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我父親受胡仙所邀,創(chuàng)辦了《文林》雜志。胡仙是報業(yè)大王胡文虎的長女,1954年接管其父創(chuàng)辦的星系報業(yè)有限公司,辦有《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英文虎報》等。胡仙旗下報紙的發(fā)行量很大,但她想做更高品質的文藝刊物,便找上我父親,請他擔任《文林》總編輯,執(zhí)行編輯則是陸離。父親跟胡仙說,這是虧本生意,但胡仙沒有異議。《文林》其實只靠父親和陸離兩人主持,其他協(xié)助的都是星島集團的兼職員工或特約作者。陸離是香港傳奇人物,在我小時候香港有一份《中國學生報》,陸離和她丈夫石琪也有供稿,專門介紹法國新浪潮等前衛(wèi)電影。1972年12月1日,《文林》創(chuàng)刊號出版,彩色印刷,每期賣兩元港幣。
《文林》是一本只為興趣不為賺錢的雜志,但我父親工作了一年多還是覺得太辛苦,因為他不但要約稿,還要自己寫稿??搭^幾期雜志的內容,會發(fā)現(xiàn)有好幾篇都是他用不同筆名“分身”寫的。以創(chuàng)刊號為例,文章包括我教父蔡思果的《算盤與電算機》、我姐姐署名袁靈寫她公公的《曾景文的七彩世界》、父親摯友喬志高的《不罵人的藝術》、梁實秋《罵人的藝術》、於梨華《林山大賽側寫》、父親署名楊晉寫的《翻譯·幽默·林語堂》、父親署名林以亮寫的《美國的生死關頭》,以及陸離的五篇文章等,總共十九篇。緊接著的幾期也要勉為其難四出拉稿,很不容易才湊齊數(shù)。幸好父親還沒有絕望得跟我約稿,但有篇關于傅聰?shù)奈恼?,我總算貢獻了一張唱片封面的圖片。苦撐了一年余,父親終于在1974年3月26日寫信向胡仙辭職。雜志辦了近一年半,十五期后便成為絕唱。
香港作家也斯當時也加入了這本雜志,他把我父親對他的影響寫入了《那段跟宋淇吃西餐的日子》。文中說:“我接觸宋淇先生已是上世紀70年代,那時他在中文大學,身體不好,仍為《星島》創(chuàng)辦彩色印刷的大型文藝刊物《文林》。我是初出茅廬的小子,做了幾份商業(yè)機構的工作都做不長久,頗覺大機構非人之苦。進入《文林》跟隨前輩工作,有機會學習過去文學、藝術的傳統(tǒng),最感動的是那種文明、包容的氣氛。宋淇先生對詩、對文學藝術的熱心感染了我們,至今未嘗止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