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信仰,你就是棵浮萍(1)

孤獨百年:張學良的思想人生 作者:王海晨


二、沒有信仰,你就是棵浮萍

有人之所以接近宗教,是因為他的生活經常處于無法抗拒的強力干預的環(huán)境之中;有人之所以悅神,是因為他在無奈之中相信:只有神高興了,他生活中的現實沉重才能變得輕松。我們也可以說,張學良接近宗教是在無法抗拒的強力干預下的一種迫不得已,也可以說他接近宗教有為了將自己苦悶、沉重的現實生活變得輕松一些,然而,卻不能說他接近宗教是為了悅神。如果非要說他是為了悅神,那這個神不是超自然的,而是現實的,是生活在他身邊,甚至站在他頭頂上,而他又無法抗拒和擺脫的強權。

有人接近宗教,最終走進了神的懷抱,變成了宗教徒。張學良接近佛教是研究佛學,接近基督教是為了研究基督教。“我一度研究佛教,不是信佛教,是研究佛教?!币粋€從研究視角出發(fā)的人是成不了虔誠的教徒的。因為“你要是研究的話,你根本就不會信?!睆垖W良的宗教既不是一個虔誠教徒的宗教,也不是一個神學家的宗教,而是人的宗教,是一個政治家的宗教。

在張學良的整個人生中,思想和行動上不時地顯現出一種好奇和反叛精神的特立獨行。他出身軍閥家庭,但排斥軍閥政治;他研究宋明理學,但反對宋明理學。這種內在的氣質特性,導致他面對權力、環(huán)境施加的種種影響時,表現出不情愿接受又不得不接受和表面接受內心拒斥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他的好奇心引導他在被動接受中發(fā)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人生哲理,反叛的孤傲促使他在拒斥中發(fā)現了一些一般人不大容易發(fā)現或發(fā)現了也不愿意言明的積弊。他如同一個長期被強制灌藥的病人,一次一次地掙扎拒斥,大量藥物被他拒之口外,一次一次的強制灌輸,又總有一些藥物流到了體內,長期的滲入,體內積淀的藥物也不知不覺地發(fā)生了一些作用,他的思想、行為也相應地發(fā)生了某些變化。這就是他的宗教觀帶有明顯多元性的根源。

在談到個人信仰時,張學良不止一次地開玩笑說:“我是三教九流。她也說我是三教九流?!边@里的“她”指的是和他相伴72年,離他最近的趙一荻女士。張學良雖然是開玩笑,但他以開玩笑的方式說出了他信仰的多元性,也道出了多數中國人的宗教觀底色。

中國人的信仰既不像西方基督教國家那樣單一,也不像中東伊斯蘭教國家那樣虔誠。所以有人說,中國幾乎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度。

如果從中西比較的角度,以信仰的單一性和儀式上的虔誠性上講,說中國幾乎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度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從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現象上分析,這樣說就有些令人費解。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現象都與這個國家的歷史相聯系,離開了歷史,我們無從理解文化,包括宗教。宗教不僅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且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也就是說,宗教和任何事物一樣,都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都有其產生、發(fā)展直至消亡的過程。

張學良說他的信仰是三教九流,絕大多數中國人何嘗不是“三教九流”?我們就生活在“三教九流”的國度之中,信奉“三教九流”是中國人的基本信仰歷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