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政治風暴現(xiàn)在刮起來了,馬上就要引起燎原之火,最后北宋也因之覆亡。風暴起于國家資本論者“拗相公”王安石和反對派之間的斗爭。反對派都是在仁宗學術自由氣氛下培養(yǎng)出來的政界領袖,我們必須了解那次政治斗爭的本質,因為蘇東坡的一生都被黨爭所籠罩。
民間有一本短篇小說《拗相公》,是中國留存至今最早的白話文學,也是中國小說的先鋒,新近才發(fā)現(xiàn)。從內容看來,王安石一死就被冠上這個綽號,在民間傳奇中家喻戶曉。政爭的悲劇起于一個不肯聽勸、不愿認錯的大人物。朋友愈反對,王安石愈是決心施行他的政策。我們都知道堅毅是優(yōu)良的美德,但也要看一個人決定做什么事而定。也許王安石牢記小時候聽來的家訓,認為決心是成功之道,就把頑固當做美德了。王安石一生以“三不足”而聞名士林,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是司馬光給他加的標簽。
“拗相公”受不了任何一方的反對,朋友或仇敵皆然。他能言善道,使皇帝深信他可以建立強國,他便決心推行社會主義政策。他必須平息一般的反對,尤其讓御史不再說話。而御史的任務便是批評朝政,代表“言路”。好的朝廷“廣開言路”,不好的朝廷正好相反,這是中國政治哲學的基本理論。因此一討論新政,問題馬上轉到更基本的論點,就是批評與反對的自由。這次斗爭,王安石贏了第一回合,從此國內官吏就分為兩派,黨爭熱烈進行,直到宋朝滅亡為止。幾年后新法或修訂或廢除,而變法所造成的黨爭卻給國家?guī)砀鼑乐氐暮蠊?/p>
這次朝廷的政治斗爭重點便是“流俗”和“通變”之戰(zhàn),這兩個名詞一再出現(xiàn)于當時的文學中,王安石最愛用這幾個字。在他眼中,他不喜歡或者意見不合的人都是“流俗”,他和他的手下則是“通變”。宰相大人指責所有的御史惡意阻撓新政,相反的,反對派說他“援引親黨,盤據(jù)要津。排擠異己,以固權寵”。劉摯則注明“今天下有喜敢為之論,有樂于無事之論。彼以此為流俗,此以彼為亂?!?。宰相開始整肅所有反對他的御史,反對派指控他較重的罪名是“欲鉗人口”,也就是壓抑一切批評朝廷的言論自由。
中國朝廷向來沒有完整的政黨政治,用以嚴格劃分當權派和反對派的權利與責任。沒有記票、舉手、是非或任何確定多數(shù)意見的辦法。中國人開會只是討論問題,然后同意某一決定,原則上和實際上朝廷也鼓勵人們批評朝政。反對黨要么推翻內閣,要么辭官去職。劇烈的黨爭發(fā)生,照例把反對派遣出京師,派到地方去任職。即使在仁宗和英宗時代,范仲淹和歐陽修等名臣也曾暫時丟官,后來再回來當權。就這樣,一黨得勢,另一黨就離京。
由于宋朝奇特的官制,朝內的爭吵不和更加嚴重。宋朝沒有明確的宰相一職,中樞機構很像國會,由皇帝來平衡權力。朝廷設有復雜繁瑣的連鎖部門,功能重復,疊床架屋,最后的決定權總落在皇帝手中。社交上所謂的“宰相”,全名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可能有兩位。一般組織如下:
戶部(財政)完全獨立,直接對皇帝負責。御史臺獨立,其他各機構供朝廷頒贈虛銜?!霸紫唷蓖砑嬷袝∈汤珊烷T下省侍郎。三省各侍郎和樞密使等合稱“宰執(zhí)”,構成了中樞機構。后來,神宗驟然改革,意在簡化官制,明定功能:門下省研討命令,中書省頒布,由尚書執(zhí)行。但是混亂依舊,責權也無法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