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學習的社會人(2)

90`s:不為烏合不從眾 作者:張?zhí)煲?/span>


當社會以學生的眼光看待大學生,甚至大學生自己都以學生來看待自己時,當一個大學生以學生的身份和社會打交道時,學生成為了社會弱者的代名詞。大學生們以一個社會新人的眼光和自我定位小心謹慎地打量著這個世界,卻發(fā)現(xiàn)越是謹慎越是步步出錯。

學校里有學校的規(guī)則,社會有社會的規(guī)則。在哪一個體系,就應該用哪一個體系的規(guī)則,如果用錯,則會導致不適應。在學校,謙虛謹慎是一種美德,可是在社會,未必是。作為一個剛走入社會的學生,本來就很容易被人貼上“學生”二字標簽,如果自己再不調整自己的學生心態(tài),毫無疑問無疑只能被人忽略和不重視。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學生,倒不如張揚些,甚至說張狂些,一舉一動引人注意,給人留下印象。在取得關注的同時,如果再能夠做事牢靠到位,才可能慢慢改變別人,給人留下深刻的感受,獲得重視。我曾經(jīng)遇到一位公司的老總,在問及他對現(xiàn)在大學畢業(yè)生的觀感如何。他的回應是,感覺現(xiàn)在的畢業(yè)生普遍像小孩,做事畏畏縮縮,遇事六神無主,不能夠獨立承擔責任。他也表示困惑,為什么在20十來歲最有激情與闖勁的年齡,很多大學畢業(yè)生卻不能夠給人一種活潑張揚的感覺,取而代之的,卻是畏手畏腳。

這是心態(tài)的問題。學生有學生的視角,社會人有社會人的視角。而一個成熟的社會人不會妄自菲薄,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價值,并表現(xiàn)自己。在學生階段就能夠擁有這樣的心態(tài),則人生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與打磨,也讓人能更加迅速地從學生中超脫出來,展現(xiàn)自我。

學生心態(tài)的另外一個表現(xiàn)就是有依賴心理。處于學校向社會的過渡期,過去家庭、學校的環(huán)境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層保護膜,讓我們可以不用去思考、面對很多問題??墒巧鐣皇沁@樣,在社會叢林里,身處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需要獨立抉擇,獨立承擔責任。

一位朋友在實習時給某單位的老總擔任助手。他是一個執(zhí)行力很強的人,對于老板的指示,都能夠很好的完成。有一天,老板突然有急事要去處理,這時便交代這位朋友代自己去接待一位來公司的客戶。這是他第一次獨立離開老板見客戶,于是大為緊張,慌張無助,等到客戶來時,幾乎說不出一句話,讓客戶大為不滿。這件事情以后,這位朋友也就離開了那家公司。

社會在很多時候是逼著人去面對沒有遇到過的事情,這時,就需要人有拍板做決定的勇氣。可是很多時候,學生心態(tài)已經(jīng)教會我們習慣性地讓我們被動做事,去依賴老師,去依賴父母,需要老師告訴我們怎么去做,父母告訴我們怎么去做,我們需要的僅僅是執(zhí)行。這個時候,如果不改變心態(tài),我們就只能被動做事,突不破自己的心障,自然學習與成長的步伐都會放慢。

當然,隨著時間的過去,社會的歷練,磕磕碰碰之后,我們都會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人,都會修正自己的學生心態(tài)??墒?,我們與其浪費這個時間,經(jīng)歷這段坎坷,不如在學生時代就有所意識,改變自我,去做一個學習的社會人,先一步站上起跑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