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支委說:爹,我輕易不給您攬事,怕您累著,擔(dān)心您嫌煩。再說,咱也不缺錢。今兒個田書記來,我是破了例引見的。為什么呢?因為這個老田,我是了解的。大葦塘村是有名的紅旗單位,不消說了。家祥這人呢,突出的特點就是一心為公,沒有私心,平素吃苦也罷受委屈也罷,從來沒在這方面動搖過。村里人說他好,外界的名聲也不錯。他是個說話算數(shù)的人,一個講究名譽,將名聲看得比性命還重的人。
老漢點了點頭,說:既然講名譽,那就好。
莫支委使了個眼色,田家祥連忙上前握了老人家的手,連聲感謝。莫老先生說:不過,我這里有三個條件,你若是能做到,好說;若是做不到,你得如實地告訴我,我會想別的辦法幫你。
田家祥忙說:你老人家盡管吩咐,我一定盡力做好。
莫老先生清了清喉嚨,說:這第一條,你那個醬園必須是公家的,不能是私人的。我不給私人做事。雖說公家也好私人也好,辦廠子都是為了掙錢,但我這里不缺錢,自己有退休金,兒女都孝順,我不想為了掙幾個小錢再去聽人家使喚。第二條,我出去做事,是為了牌子,為了瑯琊郡八寶豆豉的名聲。你得聽好了,既然做,就得講究質(zhì)量,必須貨真價實,永遠不能摻假。不論行情多么好,不論人家給你多少錢,都不能偷工減料,不能唯利是圖。還有一條,我只做三年,不能延長。我離開后,你不得改變我立下的規(guī)矩。這三條,你想一想,能做到就說能做到,做不到就說做不到,生意不成仁義在嘛。
田家祥哪里還有不答應(yīng)之理,堅定地說:一定要做到!一定能做到!
老人家還不放松,說:你得發(fā)個誓兒。
田家祥于是站起來,面對老先生,右手放在胸前,鄭重發(fā)誓:我田家祥,今天在這里,當(dāng)著老師傅的面發(fā)誓——永遠為公家干活,不圖私利;貨真價實,任何時候不得欺世蒙人;立下規(guī)矩,永遠不得更改,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如有違背,我田家祥就是婊子養(yǎng)的,天打五雷轟死我個熊!
莫支委笑了。莫老先生沒有笑,他揮揮手閉眼養(yǎng)神。田家祥知道這件事就算談妥了。
離開莫家院子時,田家祥又一次好奇地打量了院子里的海棠樹、棚子里的竹篾材料,還有廂房前晾曬的衣服。雖然這次延請莫老先生的事馬到成功,但他還是覺得若有所失,心中有幾分落寞幾分荒寂。
接近放學(xué)的時候,二妮不見兒子過來,東張西望的有點兒心不在焉。鳳坤知她惦記孩子,說:就這幾個了,你先回去吧,我賣完了也就回去。二妮說:沒那么著急,再等一會兒也就來了。正說著,有個少年朝他們伸出手來,聲音沙啞地說:大娘給點什么吃吧,零錢也行。二妮看了,這少年十來歲的樣子,個頭不高,只是那身子單薄得過分了,簡直像根麻稈兒,頭發(fā)散亂,臉色枯黃,那只伸過來的手干癟癟的,手里端著一個破碗,碗里放著半個干饃饃。
在這個市場上,二妮每天會見幾個要飯的,說起來倒也不為出奇,但那些乞丐大多是老年人,像這樣年輕輕的小乞丐,真是少見。她下意識地掏了掏盛放午飯的袋子,找出中午剩下的一個包子,當(dāng)即就給了那少年。少年拿了包子,卻沒有吃。他聞了聞包子,吸溜著鼻子,很貪婪很幸福的樣子。然后他轉(zhuǎn)回身,蹲下——原來身后還拉著一個破爛不堪的小車子,小車上有一個用草繩盤繞的窩子,墊了一些破舊棉絮,上面坐著個小女孩。少年將那包子在小女孩面前晃來晃去,嘴里說著:包子哩,想吃不?想吃不?咱這里有肉包子呢,看不饞死你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