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第一堂課(3)

生命之輪:生與死的回憶錄 作者: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


所以我問自己,他們的共通之處是什么呢?我查閱了無數(shù)的文獻資料,卻找不到任何靈感。

突然有一天,我的腦海中閃現(xiàn)出了一個主題:死亡。每位病人和醫(yī)生都會想到死亡,并且大部分人都害怕死亡。每個人或早或晚地都要面對死亡,它是醫(yī)生和病人之間的共同點,它也很可能是醫(yī)學中最大的不解之謎。同時也是不可觸犯的禁忌。

這成了我的主題。我試著進行一些深入研究,但圖書館根本沒這方面的資料,只有一些深奧的精神分析學術論文,和一些關于佛教徒、猶太人、美國印第安人和其他一些宗教在死亡儀式方面的社會研究調查。我想要的是更加與眾不同的探討方式。我的觀點很簡單,即如果醫(yī)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死亡,更隨意地談論死亡,他們就能更輕松地面對死亡。

好吧,現(xiàn)在我只能靠自己了。馬戈林教授總是把一堂課分為兩部分,前一個小時會講一些理論,后一個小時會呈現(xiàn)一些實驗證據(jù)來支持之前他提出的理論。我在準備前一個小時的內(nèi)容時已經(jīng)倍感吃力了,隨即又意識到,第二個小時的內(nèi)容只能靠我自己去挖掘了。

我在醫(yī)院里四處走訪,冥思苦想,希望能找到一絲靈感。一天,在查房時,我坐到了一位患了白血病、即將死去的十六歲女孩身旁,像前幾次那樣和她聊起了現(xiàn)在的情況。我突然發(fā)現(xiàn),琳達在談論自己的處境時非常的坦率自在。她的醫(yī)生只會例行公事地給她治病,這讓她早就對自己的病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一提起家人,她就氣不打一處來。她滔滔不絕、毫無保留地跟我說起她對他們有多不滿:她的家人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應對她即將死去的事實。她的母親最近還在報紙上登出了自己女兒的病情,請求公眾給這位只有最后一個生日的女孩郵寄“十六歲快樂”的生日卡片。

就在我們聊天那天,她收到了一大包生日卡片。這些卡片都是陌生人為她寫下的祝福,雖然是好心,但卻好像只是做做樣子而已。在我們聊天時,琳達用她那枯瘦的手臂,把那一大袋卡片推到了一旁,她蒼白的雙頰被氣得發(fā)紅。她對我說自己只是想要家人和親友發(fā)自內(nèi)心的照顧,多來看看她?!拔蚁M麄兡芸紤]一下我的感受!”她憤怒地喊道,“我想問問為什么會是我?為什么上帝偏偏挑我去死?”

我完全被這個勇敢的女孩迷住了。我知道醫(yī)學院的學生一定要聽聽她說的話?!案麄冋f說你沒能告訴你母親的那些話?!蔽夜膭钏?,“告訴他們在花一樣的十六歲就要死去是一種什么感覺。把你心中的不滿全部宣泄出來吧。不管你用什么語言,只要告訴他們你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就行。”

上課那天,我站在階梯教室的演講臺后面,讀著打出來的講義。也許是因為我的口音問題,我所得到的回應根本沒法和馬戈林教授相提并論。學生們的表現(xiàn)極差,他們嚼著口香糖,互相聊了起來,表現(xiàn)得極度無禮,根本沒把我放在眼里。我吃力地念著講義,心里卻在想這些學生中有人能用法語或德語上課嗎。我還想起了在瑞士醫(yī)學院,學生們都會非常尊敬教授,沒人敢在課堂上嚼口香糖或是竊竊私語。但從前的家離我已遙不可及。

我光顧著念講義,根本沒注意到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教室里變得安靜起來了,等到前一個小時即將結束時,學生們不再交頭接耳了。這時我已經(jīng)冷靜下來,打算在第二個小時的部分帶來一位真正瀕死的病人,讓學生們大吃一驚。休息時,我把我那位勇敢的十六歲女孩接到了教室里。她穿戴整齊,梳洗一新。我用輪椅把她推到了講臺中央。和前一個小時那局促不安的我完全不同,琳達那一雙炯炯有神的棕色眼睛和堅毅的下巴顯示出,她十分冷靜沉著,已經(jīng)做好準備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