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謊言中的真實》
論創(chuàng)作的書籍已經(jīng)很多,但真正能夠揭開創(chuàng)作面紗,使人見其“神諭”者——回答一些文學創(chuàng)作中帶有普遍規(guī)律性的創(chuàng)作論——卻微乎其微。而著名的拉美文學專家、北京大學的趙德明教授譯介的秘魯作家巴爾加斯?略薩的《謊言中的真實》,恰恰在這方面顯示了它獨有的價值。
巴爾加斯?略薩作為世界級的作家,從自己的人生與文學道路,從對一些世界名著的評述和再認識,反復地論證了創(chuàng)作的真諦——“謊言中的真實”。我們總是在真與假、創(chuàng)作與生活的關系中爭論不休,總是把創(chuàng)作(小說)的頭顱強按到生活的泥水里,然后提起小說的頭發(fā)說,你看,這就是真實,還帶有生活新鮮的水滴。就是今天的文壇,被人們掛在嘴邊侃侃而談的那些帶了點“社會現(xiàn)實”的小說,也同樣是被人把頭顱強按在了生活的流水里,從而使那些活蹦亂跳的水滴,被人們看作小說創(chuàng)作真諦的珍珠;從而使人們又一次忘記了小說是什么,或想起了小說是什么。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那些似乎已經(jīng)明了多少年的話題,又一次浮出水面,被人們津津樂道地“文章”起來。這個時候,我們讀《謊言中的真實》,聽略薩講“寫小說不是為了講述生活,而是為了改造生活,給生活補充一些東西”,聽他說“小說是靠寫出來的,不是靠生活生出來的;小說是用語言造出來的,不是用具體的經(jīng)驗制成的”。這些話即使不能使我們頓時開悟,不能鞏固我們對小說創(chuàng)作的某些信念,但至少讓我們再一次明白要在某種實在中尋求想象,而不是膽大妄為地在想象中尋求真實,犯那種“違背生活真實”的錯誤。
其實,我們沒必要向略薩投降,就是最近幾年,略薩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他也還是他,我們還是我們。然而,當我們讀了《城市與狗》、《綠房子》、《酒吧長談》、《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與《世界末日之戰(zhàn)》等作品以后,再來讀他的《謊言中的真實》這部創(chuàng)作論,我們能看到一個耕種的老人,坐在他勞作了一生的田頭,對我們說了一句令我們驚訝的實話。老人說:“種莊稼就是要種在土上,然后肥足水勤才能有收成?!甭运_正是這樣一位耕種一生的老人,他寫下了大量在我們看來都是與現(xiàn)實同步、相吻的小說,可他卻說:“那都是謊言中的真實?!彼f的不是“真實中的謊言”,而是“謊言中的真實”。就是說,他說小說首先是“謊言”,其次才是“真實”;就是說,“真實”要在“謊言”之中;就是說,“謊言”是土壤、雨水、肥料,“真實”是耕種之果。
這話指出了小說的根本屬性。它告訴我們,小說屬于“謊言”的審美范疇,而不是“真實”的審美范疇;它告訴我們,打開一部虛構的小說時,我們是在準備靜心地觀看一場演出,我們在觀看中的情感——流淚或微笑,哈欠或憤怒,沉思或無聊——這一切都僅僅取決于敘述者“再造生活”的好壞,而不取決于他再現(xiàn)
《謊言中的真實》中文版封面
生活的能力。我們之所以被感動,是因為敘述者讓我們聽到了他“隱藏在人類謊言中的真情”,而不是他替我們拍攝了生活的照片。
生活總是衣冠楚楚,穿戴整齊。我們不會為生活的照片而感動,不會為穿戴整齊的人而感動。作家通過對“謊言”的描繪,使我們享受生活以外的生活,享受更多的生活,我們?yōu)檫@部分生活而感動?!疤摌嫛碧钛a了我們有限制的現(xiàn)實和無限制的欲望之間巨大空白中的一部分,使我們感受到了“真實”的魔力。作家應在這片空白地帶左右馳騁,而不應停留在通向空白地帶的源頭朝思暮想,苦思冥索。這,也許就是略薩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謊言中的真實》這本書的主旨,就是翻譯家趙德明先生翻譯這本書時想要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