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樣板戲的標(biāo)準(zhǔn)化 (2)

革命樣板戲 作者:劉瓊雄 師永剛 肖伊緋


《奇襲白虎團(tuán)》:嚴(yán)偉才(英雄)接受任務(wù),在朝鮮軍民韓大年和崔大嫂(幫助者)的協(xié)助下,與對手白虎團(tuán)(反面角色)展開斗爭,最后完成任務(wù)取得勝利。

《平原作戰(zhàn)》:趙勇剛(英雄)接受任務(wù),在地下黨組織和老百姓李勝、張大娘(幫助者)的協(xié)助下,與對手龜田(反面角色)展開斗爭,最后完成任務(wù)取得勝利。

《沙家浜》:郭建光(英雄)接受任務(wù),在地下黨組織和老百姓阿慶嫂、沙奶奶(幫助者)的協(xié)助下,與對手刁德一和胡傳魁(反面角色)展開斗爭,最后完成任務(wù)取得勝利。

而成長型的京劇“樣板戲”則有《杜鵑山》和 紅色娘子軍》。

《杜鵑山》:雷剛(成長者)在柯湘(英雄)的幫助下,由一個自發(fā)的反抗者,成為自覺的革命者。與此同時,成長者在與對手毒蛇膽和溫其久(反面角色)的斗爭過程中,從挫折走向勝利。

《紅色娘子軍》:吳清華(成長者)在洪常青(英雄)的幫助下,由一個自發(fā)的反抗者,成為自覺的革命者。與此同時,成長者在與對手南霸天(反面角色)的斗爭過程中,從挫折走向勝利。

《紅燈記》則是殉道型“樣板戲”,與其他類型所不同的是,殉道型敘述模式中的主人公在行動中壯烈犧牲?!都t燈記》的扉頁以毛澤東語錄標(biāo)示了文本的宗旨:“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jìn)吧?!毕攘业谋瘔押蜔o畏,經(jīng)過階級意識的再定義后,成為充滿革命道德色彩的犧牲,他們的死與生的關(guān)系在新的價(jià)值體系中得到確認(rèn)。

在這些藝術(shù)創(chuàng)作指導(dǎo)方針下,樣板戲里也幾乎沒有生活情趣和私人感情。不僅僅英雄人物清心寡欲,就是反面人物,其情感生活也是處于隱匿狀態(tài),本來《沙家浜》中有胡司令結(jié)婚“鬧喜堂”一節(jié),在改編中被刪去。小說《林海雪原》中革命軍人之間有愛情的火花,女土匪的形象也活靈活現(xiàn),而到了改編后的《智取威虎山》,女土匪不見了,革命軍人也變得更“嚴(yán)肅”了。

所有樣板戲里的英雄人物,如李玉和、楊子榮、洪常青、郭建光、嚴(yán)偉才、江水英、方海珍等都是沒有配偶的,即使有(如柯湘的丈夫)也被安排為上場即死了,而阿慶嫂的丈夫則“跑單幫去了”,根本不上場。至于《海港》中的階級敵人錢守維,《龍江頌》中的壞分子黃國忠,也都是獨(dú)來獨(dú)往的單身漢。在樣板戲中,兩性關(guān)系,不是處于被正面批判的地位,而是被放逐,被隱匿和漠視。性愛成為樣板戲最不愿意正視,也不屑正視的一個盲區(q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