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趕考 (1)

蘇東坡傳 作者:林語堂


就在蘇東坡兄弟長成青少年,即將赴京趕考時,必然就面臨婚配的問題了。如果他們未婚進京,通過考試,一定會有有女兒的人家來提親。當(dāng)時盛行求婚,京城有女未嫁的富商都在等待考試的結(jié)果,打算向金榜題名的人提親??婆e考試期間也是婚姻大事進行得火熱的時候。對父母來說,他們寧愿兒子娶知根知底的本地女孩。一切照例由父母安排,東坡十八歲娶王弗小姐為妻,她年方十五,是江畔二十四公里以南的青神人。第二年,他弟弟十六歲,娶了一個小他兩歲的新娘。他們兄弟都算早婚,但在當(dāng)時并不稀奇。

原則上,早婚可以省掉不少年輕人花在感情上的時間、精力,也避免了情感紛擾,不過不一定都像蘇家兄弟那么早。父母認為年輕人的愛情和婚姻都定下來,不妨礙正事最好。中國父母養(yǎng)兒媳婦是天經(jīng)地義的,年輕人無需晚婚,也許女孩子愛一個已成自己夫婿的男人要比愛一個還沒有娶她的男人更好些。只是在講究浪漫的社會里,后者顯得比較刺激罷了。反正蘇家兄弟高高興興成了親。這倒不是說,父母安排子女的婚姻不會出錯,或者幸福婚姻的比例一定較高。不管怎么安排,一切婚姻都是賭博,都像在茫茫大海中行船。就算親自安排,也沒有一位父母或預(yù)言家能確知兒子的婚事將來會是什么結(jié)果。在理想的社會中,婚姻由十八歲到二十五歲的未婚男女在黑森林中盲目匹配,只要社會倫理和社區(qū)生活安定,婚姻幸福的比例幾乎是一樣的,男人不管是十八歲還是五十八歲,擇偶仍然以大自然設(shè)計的性魅力為基礎(chǔ),很少例外;女人也以同一基礎(chǔ)來吸引人,但是不主動挑選。他們更了解理智抉擇的重要,光是這一點就使現(xiàn)在的婚姻不至于完全淪于動物的交配。父母做主的優(yōu)點是簡單、方便、不浪費時間,而且有更多選擇的自由和范圍。一切姻緣都是天造地設(shè),在走出圣堂后才算完成。

小兒子成婚后,兄弟倆隨父親進京。他們先到省會成都,拜會大官張方平。他日后和蘇東坡情同父子。蘇父也希望得到官位,他現(xiàn)在年屆四十七,上次落榜后他狠狠下了一番工夫。這時候他寫了一本巨作,討論政治、戰(zhàn)爭、和平之理,極富深度及創(chuàng)意,應(yīng)該能得到京師文人的重視和尊重。當(dāng)時有一條途徑,可由某位大官特別推薦而得到官職。他把作品呈給張方平,張方平看后十分贊賞,準(zhǔn)備指派他擔(dān)任成都的府學(xué)教授,但老蘇不甘只任書院教席。最后張方平被他的熱情所感動,雖然他和全國第一大學(xué)者歐陽修沒有什么交情,還是給他寫了一封介紹信,另外一位姓雷的朋友也幫老蘇寫了一封介紹信,說他有“宰輔之才”。帶著給歐陽修和梅堯臣的兩封信,父子三人由陸路進京,途經(jīng)四川北部和陜西的山區(qū),走了兩個月的時間。

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五月,“三蘇”抵達京師,住在一間寺廟里,等待秋天的考期來臨。這是禮部的初試,考中的人才能參加明春皇帝的殿試。在眉州來的四十五位考生中,有十三人考中,蘇家兩兄弟也包括在內(nèi)。父子三人一心等待明春的殿試,沒有別的事可做,就留下來參觀京城,進入社交界。蘇洵把作品呈送給士林中最受敬愛的歐陽修。面容和藹的歐陽修耳朵奇長,上唇很短,笑起來露出上牙床。歐陽修外貌并不英俊,但是能見到這個文人領(lǐng)袖,得到他的好感,卻是讀書人共同的心愿。歐陽修贏得士林的愛戴,主要是他總以求才育才為己任。他熱忱接待蘇洵,又介紹老蘇到樞密使韓琦家做客,給他引見高官大員。不過蘇洵態(tài)度冷淡自負,并沒有在這些官員面前留下好印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