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端詳著手中的蓮蓬,想起《老殘游記》“大明湖”的那段:“兩邊荷葉荷花將船夾住,那荷葉初枯,擦得船嗤嗤價響;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那已老的蓮蓬,不斷地蹦到船窗里面來?!?/p>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被荷花蓮葉包圍的美景,畫舫穿藕花的悠然自得,是多么令人神往!
夏天時散步到對面的溪谷,有間小木屋旁種了一池蓮花,映著蔚藍(lán)的天空、青翠的遠(yuǎn)山,自有一派渾然天成的樸拙野趣。木屋的主人是一對熱情的老夫婦,帶著我們走到蓮池旁,一池的蓮正亭亭。
只見一株株比人還高的蓮葉配著一朵朵的蓮花,在暮色里搖曳。
“這是我為觀音菩薩準(zhǔn)備的寶座哦!菩薩弘法累了,就可以有個地方休息?!睔W吉桑說。我們聽了不覺莞爾。
那天,一路上,我們一人一支,舉著歐吉桑給的蓮蓬,穿過果園中的小徑,頂著微雨回寺。晚上做了個夢,夢里是片蓮田,我正撐船劃過蓮蓬之間……
有次去,正好歐吉桑、歐巴桑在剝蓮子,我們坐了下來一起學(xué)剝蓮子。蓮子就躲在一支支的蓮蓬之中,我們拿起蓮蓬,小心地剔出蓮子,再剝皮、去心,很難想象蓮子是這么辛苦取得的。
拗不過歐吉桑的好意,我們提了一袋蓮蓬回寺。晚上燈下剝蓮子,隔日做成冰鎮(zhèn)蓮子湯,清甜沁涼的滋味,喝了通體清涼、暑氣全消。蓮蓬內(nèi)的蓮子正說明了“花落蓮成”,不僅“留得枯荷聽雨聲”,從花開到花落,蓮花的每個階段都是功不唐捐。
猶如蓮花開時盡情綻放,蓮花謝時蓮子已成。成佛是修行的圓滿,自覺、覺他的圓滿,是學(xué)佛者生生世世努力的目標(biāo)。
花開蓮現(xiàn),花落蓮成,正是一段不斷奮斗的過程。這過程必須面對真實的自己,向自我的煩惱、習(xí)氣挑戰(zhàn);這過程必須依止于“法”,時時以“法”為依歸。
走在這樣的一條路上,只能說點滴在心頭,雖不知何時會到達(dá),甚至有迷路的危險,但心中卻不能失去藍(lán)圖與夢想。
我把干燥的蓮蓬放在米白色的布袋中,掛在墻上。提醒自己,永遠(yuǎn)不要放棄那個“花落蓮成”的夢想。
心靈小花圃
蓮蓬:蓮花的花托呈倒圓錐形,又稱蓮臺,花托上十多個心皮內(nèi)各有一個小堅果,直到蓮花凋謝后,花托就變成蓮蓬。
修行最終目標(biāo):“無所執(zhí)著,不沉溺愛欲,他的確已渡過這煩惱之河,到達(dá)彼岸,沒有障礙,沒有疑惑……他已超越生和老?!保ā吨T經(jīng)要集》)
永不放棄夢想:走在修行路上,雖不知何時會到達(dá),甚至有迷路的危險,但心中卻不能失去藍(lán)圖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