命的象征物——天羽羽衣和矢劍給神武看,并說:“我能拿得出饒速日命的神寶作為證據(jù)。你有什么證據(jù)嗎?”
神武看了一眼,認可了天羽羽衣和矢劍是真貨,然后不慌不忙地也拿出同樣的天羽羽衣和矢劍給長髓彥看。
長髓彥知道自己遇上了真正的麻煩,可他還想抵抗。但饒速日命看到長髓彥大勢已去,便做了叛徒,親手將長髓彥殺死,并把王位禪讓給了神武。神武對饒速日命的忠誠表示了贊賞。有趣的是,這位饒速日命日后成了日本歷史上物部氏的始祖,與天皇家結(jié)成了既仇又親、既恨又愛的關(guān)系。
從日向出發(fā),東征6年,歷經(jīng)千難萬險,神武天皇終于君臨大和,完成了建國大業(yè)。
神武天皇東征的意義,至少有三點:第一,從天孫降臨到神武東征,日本天皇家完成了從神代到人代的邏輯演進,這就為“現(xiàn)人神”——這一日本天皇的本質(zhì)定下基調(diào);第二,從神武東征來看,天皇一開始就是權(quán)力和權(quán)威的化身,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和征服欲,但到后來這其中的部分功能讓給了幕府的將軍,自己成為只有權(quán)威沒有權(quán)力的象征;第三,天皇一開始就不是完人,他也會犯錯誤,會失敗,悲情永遠是日本天皇的軟色調(diào)。
辛酉年(公元前660年)正月,神武在橿原的山麓下建宮即位,日本第一代天皇誕生。神武天皇被稱為“始馭天下之天皇”,意味最初統(tǒng)治日本的天皇。日本人的建國紀念日——2月11日,就是從這里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