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機緣巧合老同志說事(6)

把兄弟 作者:王兆軍


莫老先生笑了,說:你們鄉(xiāng)下人,只做過買賣,沒做過生意。我說這話,你可別生氣喲。申鳳坤說:我這邊兒請教都來不及呢。莫老先生說:買和賣,只是你我的事,你給我錢,我給你東西,很簡單。生意就不同了,真正的生意是錢生錢,要生出生氣來,生出意味來,那才叫做生意。自古以來,權(quán)能生威,商能生氣,文能生采。所謂氣,就是興旺發(fā)達的氣象,就是那種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流水一般的風(fēng)景!世上的錢如同天上的云彩,哪里商業(yè)發(fā)達哪里就有雨水。有了商業(yè),財富自然就來了,鋪天蓋地,擋都擋不住。

申鳳坤問:何以說有了生意,錢自然就來了?

莫老先生說:比如說眼下西關(guān)這八個大棚吧,若是都裝滿了門臉兒,上下也有幾百個攤位吧。經(jīng)商的、趕集的、閑逛的,每天少不了上萬人。第一先說,這上萬人得吃飯吧?西關(guān)那些做面食的、賣鹵肉的、蒸卷子的、賣包子的,就都有了收入。其次一點,住宿的,住店的,也都有了收入。第三,大棚那邊需要人維持治安吧,需要打掃衛(wèi)生吧,用的都是西關(guān)的人,他們也就有了收入。這樣,不種地的也都有事干了。第四,存款數(shù)大大增加,銀行就有款可放,利差就是他們的賺頭。他們有了賺頭,當然不能虧待我們西關(guān)是吧。西關(guān)想發(fā)展,從銀行那里貸款就容易。第五呢,商業(yè)一旦發(fā)達起來,各種行業(yè)都聚過來,剃頭的、照相的、做裁縫的、開洗澡堂的,得來吧?醫(yī)藥方面得來吧,國營大商店得來吧,交通運輸?shù)脕戆?。這些人都來了,西關(guān)就熱鬧了。

申鳳坤豁然開朗,說真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莫老先生說:明白人不需多說。申鳳坤道:古人說深巷藏鴻儒,果然是城里的水深!莫老先生哈哈大笑,說:過獎了,過獎了。申鳳坤最后說到活緊,該不該雇人的事。莫老先生明確告訴他:馬上雇人,刻不容緩,不容遲疑。

申鳳坤決定回家找個幫手,全力以赴完成商業(yè)局的訂貨。

第二天一早,申鳳坤趕回大葦塘村,打算讓老婆子跟他一起進城來,可老婆子說小兒子剛上學(xué),她絕對離不開,地里的活也還得幫襯。申鳳坤考慮再三,覺得老婆子說的也是,總不能為幾個錢把幼子的學(xué)業(yè)給中斷了??墒撬@邊已經(jīng)接了人家的訂金,也是火燎眉毛的事,必得按時交貨才是。而且,引薦和決定這筆生意的就是本村人呂鋒——怎么說也不能讓中間人在這事上為難啊。

老婆子看出男人的困窘,說:我給你推舉一個人。鳳坤問是誰?老婆子說:張二妮。鳳坤一聽,連連搖頭。老婆子鄭重其事地說:先別說不行。這事我過心想好了,她去最合適。一來她正琢磨著想帶了孩子離開這村。二來呢,那人心靈手巧,學(xué)什么會什么,到了那里,不出三天就是個好幫手。

申鳳坤掂量來掂量去,還是覺得不合適。一來張二妮是個女人,又帶著兩個孩子,若是跟他去了城里,男女有別,老少摻和,不好安置;其次呢,論起本家,二妮得稱鳳坤大叔,叔公和侄媳婦一起共事,鳳坤總覺有些別扭;再說,這女人名聲不大好,因為她申氏一族在村里沒少受人閑言,和她有染的兩個男人至少有一個至今仍是仇人……

老婆子說:二妮雖然名聲不甚全美,其實她這個人并不壞。你不妨想想,一個女人,一輩子沒有男人親熱,眼見著到死都沒有希望,該是什么滋味兒!偏偏又是個蔥白兒般的人物,擋不住就有人喜歡,這也不能怪她。再說了,自家男人不行,要是不討個種子,她在這里還能長久支撐下去嗎?反過來說,她要是一跺腳走了,娘家兄弟的媳婦也要走,兩個家便一齊破了。若是拿這等眼光看了,人家得算是通情達理、大仁大義、瞻前顧后的女人呢。

申鳳坤雖然不說話,但也聽進心里去了。老婆子又說:些許年下來,正牌子男人不行,相好的男人上了大學(xué),進城當了官,不理她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