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不管寫得多么神怪,都意在表現最具普遍性的世俗愿望,即正義戰(zhàn)勝邪惡,真善美制服假丑惡。武俠小說構筑的刀光劍影的劍俠江湖,實際是充滿世俗價值觀的現實世界。故事中的張汶祥刺馬、火燒紅蓮寺,集中表達了丑惡可猖狂一時,最終還是要受到懲罰的世俗心理。而昆侖派開山鼻祖乃為明朝一皇子,此派俠客卻抱有反清復明的宗旨,又是反映了當時的一種社會思潮。
但是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一文中,評論清末以來的武俠小說(他稱之“俠義小說”)時,說“這等小說,大概是敘俠義之士,除盜平叛的事情,而中間每以名臣大官,總領一切”就有偏見。清末武俠小說多寫俠士除暴安良,伸張社會正義。魯迅的上述評價,如果針對俞萬春寫的《蕩寇志》是剴切的,但以此概括清末以來的武俠小說就未免以偏概全,失之史家之識力和公允了?!督?zhèn)b傳》正是反“每以名臣大官,總領一切”的格局,而寫正邪兩種力量的較量,并以此構成內在沖突的波節(jié)線和審美的張力。此外,《江湖奇?zhèn)b傳》在表現神怪因素的同時,又以民間風俗、民間文化為背景,將俠客、術士、常人與飛劍、法寶糅合一起,使小說既有俠氣、神氣,又有市俗氣;既有江湖恩怨的熱鬧,又有民俗民風的審美觀照。所以才使《江湖奇?zhèn)b傳》成為武俠小說之奇葩,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左聯作為左翼作家的社會團體,在什么是“革命文學”的問題上與魯迅爭得面紅耳赤,甚或彼此動粗口謾罵譏諷,也沒有弄明白什么是“革命文學”;而在“文學大眾化”的問題上,左翼作家也爭吵不休,莫衷一是。倒是已成為左翼作家一顆新星的丁玲,在談到“文學大眾化”的問題時,發(fā)表了真知灼見。她沒有像左聯一些作家那樣,將《啼笑因緣》和《江湖奇?zhèn)b傳》置于新文學的對立面,加以沒有理論支撐的蒼白無力的批判,而令人瞠目地提出:
借用《啼笑因緣》和《江湖奇?zhèn)b傳》之類作品底乃至俚俗的歌謠的形式,放入我們所要描寫的東西。(《丁玲女士演講之文藝大眾化問題》)
我們可以視之為,在多年后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正確解決了“文藝大眾化”的問題之前,丁玲的借鑒通俗文學的發(fā)言是最為有見地的意見,實屬難得。
較之《江湖奇?zhèn)b傳》,平江不肖生的另一部近百萬字的《近代俠義英雄傳》,則是一部用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表現俠義英雄愛國主義精神,洋溢著民族正氣的杰作。平江不肖生在此書首回,就申明:“這部書本是為近二十年的俠義英雄寫照?!敝饕宋镉谢粼?、大刀王五、山西老董、趙玉堂、楊露蟬等一干英雄好漢。大刀王五與譚嗣同的生死之交,霍元甲武功蓋世,俠烈英氣,被日本醫(yī)生秋野毒害身亡等江湖事跡,使小說成為回蕩著凜凜正氣的英雄悲歌,洋溢著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最為可貴的是小說反帝而不排外,把書中反映的近代中西文化沖突,提升到放眼世界和民族文化自省的高度上來,殊為高妙。
后來流行的以霍元甲、大刀王五等人事跡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影視、美術作品,大都照搬或改編或受啟示于《近代俠義英雄傳》。而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新武俠小說,深受平江不肖生的影響,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