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法國酒莊,如果酒莊的祖先本身不是名人的話,至少,很多都和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連在一起。這些人物可能是因為權(quán)力(如皇族,或至少國王身邊的寵臣)、因為金錢(喝酒的有窮人,但造酒、特別是擁有酒莊的,一定是富人)、因為文化(所謂法國版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侗)……與酒莊和酒有了這樣那樣的關(guān)系,也造就了這些坐擁瓊漿玉液的名門望族。
干邑(Cognac)地區(qū)的華賓(Frapin)酒莊的歷史,就糾纏在眾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之間。特別是,還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聯(lián)系在了一起。
1910年,安德烈·雷諾(Andr Renaud)在巴黎一家餐館里碰見了列寧。自此之后,他們經(jīng)常一起晚餐。好像安德烈買單的時候更多些。
那時安德烈是法學博士、律師,在斯多克出版社(Maison d’dition Stock)上班。這家出版社現(xiàn)在已經(jīng)歸了出版巨頭樺榭(Hachette),但他那時上班的地方今天還在,在巴黎法蘭西喜劇院對面,是一家書店,叫Delamain。
想必是革命導師和這個法國律師相處愉快。1920到1921年的冬天,安德烈·雷諾應已經(jīng)是蘇聯(lián)領袖的列寧同志的邀請,到俄羅斯打獵。這次打獵的收獲是一只漂亮的西伯利亞白熊。
1923年,成了華賓家族掌門人的安德烈·雷諾,買下了人頭馬(Remy Martin)100%的股權(quán),并把華賓家族經(jīng)年歷久存下的干邑,放到了人頭馬的瓶子中,自此創(chuàng)造了這個馳名世界的品牌。
其實,華賓家族的輝煌,早在12世紀就開始了。1189年,老雷諾在今天干邑地區(qū)的Fontdouce 修道院當神甫的時候,他的弟弟就參加十字軍東征,遠赴耶路撒冷了。又過了大約80年,到1270年時,家族在干邑地區(qū)擁有了第一塊葡萄園,那時的掌門人是讓·華賓。又過了200多年,另一個與祖宗同名的讓·華賓,成了圣女貞德忠誠的馬夫。
后來,1494年,法國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品《巨人傳》的作者、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 ois Rabelais)出生了,他的媽媽就是華賓家族的女兒。拉伯雷的姐姐又嫁給了華賓家族的男孩,他們的兒子、也就是作家拉伯雷的外甥,成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宮廷伺酒師。干邑也是弗朗索瓦一世的老家。這以后的多個世紀,華賓家族一直是法國國王的御用廚師和醫(yī)生。
慢點說!我已經(jīng)有點糊涂了。這些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實在有點繞人。
到了17世紀末,作為法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忠實信徒,“法醫(yī)”皮埃爾·華賓成了大劇作家莫里哀的藥師,到今天,華賓家族還肯定地說,大劇作家在舞臺上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還欠著他的藥師100金法郎。1696年,為感謝皮埃爾的殷勤服務,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賜給他一些武器。這些武器現(xiàn)在成了所有華賓干邑瓶子上的裝飾。
整個18世紀,華賓家族一直擔當著法國王室的御醫(yī)。同時,他們也建設和擁有了整個干邑地區(qū)最大的葡萄園。
1883年,前面提到的那個和列寧同志是哥們兒的安德烈·雷諾,和瑪麗·華賓結(jié)為夫妻。事實上,他們是表兄妹,一個是老華賓先生的孫女,一個是老華賓先生的外孫。這在那時的歐洲不奇怪,顯赫的家族乃至王室,通常是近親結(jié)婚,絕對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再后來,馬科斯·君度娶了安德烈·雷諾的女兒熱娜維耶夫,他本人則成了人頭馬的總裁。安德烈·雷諾這時當然還是蘇聯(lián)領導人的座上客,同時,蘇聯(lián)領導人米高揚等也曾到訪干邑。華賓干邑和人頭馬干邑1990年分家的時候,華賓干邑仍是干邑地區(qū)的“老大”,有320公頃的葡萄園;同時,他家仍然擁有數(shù)量最多的陳年干邑。
馬科斯·君度和熱娜維耶夫的大兒子就是創(chuàng)建了“世界美食圖書大獎賽”的愛德華·君度(Edouard Cointreau),他直到今天還經(jīng)常去他姥爺上班的地方、巴黎Delamain書店買書。
至于君度這個姓氏,聽著怎么那么耳熟?對了,有一種橘子釀的酒就叫這個名字,一字不差。——沒錯,不過,那是又一個名門望族的故事了。也就是說,又一些繞人的復雜人物關(guān)系。
——我們還是見好就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