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中原,建都燕京,忽必烈坐在大都皇城的龍椅上,俯瞰大得讓馳騁草原的英雄永遠走不到盡頭的帝國版圖,打起了漢人文化的主意。漢臣宰相建議他:“祖宗世教,尊謚廟號,增祀四世,配享功臣,法服祭祀等事,皆宜議定?!?/p>
“準奏!”
忽必烈召集群臣進行廷議,確定廟號和祭祀制度。于是在元大都,首次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固定的祭祀廟宇,又稱為“八白宮”,奉祀之神也一并跟進,如祖宗的廟堂一樣,不離左右,蔭澤子孫。
忽必烈大帝曾在元上都秋季大祭過后,站在皇城的木蘭花園里,望著被士兵押進來的馬可?波羅,對士兵揮了揮手說:“放了他,我有話要問。”
馬可?波羅佇立在石橋之上,環(huán)顧皇城。風(fēng)伸出一只無形的手,在城隅之上揮動簇簇云團,遠處蒙古包豐滿的山包依稀可見。他驚嘆道:“天上之城!天上之城!美輪美奐!”
“美在哪里?”忽必烈大帝笑著問道,“難道比你的故鄉(xiāng)威尼斯水城還美?”
“勝過百倍?!?/p>
“呵呵!巧舌如簧。你是不是怕我殺了你,才如此討我喜歡和高興?”
“我哪敢在大汗面前撒謊??!”
“嗯?!焙霰亓尹c了點頭,說,“看來你說的是真話,我還再問你一句真話?!?/p>
“大皇帝請講!”
“馬可?波羅,你說大元帝國皇城還能存在多少年?”
“100年。”
雨后黃昏的宮殿里乍暖還寒,炭盆里漸冷的檀香木灰燼余煙裊裊,馬可?波羅一語成讖。天上之城元上都真的只存活了100年。劫數(shù)來臨在忽必烈大帝病歿之后64年,揭竿而起的農(nóng)民造反派——紅巾軍,復(fù)仇般地點了一把大火,把元上都焚毀了。
這個中華帝國版圖最大的王朝,隨風(fēng)而逝,僅僅存活了100年。大元帝國的都城在兵燹中化為冷灰,留下了一片城池廢墟。
1370年(明洪武三年),北元汗廷從元上都退卻到了漠北哈剌和林,成吉思汗的奉祭之神也隨著遷往漠北。10年后哈剌和林被大明王朝軍隊占領(lǐng)。以后的30年間,大明王朝軍隊頻頻向北元騎兵發(fā)起進攻。北元軍隊一路向西撤,在漠北守護、祭祀的鄂爾多斯部隨之一路西遷,而長明燈始終未滅。北元軍隊到了阿爾泰山脈的伊犁、哈密一帶,成為衛(wèi)拉特(維亦拉)部。1460年,屬于衛(wèi)拉特聯(lián)盟的鄂爾多斯開始離開漠北蒙古高原,南遷至陰山以南,進入寶日陶亥(黃河河套),向鄂爾多斯高原挺進。相隔200年,成吉思汗漠北的奉祀之神四大鄂爾多斯(四大宮殿)隨著鄂爾多斯人逐漸遷移到陰山以南,與始建于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合并,形成諸多的白色宮帳。因此鄂爾多斯部定居的寶日陶亥地區(qū),又稱為鄂爾多斯。成吉思汗的英雄之魂,又重新回到了曾經(jīng)他最鐘情的土地。
大汗之魂重返鄂爾多斯高原,長明燈最先在黃河南岸第一座昭廟王愛召點亮。
1613年(明萬歷四十一年),鄂爾多斯?jié)r(nóng)博碩克圖在大河之南烏蘭淖爾建立了第一座“烏哈尼格巴達日古拉格齊”廟,又稱王愛召,或伊克昭,即大廟。14年后,博碩克圖去世,其子額璘臣世襲濟農(nóng)之職,成了鄂爾多斯大地集政務(wù)、軍務(wù)于一身的最高統(tǒng)治者。他將父親的遺骸放在了王愛召靈塔,并開始在昭廟附近供奉成吉思汗的八白宮。
這一年,北元汗廷的最后一位汗王察哈爾的林丹汗,企圖一統(tǒng)蒙古高原各個部落,卻不幸敗走艽野青藏。他路經(jīng)鄂爾多斯時,留下了“全體蒙古總神祇”的組成部分,即左翼3萬戶之一的察哈爾萬戶供奉的額希哈屯白宮、大蒙古國的查干蘇勒德(九斿白旗)、阿拉格蘇勒德(花纛)等祭祀的圣物及其保護祭祀圣物的察哈爾部民眾。從此,成吉思汗八白宮及其旗徽等奉祀之物,全部集中在了鄂爾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