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回憶中創(chuàng)造自己(4)

我想看到的世界:哈佛教授送給年輕人的禮物 作者:珍妮·蘇克


周日,結(jié)束教堂的活動之后,就是我們的家庭聚會時間了。我們有一個傳統(tǒng),總是和朋友去固定的韓國餐廳聚會吃飯。當時,整個曼哈頓島還只有一對夫妻在經(jīng)營韓國餐館。當然,這樣的韓國餐廳現(xiàn)在隨處可見了。隨著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的韓國移民風潮,大批韓國人涌入皇后區(qū),從北方大道通向長島的道路上,連商業(yè)廣告都經(jīng)過改良,標上了韓語。這景象總會讓我愉快地想起蓋茨比、黛西、湯姆和尼克驅(qū)車駛往城里時經(jīng)過的地方。

家庭聚會時,我們吃的往往是韓國烤肉和雪蓉湯。吃完之后,我們一家就前往聯(lián)合廣場附近一家巨大的Barnes and Noble【注釋】旗艦店,幾乎風雨無阻。父親在那里研究最新的醫(yī)學書,我們其他人則四下分散,在各自著迷的世界里度過愉快的幾個鐘頭。我總是會藏身于藝術(shù)和舞蹈類攝影書中,在藝術(shù)家、音樂家和舞蹈家傳記的書架之間,貪婪地閱讀著。對我們一家來說,書店并不是一個購物場所,而是一個讓我們可以盡情做夢的地方?,F(xiàn)在,我的孩子每次離開書店的時候,總要買幾本書,放進家里已經(jīng)堆得滿滿的書架上面。我雖然感到很無奈,但也欣然接受。

【注釋】Barnes & Noble (NYSE : BKS) 是美國最大的實體書店,全美擁有將近800家店面,亦是全球第二大網(wǎng)上書店,僅次于第一名Amazon。

在美國生活了五年之后,我們?nèi)页蔀榱嗣绹?。妹妹和我常常將我們寫給自己的故事交換閱讀。就好像我們早就知道,那些故事會帶著我們一起走向未來的美國似的。我們從零散、分裂、幾乎無法捕捉的回憶中,試圖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

那年夏天,父母把我們送去韓國參加一個由韓國政府為青少年兒童組織的夏令營活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移民美國的韓裔兒童感受和了解韓國的風俗文化。在那段時間內(nèi),我接觸的都是韓語和韓國文化,以及一些帶有民族主義傾向的游客。夏令營的大巴前面掛著一幅巨大的畫像,畫像里的人是當時的總統(tǒng)全斗煥。一些年長者會給我們做演講,他們似乎不太喜歡和我們直接交流,對我們的穿著也不太滿意??偠灾?,代溝似乎很深。第二天,我們乘坐大型旅游巴士,在一些軍人的陪同下,參觀一些知名景點,也去了著名的非軍事區(qū)域。我的父母就是從那條分界線的另一側(cè)——韓國的雙胞胎國家里跨越而來,而我也逐漸開始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根源。

在學校里,我最好的朋友叫桑妮亞(Sonya),她是個聰明伶俐的美國小女孩,父母在皇后區(qū)經(jīng)營一家干洗店。和許多做這類小生意的移民家庭一樣,桑妮亞的父母在他們的國家里也受過高等教育。桑妮亞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在她看似良好、有修養(yǎng)的外表之下,有著一顆粗獷且具有爆發(fā)性創(chuàng)意的心。她最擅長用幽默而荒誕的語氣,講述美國人被土耳其士兵開膛破肚的恐怖而血腥的故事。我們在一起對著口型假唱邁克爾·杰克遜和喬治男孩的歌曲,也會精心密謀策劃一些惡作劇。我們相處的時候,不知不覺間,好幾個小時就過去了。如果桑妮亞是個明星的話,那我就是她的粉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