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廠實態(tài)

我的履歷書 作者:青木昌彥(Aoki Masahiko)


走進鈴木的摩托車工廠,我受到很大打擊。廠房就是木屋,還不是那種像樣的木屋,說成小木屋可能更確切一些。里面的機械,動力取決于傳輸皮帶的張力和彈性,因此十分不穩(wěn)定,總是發(fā)出咔嗒咔嗒的聲音。

組裝生產線也不是傳輸帶作業(yè),而是工人們將摩托車放在車床上,一起和著生產組組長的口哨聲進行組裝的。數年以后,我有機會去聯(lián)邦德國參觀,見到了真正自動化的摩托車量產設備,那種沖擊永生難忘。

那時,日本全國的摩托車工廠有30家以上,其中多數都集中在濱松地區(qū)。當地的濱松高等工業(yè)學校(現在的靜岡大學工學部)的學生畢業(yè)以后,都會到摩托車工廠報到。在當時濱松地區(qū)摩托車的生產制造技術者當中,超過九成都是濱松高等工業(yè)學校的畢業(yè)生。當然,鈴木也不例外。

我,雖然是外人卻沒有受到歧視,我認為這全賴濱松這片土地所賜。因為德川家康青年時期在此度過,所以濱松在江戶時代被稱為“出世城”,家康之后經歷了25代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城主。濱松一直以來就是一個能夠接受和容納新事物的地方,我來濱松已經50多年了,從來沒有人把我當做外人,都認為我是個純粹的濱松人呢。

在第二故鄉(xiāng)濱松,我一方面感受著工廠帶給我內心的巨大落差,“這個公司會怎么樣,在這里工作真的沒問題嗎”;一方面又涌上了莫名的自信,要努力通過自己的手,實現工廠的現代化。

在巨大落差帶來的不安中度過3個月的實習期后,我回到公司,進入了企劃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