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黑眼花的注視中,學(xué)習(xí)慈悲的凝視

和佛陀賞花去 作者:釋見介


就在一潭靜謐的湖水旁,一條小路指引通往“云山寺”。那出塵的寺名深深吸引了我,仿佛在白云掩映的青山之巔,有一座靜寂的古寺,等待我前去。

頂著深秋的暖陽,沿著陡峭的山坡,逐步登高,我想拜訪云山寺。無數(shù)的橙黃花朵爬滿山壁,仔細(xì)一瞧,黃花的花心呈現(xiàn)紫黑色,這不就是黑眼花嗎?山風(fēng)吹過,每一朵黃花里深邃漆黑的眼眸,微微輕顫,正好奇地打量著我。

我在黑眼花的注視下,一路上山。葛藤沿路伸直了一串串紫色花穗,香氣彌漫,蜂蝶來回穿梭。整條山徑,空無一人,只有風(fēng)聲,間雜著蟬鳴。

到了云山寺,這里更幽靜了。庭前的扶桑自開自落,桂花兀自飄送清香,一棵高大的柚子樹,柚子掉落滿地,無人聞問……這景象像極了“寒山詩”所寫的:“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fēng)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時間仿佛在這里停止了,塵囂消失無蹤,煩惱也終止奔逐。我踏過火焰樹下殘紅片片,只恐驚擾了落花。

大殿里供奉的是觀音菩薩,觀音慈藹的容顏,散發(fā)著一股寧靜且慈悲的力量。我虔誠頂禮,如游子投向慈母的懷抱般,祈求護佑。我知道,即使深山荒野,菩薩始終相伴,未曾遠離。

站在殿前極目遠眺,群山氤氳,云霧迷離,那潭湖水靜靜流淌著,就像是觀音滴落的眼淚一般。我想起西藏有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天,觀音菩薩慈眼觀看娑婆世界,看到眾生仍在貪欲、瞋恚、愚癡的業(yè)網(wǎng)中輪回,受盡苦楚,霎時,兩行晶瑩的眼淚如蓮花般,從觀音的眼睛滴落,化現(xiàn)為“度母”──左眼的淚珠幻化成溫柔的白度母,右眼的則幻化成兇猛的綠度母。從此,度母幫助觀音廣度眾生,她們是藏傳佛教里最美麗、慈悲的女神,是觀音悲心的化現(xiàn)。

下山時,山壁上的大片黑眼花依舊怒放,注視著每個上山、下山的人,就像云山寺的觀音菩薩,慈眼凝望著世間的一切苦難,以及苦難中的眾生。在這深深的凝視里,蘊藏深深的悲憫。

每個人其實也都有一雙慈悲之眼,如果我們能以慈悲之眼注視彼此,世上就能減少許多苦迫啊!

心靈小花圃

黑眼花:枝條纖細(xì)呈蔓性,可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生長,葉為箭形,花冠五裂,有黃、橙、紅、白等色,花期夏至秋天,花心黑褐色有如黑眼。

慈悲:“要以慈悲心普及世界,即使對自己的敵人也要慈悲,這就是所有覺者的教誡?!保ā稄浱m陀王問經(jīng)》)

慈悲注視彼此:每個人都有一雙慈悲之眼,若我們能以慈悲之眼注視彼此,世上就能減少許多苦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