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蟾宮明星俱樂部(4)

空間感 作者:劉心武


看過的電影里印象最深的還有印度故事片《流浪者》,那時我已是初中生,上下集連映看完,出了電影院就跟同學一起哼唱電影插曲《拉茲之歌》。

另一個電影院叫蟾宮。我覺得它名字取得真好。那時候電影還是黑白片居多,電影片子就仿佛銀色天宮里的景象,而且我從小就聽大人說,月宮里有玉兔,有銀蟾,玉兔不停地搗靈藥,銀蟾不住地吐仙氣,蟾宮,多么神奇的所在!我上到初三的時候,就不耐煩跟著大人去看電影了,他們的選片有時實在不符合我的趣味,比如他們買了《一件提案》的電影票,讓我一起去看,我就找理由推托,因為我實在想不出那“提案”能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有時也會跟同學一起看電影,比如蘇聯(lián)電影《牛虻》就分別跟不同的同學看過好幾遍,直到現(xiàn)在,仍能復述出電影里的場景、鏡頭轉(zhuǎn)換,以及配音演員的一些道白。那時候同學多半喜歡看打仗的電影或香港電影。我卻漸漸喜歡上了蘇聯(lián)的某些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電影,比如《生活的一課》,演的是一個女大學生畢業(yè)前夕愛上了一個大工程的部門負責人,后來她丈夫職位越升越高,卻越來越脫離群眾、剛愎自用,她憤懣地離開了丈夫,后來她丈夫終于因犯錯誤被撤職貶黜,正當她丈夫灰頭土臉地在發(fā)配地的小屋子前哀嘆時,她卻提著箱子回到了他的身邊,他們擁抱在一起,決定一切從頭開始。這是部所謂“反官僚主義”、“提倡社會主義道德”的“意識形態(tài)正確”的影片,當然是為鞏固蘇聯(lián)體制服務的,但因為充滿生動的細節(jié),演員表演到位,蒙太奇結構流暢,是部好看的電影。前些時我從網(wǎng)絡上調(diào)出了它的視頻,那些當年打動過我的片段,依然令我感慨。還有一部在蟾宮看過的影片印象難消,就是巴基斯坦的《叛逆》,那是部手法夸張甚至可以說相當幼稚的左翼影片,以窮人向富人復仇為主題,但其中男女主角的形象具有個人魅力,兩位演員都是當年該國的明星,那影片是隨巴基斯坦電影周來華的,身體健碩的男演員蘇赫特在蟾宮電影院參加了首映式,并在電影院前面的照相館拍了一幅照片,很快被陳列在櫥窗里,一時成為隆福寺街的一樁趣事,那部影片也就在蟾宮連映了許多天,我看過兩遍。當年的蟾宮電影院結構很獨特,它的正面是個照相館,照相館兩邊有甬道通進去,進去后才是電影院前廳,那前廳又經(jīng)營花卉零售,連通向里邊的甬道兩側(cè)也擺滿夾竹桃盆栽,令觀眾賞心悅目。那時候蟾宮電影院在前廳的幾面墻壁上,從上到下滿貼著電影海報,映過的沒映過的全有,林林總總,光是欣賞那些海報,也令人得到一定的滿足。

后來在蟾宮隔壁又蓋起一座劇場,可以放映電影,也可以進行舞臺演出,叫東四工人俱樂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