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勁松當年“政策樓”的這些勾勒,是為了提供一些可追尋北京當代建筑發(fā)展史的線索。下面我就要說到,我當年入住的那棟樓的地下室單元?,F(xiàn)在一定不會再有那樣的設計了,公寓樓即使設計出地下室,一般也不切割為跟上面類似的單元,或作為倉儲空間,或由物業(yè)管理公司臨時使用,或者就是地下停車場。當年各處的“政策樓”,多有地下一層也按上面那樣,切割為居住單元的。我1979年入住的那棟樓,地下一層的三居室,就是石大媽石大爺?shù)淖∷D翘追孔?,應該是分配給北京京劇院一對骨干演員夫妻的,他們就是石宏圖和葉紅珠。他們因為另外還有住處,所以讓石大爺石大媽住,而他們正是石宏圖的父母,石宏圖擅演“猴戲”(飾孫悟空),后來一度出任北京京劇院的院長。葉紅珠是京劇世家的傳人,清咸豐年間高祖葉庭柯用扁擔筐從安徽太湖縣,把兩個兒子挑到了北京,后來其中的葉中興生下葉春善,與牛子厚辦起了京劇科班喜連成社,后來又易名富連成,培養(yǎng)出包括馬連良、譚富英、葉盛蘭、裘盛戎、袁世海在內(nèi)的眾多京劇藝術家,當年梅蘭芳、周信芳都曾在富連成搭班唱戲,葉家為中國京劇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葉紅珠的父親葉盛長就是重要的京劇教育家,葉紅珠打小就進入戲曲學校攻武旦,成為著名的武旦演員,我早就看過她演出的《虹橋贈珠》,里面有火爆的武打,她那“打出手”的功夫令人驚嘆,她曾以這個劇目隨團出訪,在日本歐美等處征服了無數(shù)外國觀眾。我跟石宏圖葉紅珠大體上算是同代人,很談得來,不過他們只有休假日才到勁松來,因此我和石大爺石大媽交往得更多,而兩位老人中,又以和石大媽一起愉快地憶舊,更為經(jīng)常。我說要是石大媽能保存著她祖父《燕京歲時記》的手稿,或其他未刊的著述,那該多好??!石大媽嘆氣說,原來也還存有一箱子舊東西,“破四舊”大風暴席卷,沒等來抄,自己就全毀了,片紙無存!嘆息歸嘆息,對于世道好轉,我們還是一致欣悅的。有回我跟石大媽聊天時,外面下起了小雨,地下室的窗戶外面的透光坑雖然有泄水孔,倘雨勢變大積水過多,那還是有滲進他們居室的危險。我就想起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里有這樣的文字:
六月乃大雨時行之際。凡遇連陰不止者,則閨中兒女剪紙為人,懸于門左,謂之掃晴娘。
就認真地跟石大媽建議:“咱們剪個掃晴娘吧!”石大媽臉上那些細瑣的皺紋,就抖成了一朵舒暢的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