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存在者、整體存在者、同一事情 8

海德格爾人學思想研究 作者:劉敬魯


其次,至于海德格爾究竟為什么命名這一概念,根據(jù)我們目前的思考來看,這主要應是海德格爾為了統(tǒng)一探討西方哲學史上那些把宇宙或世界作為研究對象的各種哲學的需要。回顧自古希臘以來的西方哲學歷史,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哲學家都以某種方式對宇宙或世界整體進行了探討,探討的對象是共同的,但所使用的名稱、所探討的重心、所使用的探討方式卻存在許多不同。因此,要對這些哲學思想進行深入探討,把握它們的不同的或相同的實質(zhì),闡明它們各自的既有差別又有共同點的歷史意義,需要對它們所研究的共同對象做出統(tǒng)一命名。

從所使用的名稱來看,在西方哲學史上的不同階段,甚至同一階段的不同哲學家,對于那個最大的共同對象即宇宙的命名經(jīng)常存在不同。古希臘的大多數(shù)哲學家稱做宇宙或自然,如赫拉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世紀的哲學家或者稱做宇宙,或者稱做世界,如奧古斯丁和阿奎那。近代的哲學家大多稱做自然或世界,如培根、霍布斯、康德和黑格爾等?,F(xiàn)代的哲學家則有的稱做世界,如叔本華和尼采,有的稱做宇宙有機體,如懷特海,有的稱做大全,如雅斯貝爾斯。顯然,要統(tǒng)一分析研究這些探討最大的同一對象的哲學,最好對這一對象做出統(tǒng)一的命名。

從所探討的重心來看,古希臘哲學重在探討宇宙萬物的共同本原、統(tǒng)一來源、統(tǒng)一存在,并分別把水、火、氣、土、原子等作為宇宙萬物的共同本原;中世紀的哲學家重在探討作為世界開端和終極原因的創(chuàng)造者,即把上帝作為最高的探討對象;近代的哲學重在探討世界萬物的共同本質(zhì)、同一性質(zhì),如近代唯物主義認為是物質(zhì),近代唯心主義認為是精神;現(xiàn)代哲學則試圖尋找支配宇宙世界運轉(zhuǎn)的活的靈魂,如意志論哲學認為是意志,生命哲學認為是生命,有機論哲學認為是有機力量。同樣,盡管這些哲學所探討、所強調(diào)的重點、方面、維度存在不同,但畢竟都是對于整體宇宙世界的探討,因而海德格爾使用“整體存在者概念”,既突出了宇宙的整體性質(zhì),也可以方便地把上述不同哲學所作的各種探討內(nèi)容統(tǒng)一囊括其中而做出自己的分析。

從對宇宙世界的探討方式來看,古希臘哲學家由于當時人類的科學和思維水平的限制,只能主要使用經(jīng)驗觀察、直觀實證的方式,中世紀的哲學家則由于受到強大的宗教氣氛的深刻影響而主要使用了表象和推理相混合的方式,近代哲學家則由于人類科學和思維能力的質(zhì)的飛躍而主要使用了實驗實證和理性反思的方式。顯然,這些不同的方式或方法,對于探討整體宇宙世界,有著各自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海德格爾以“包含多樣性的整體存在者”來命名整體宇宙世界,既可以說明整體存在者的存在內(nèi)容的多樣性,也可以說明它的存在方式的多樣性。

無論是海德格爾明確命名了整體存在者概念,還是其他哲學家提出了這一概念,對于我們所進行的海德格爾研究來說,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是,海德格爾為何使用這一概念,它的性質(zhì)或作用如何?具體地說,在海德格爾的文本語境中,這個問題就是,整體存在者是海德格爾僅僅為了批判形而上學而使用的一個負面或否定意義的概念,還是為了解釋早期希臘思想家的思想而使用的一個正面意義的概念,還是一個隨著海德格爾的前后期思想的重大變化而形成了不同性質(zhì)或作用的概念,因而是為了解釋和分析西方從古希臘到現(xiàn)代的主要哲學形態(tài)而使用的一個解釋性、理解性和視界意義的概念。我們下面的考察表明,它的性質(zhì)或作用應屬于最后這一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