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申鳳坤正在大棚底的攤位里忙著,突然發(fā)現面前站著一位美男子——原來是呂鋒。呂鋒看上去風采燦然、意氣風發(fā),高挑的個兒如玉樹臨風。申鳳坤暗想,難怪小石榴當年戀著這小子,果然是“大姑娘食兒”。呂鋒先跟申鳳坤打了招呼,口氣謙和,神情中透著瀟灑和自信。他回頭對隨從的人說:這就是我說的“燈籠申”,方圓百里找不到比他做得更好的。那人說:既然是局長看重的,那就這一家吧。
申鳳坤一聽,知道是來訂貨的。按生意人的一般原則,客戶上門,等于財神,要熱情招待??缮犋P坤成見在胸,卻怎么也熱情不起來。呂鋒問他生意怎樣,他也只是應酬。呂鋒以為這不過是鄉(xiāng)下人的拘謹,沒在心,笑著說:潮流要你發(fā)財,你想不發(fā)都不行。申鳳坤回道:潮流讓你當官,你不想當也得當,是不是?
呂鋒并不惱,只說:大哥跟我開玩笑了是不?好,今天說正經的。我先問你,你來這里也有一陣子了,有沒有留心都是哪些人來買燈籠?做什么用的?每天大概能銷售多少?需求量是不是一直在增長?增長的幅度大不大?申鳳坤反問:你問這些做啥?呂鋒說:現在我干的就是這一行,得研究這些,看市場向哪個方向發(fā)展,是否需要擴大,多大的容量才算合適,等等。那個辦事員附和:局長今天是考察市場來了。呂鋒更正道:我是來向大哥請教的。說著,遞上了一支過濾嘴的香煙。申鳳坤聽了這話,稍感順耳,點了香煙,慢悠悠地說:機關、廠礦、學校買燈籠的,占了一半。另一半,是家庭辦喜事的。過去的一個月每天銷量在五六十只上下,近來有所增加。呂鋒問:是不是有點力不從心???申鳳坤說:也就吃飯睡覺還是個空兒。
呂鋒離開前,送給申鳳坤一筆大生意:縣城三大百貨公司成立了一個聯合體,決定從申鳳坤這里定做一百零八只大燈籠、五百只小燈籠搞慶祝,限兩個星期完成,價錢由申鳳坤定。他還說,全縣二十四個公社的供銷社都可以經銷你的燈籠。隨行的那人就說,第一批貨暫定一千只吧。
這個數字,把申鳳坤嚇了一跳。他有點為難,說人手不夠擔心做不出來。呂鋒不由分說,叫那人先把一千塊錢放下做訂金,時間可以稍微寬限一點。申鳳坤惶惑地接了那一千塊錢,寫收條的時候,他的手不停地抖。呂鋒在旁邊說:大哥,一個人做不下來,不妨請人幫忙嘛。申鳳坤連聲說是,卻忘記了說句感謝的話。
呂鋒他們走后,鄰近的攤主湊過來問這問那,都以為申鳳坤碰上了貴人交上了好運。申鳳坤支支吾吾應著,把那筆錢裝進內衣口袋,便收攤回住處去了。路上,他的心久久難以平靜。一千元,這么大年紀,他還是頭一回拿到這么多錢,史無前例頭一回!不僅沒有這種經驗,甚至未曾見過別人一下子經手這么多錢!
金錢的力量如此強大,申鳳坤幾乎動搖了他對呂鋒的負面印象。是呢,這么帥氣的一個人,說話周到,風度翩翩,出手大方,辦事爽快,誰能不喜歡?別看他當了大官,今兒倒也沒見有盛氣凌人——他還給我一支過濾嘴的香煙呢。直到進了莫家宅子,申鳳坤才想起呂鋒留下的那句話:活要是干不過來,不妨請個人幫忙。
到底雇人不雇人,申鳳坤一時想不清楚,活雖然要緊,但雇人的事可謂舉足輕重,不妨跟莫老先生商量商量。晚飯后,他到東堂屋里陪老先生喝茶,順便說:從我來到這大棚底,也就一個多月的光景,不久前還空著的攤位如今全部租出去了。商業(yè)局和工商局宣告半年內不收攤位費,以后即使收費也就象征性地收一點兒。我想請教老先生,主事人花錢蓋了大棚,你們西關拿出上好的莊稼地用作經商,難道就這樣白給鄉(xiāng)下人做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