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8日,《世界》開始在全國上映,這是賈樟柯在國內(nèi)解禁獲得審查通過的第一部影片,離他拍攝第一部電影《小武》已經(jīng)過去了八年。這八年對賈樟柯,是一個創(chuàng)作力相當驚人的時期,四部電影,還有兩部紀錄片,比起很多待在電影廠里無片可拍的導演,賈樟柯是幸福的。
在《世界》里,賈樟柯對“全球化和消費文化所導致的物化”的中國現(xiàn)實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對于這個日益淺薄化高速運動卻不知去向的社會,他更是表現(xiàn)出高度的焦慮。于是,他毫不猶豫地把影片的空間建立在世界公園里。賈樟柯在他的一篇隨筆里還提到這是因為他在1993年,也就是他到北京電影學院上學那年,他曾經(jīng)跟父母一起去逛過北京的世界公園,那種人造的假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蛟S那個時候,全球化的浪潮還沒現(xiàn)在這么明顯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若干年后,當已經(jīng)帶著自己的影片周游了世界的賈樟柯要做這樣一部影片時,他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充滿了高速公路,城市里已經(jīng)沒有了日夜的交替,四季的分明。他在與張獻民的對話中也說到“我想拍的,吸引我的是一個‘開放的假象’”,透露出知識分子式的杞人憂天??梢哉f,觀念上的準備,賈樟柯是充分的。甚至還可以說,對這部可以浮出水面的地上電影,他也會給足觀眾想看到的東西。場面宏大的歌舞,雄偉的仿真世界建筑,以及公園里的舞蹈演員與騎著白馬的保安的愛情故事。私密與公共生活的共同呈現(xiàn),“開放的假象”的思考,對從未看過賈樟柯電影的觀眾而言,他獻出的可以說是一道饕餮大餐。
然而,看過《世界》之后,很多人失望了。一直以來,對賈樟柯都有一種誤讀,將他視為底層人物的代言人,也有觀點認為拍過《小武》的他就是一個黑道上的小混混。我并不這樣認為,我覺得《小武》非常具有布列松影片中的人物身上那種濃厚的無政府主義色彩。也許,正是那樣的無政府主義色彩,才能贏得很多人的喜歡??墒菍ψ约禾幘澈翢o所知的那些人們,包括民工,他并不一定認同《小武》中的關(guān)懷?!妒澜纭吠瑯尤绱?,知識分子式的杞人憂天以及女主人公對尊嚴的感懷,未能再引起共鳴,反而備受指責。
《世界》在發(fā)行策略上更是出了問題,號稱是“獻給飄一代”。但對飄一代,生存的艱難重要,還是對“開放的假象”的思考更重要?纏繞在我們現(xiàn)實中的問題,用一部電影來闡釋,這成為賈樟柯不能承受之重。何況,《世界》原本就不是一部供大眾娛樂的商業(yè)片,如果非要用票房要求它,這顯然很不公平。
1964年,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在他的《紅色沙漠》里就表現(xiàn)了后工業(yè)社會中的人的精神困境,影片所對應的是意大利當時出現(xiàn)的“經(jīng)濟奇跡”。而2004年的中國,是否已經(jīng)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是否已經(jīng)發(fā)展得太快?是否足夠開放?我們是否已經(jīng)過于物質(zhì)而只剩下狂歡?
我想說的是,在“世界”映照之下,作為一個人,在這塊土地上,依然渺小而卑微,這世界的變化依然太過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