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方宗誠在《陶詩真詮》中評此詩說:“第二十首‘羲農(nóng)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四句,乃淵明飲酒之旨?!妗瘜Α畟巍裕尽瘜Α濉砸?,言飲酒欲返真還淳也,故曰‘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飲酒二十首》之十三——引者注),又曰‘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又曰‘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飲酒二十首》之二十——引者注),皆托飲酒以返真還淳,忘懷名利,以了死生。”方宗誠:《陶詩真詮》,《柏堂讀書筆記》,清光緒刻本。在酒中可以擺脫一切名韁利鎖的束縛,恢復生命存在的本真性。當人一旦從社會的關系網(wǎng)中脫身,就可能回到赤子那種純真的生命境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中所謂的酒中“真意”(之五)、“稱心”(之十一)、“深味”(之十四)和“復真”(之二十),無不具有返真還淳的意思。什么是“真”和“淳”呢?《飲酒二十首》之五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昭明文選》李善注說:“《楚辭》曰:‘狐死必首丘,夫人孰能返其真情?’王逸注曰:‘真,本心也?!薄肚f子·漁父篇》也對“真”有所闡釋:“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于俗,故不足?!???梢?,“真”是“本心”也是“自然”,這三者是同一概念,返真也就是要返回到自己未被俗染的“本心”,返回到自己內(nèi)在的自然,即展露自己生命的真性。陶淵明在其他地方也多次提到“真”,“樸”,“素”,如“傲然自足,抱樸含真”(《勸農(nóng)》),“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連雨獨飲》),“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移居二首》之一),“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揚”(《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養(yǎng)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jīng)錢溪》)?!皹恪钡谋疽馐俏唇?jīng)加工的木材,其引申義為人的本性或本真?!八亍钡谋疽馐俏词芪廴镜陌咨z,引申為未被扭曲污染的本心本性,也即未被腐蝕的人的天性?!按尽痹凇独献印肺迨苏轮杏兴撌觯骸捌湔瀽灒涿翊敬?。”王弼注說:“言善治政者無形無名,無事無政可舉,悶悶然,卒至于大治,故曰‘其政悶悶’也。其民無所爭競,寬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狈嫡婧瓦€淳指的是同一對象——回歸到個體生命的真性,或者說返回內(nèi)在的自然。陶淵明在給他的外祖父孟嘉作傳時曾順便討論過“酒有何好”的問題,借孟嘉之口解釋了酒與“真”、“淳”、“自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