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失的院子,永遠(yuǎn)的記憶

午睡主義者 作者:韓浩月


我最早出生的村子是一個偏僻的縣的一個偏僻的鄉(xiāng)的一個偏僻的村子,我最早住的院子在建成的時候我是不知道的,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我的爺爺在文化大革命的那會遭到迫害,迫不得已遷到了這個村子,因為他的大哥住在這個村子上。在村口靠近田野的地方,我父親帶著他的兄弟蓋起了這排房子。

關(guān)于蓋房子的情景,大概是這樣的:房子都是用土坯疊加在一起蓋成的,在蓋房子之前,要尋找大批結(jié)實的黃泥,把這些黃泥放在一起,用河水泡開泡軟,然后放進(jìn)去粉碎的稻草或者麥秸,然后穿著靴子在泥堆里不停的踩,踩的作用是,泥增加了彈性,草踩到泥里增加了柔韌度。我的父親穿著靴子在泥里踩啊踩啊,那時他大概也是十七八歲的少年,可他是家里的大哥,不但自己要頂著大太陽踩,還要罵著我的叔叔們?nèi)ゲ取?/p>

泥踩好了是要放在模具里的——檢查泥踩沒踩好的方法是,用雙手抱起一塊泥用力的往地上一摔,如果可以摔得很響就可以了。模具是用木頭做的,放了泥的模具要放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直到曬干了,輕輕的往地上一磕,可以磕下來,就可以看見一塊四方的表面光滑的結(jié)實的砸到腳上會很疼的土磚了。這樣的磚頭蓋起來的房子冬暖夏涼,而且使用的壽命一點也不比后來城里用鋼鐵水泥澆鑄的房子差。

不知道父親和我的叔叔們用了多長時間才把房子蓋起來。等到我長大有印象的時候,時常站在院子里發(fā)呆,因為這排房子從這頭看到那頭實在太遠(yuǎn)了,每個叔叔結(jié)婚后都分到了兩三間房子,而我有五個叔叔,可想而知這排房子究竟有多長。后來聽我奶奶說過,這房子可能用了兩個夏天或者三個夏天,她說的一個夏天,其實就是一年。房子長,院子也大,院子靠近大門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我小的時候愛在那里壓水井玩,總有一條狗在旁邊跑來跑去。我父親后來病重,無論如何也要回到這排房子里,這房子對他而言,是他人生的第一個事業(yè),就是死也愿意在這個房子里離去。

我父親結(jié)婚后到這個院子不遠(yuǎn)的地方自己蓋了房子,那個時候已經(jīng)流行用磚瓦蓋房子了,那棟房子用的是紅紅的磚和青藍(lán)的瓦,在整片房子都是低矮的泥房的時候,這個房子很是漂亮。后來的房子院子就不是很大了,但足夠用,院子里大概有兩三棵梧桐,梧桐的葉子很大,夜里下雨的時候可以聽到雨點砸在葉子上的聲音,我對雨的恐懼就是那時培養(yǎng)起來的。此外院子留給我的記憶就是每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門樓下吃飯了,天將黑的時候,一家人坐在那里,聽著收音機(jī)。幾年后父親生病,房子也好像一下子失去了靈氣,后墻在一場大雨后有倒塌的跡象,我叔叔在后面壘了一個三角形狀的支撐墻,這個支撐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到多少年之后,我回到老家看到老房子后面的這堵支撐墻還是苦苦的撐著房子的后墻,就忍不住難過。

在我結(jié)婚成人后,每年回老家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那一大排房子和父親留下的房子看看,雖然這些房子在我們遷回城里之后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賣給村里人,我只能圍繞它的四周看看,可我還是想看,想站在那里讓心潮起伏一會。其實站在那里的時候我什么也沒想,什么也想不到,就是眼睛濕濕的。小時候我從我三叔的眼睛里看到過這種眼睛濕濕的樣子,但是他從來不哭出聲來,以前每次見到我,他總念叨我父親當(dāng)年怎么打他罵他讓他去踩那些他根本不愿意踩的泥塊?,F(xiàn)在回家,那兩處房子已經(jīng)徹底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

如果現(xiàn)在在農(nóng)村,或許我也會有這么一處院子,自己請來人,買來水泥,鋼筋,木頭,然后看著它一點點建筑起來。在建筑方面我沒什么特別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房子蓋起來,估計也和別人的差不多,但會因為自己為之付出的心血而珍惜它。只有付出心血的東西在心里才是珍貴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