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果戈理的對話(3)

私信@他們 作者:綠茶


藍英年:“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事。連誣蔑中國人的《旅順口》也獲得斯大林文學獎,并翻譯成中文了。”

果戈理:“沒有人向我提起《旅順口》,我不知道這本書。索爾仁尼琴告訴我柯切托夫是拍蘇斯洛夫馬屁爬上去的。他講了一件趣聞:每當柯切托夫接蘇斯洛夫的電話時,第一句話一定是:‘蘇斯洛夫同志,我站著接您的電話?!K斯洛夫是僅次于勃列日涅夫的大人物,蘇聯(lián)意識形態(tài)總管,人稱灰衣主教,拍他的馬屁自然爬得快。你說柯切托夫的讀者比潘費洛夫多得多,我知道什么原因了,是你們的巴金告訴我的??虑型蟹蚝髱撞孔髌肥窃谀銈兾母锴昂蟪霭娴?,那時不讓讀書,把年輕人趕到鄉(xiāng)下。年輕人不讀書怎么行?于是他們各顯神通,到處找書,找到后互相傳閱。柯切托夫的書就是那時讀的。柯切托夫的書里有故事,也有點愛情什么的,青年們就讀他的書,飲鴆止渴,因為沒有別的書可讀。中國青年沒有接觸過優(yōu)秀的俄國文學和蘇聯(lián)文學,便把柯切托夫當成俄國和蘇聯(lián)文學的代表,太荒唐了。而潘費洛夫的《磨刀石農(nóng)莊》是早翻譯的,文革前已列入禁止閱讀的蘇修文學范疇,所以青年們沒讀過?!?/p>

藍英年:“我與當年的知青談起過蘇聯(lián)文學,他們很多人知道柯切托夫,卻不知道帕烏斯托夫斯基。那時他們在農(nóng)村里沒事干,又沒有其它的文娛活動,靠讀書打發(fā)時間,碰到什么書讀什么書,其中就有柯切托夫。后來各奔前程,忙于工作,沒有時間讀書,而當年讀書的印象就留在腦子里?!?/p>

果戈理:“我不明白為什么不讓青年人讀書?中國不是學習蘇聯(lián)嗎?蘇聯(lián)還讓人讀書呢。當然,有他們的宣傳導向,號召青年人閱讀宣傳他們政策的書,但其它的書也可以讀,比如我的書,屠格涅夫和托爾斯泰的書?!?/p>

藍英年:“后來中國很多書也可以讀了,可文革期間外國文學(包括蘇聯(lián)和西方)和中國古典文學被定為封資修文學。還不止文學,也包括其它學科,我不多講了,您弄不清,不是中國人誰也弄不清。這是中國特有的現(xiàn)象。我請教您第二個問題:誰是您的嫡派傳人?包括俄羅斯的和蘇聯(lián)的作家。”

果戈理:“要說嫡派傳人一個沒有,要說受到我創(chuàng)作影響的人就多了。俄羅斯著名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薩爾蒂科夫-謝德林和契訶夫,蘇聯(lián)著名的有苔菲、布爾加科夫和左琴科。當然不止這六個人,我不過舉例而已。也不是說他們的創(chuàng)作風格跟我一樣,完全不是,如果那樣就變成模仿了,而他們各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就連屠格涅夫也受到我的影響,但他的風格與我迥乎不同。影響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這么說吧,他們吸收了我的‘創(chuàng)作之魂’?!畡?chuàng)作之魂’聽起來有點玄妙,你自己琢磨吧。但他們對我的景仰是我生前所未料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他們都是我的小說《外套》孕育出來的,布爾加科夫說愿用我墓碑下的一塊石頭做他的墓碑,而他太太居然弄了一塊。他和我都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我提到的三位蘇聯(lián)作家,除左琴科外,其他兩位你們中國人可能不大熟悉,不得不多說幾句。布爾加科夫一直受到拉普(無產(chǎn)階級作家協(xié)會)的攻擊,最賣力的當然是葉爾米洛夫。布爾加科夫?qū)戇^許多劇本都不能出版、上演,直到他死后二十多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得以出版、上演。他把我的《死魂靈》改編成劇本,在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上演,一段時間就靠《死魂靈》的演出稅過活。他的小說《大師和瑪格麗特》與《狗心》都是蘇聯(lián)的優(yōu)秀作品,從中或許能看到我的《鼻子》的影子。至于苔菲,是蘇聯(lián)時期的作家,但并不是蘇聯(lián)作家。她自己對我說,熱愛俄羅斯,但仇恨布爾什維克。確實如此。十月革命,現(xiàn)在中學教科書又改為十月政變了,不管叫革命還是政變吧,反正1917年以后苔菲逃到法國,這才是流亡呢,與我到意大利完全不同。苔菲是聰明的女作家,善于捕捉人性可笑之處。1917年以前她在俄國已經(jīng)聞名遐邇了,從王公大臣到郵差攤販,沒有不讀她的書的,連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愛讀她的小說。她在國外寫了很多短篇小說,是僑民作家當中最出色的,引起另一個僑民女詩人吉皮烏斯的嫉妒,向我說了她的很多壞話。吉皮烏斯是個平庸的作家,怎能同苔菲比。就文學成就而言,也比不上她丈夫梅列日科夫斯基。梅列日科夫斯基寫過一部《果戈理與小鬼》,當然少不了胡說八道,但還是贊揚我。你讀過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